就這樣,教授安然地度過了好幾年,直到現在依然活得很快樂。有人問教授是怎么回事,他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輔導一個學生,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一個人。”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也就是給自己一點信心、一點戰勝自我的勇氣。這樣,不但可以收獲快樂,還會讓人生不斷豐盈。
亞歷山大在遠征波斯之前,將所有的財產分給了部下,其中有個大臣驚訝地問道:“陛下,你不帶點什么嗎?”
“我帶了希望,我只帶希望這個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是的,希望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在順境中,它讓你更有激情;在逆境中,它是你堅持下去的理由,人生因為有了希望而變得更有意義、更快樂。”
希望,是讓人生充滿活力的催化劑,沒有希望,人生就會像沒有鹽的飯菜一樣,索然無味。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財富不是名利,也不是地位,而是那像火焰一般燃燒著的希望。”一個人,就算你擁有了全世界的財富,如果沒有了希望,你也不會獲得充實的內心。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會得到一份快樂的心情,能讓自己坦然地面對人生中的一切困難與挫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點信心,激發生命的能量;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不為昨天而后悔,就不會為明天而煩惱。
當你微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
人生的很多快樂,往往來源于外部環境,身處環境的好壞常常能夠影響我們的心情。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優化我們身處的環境,從而讓自己快樂起來。比如,當你面對世界微笑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會將快樂傳染給很多人,整個世界都充滿快樂,你就會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
快樂的人生離不開微笑,微笑不僅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更能彰顯一個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如果說微笑是樂觀心態的外在表現,那么一個樂觀的人,一定是喜歡笑的。一個不懂得微笑的人,在生活、工作中往往會遇到許多障礙,當他學會微笑時,一切才會發生改變。
湯姆向朋友訴說自己的苦處:“我工作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可是,我的生意怎么也做不大;我拿出收入的一半用來給員工發工資,可我的員工還是對我充滿抱怨;我深愛我的家人,可我的妻子經常和我吵鬧,孩子也不喜歡我。為什么我的生活沒有一點快樂可言?”
朋友聽完了湯姆的話,也學著湯姆的腔調,緊鎖眉頭,臉色沉重地反問湯姆:“是啊,為什么會這樣呢?”
湯姆一臉痛苦地對朋友說:“你和我說說這是怎么回事?”朋友瞪大雙眼,一臉嚴肅地說:“我沒有和你打啞謎呀。”湯姆忙回答:“你還說沒有,你看看你的臉,從你的表情就看得出,你是在捉弄我啊!”聽湯姆這樣說,朋友突然大笑起來,他取出一面鏡子遞給湯姆說:“我不是在捉弄你,我是在模仿你啊!”湯姆對鏡一照,驚訝地發現,朋友剛才的表情和自己現在的表情一模一樣:一臉的嚴肅和緊張,看起來一點也不討人喜歡。“唉,我能有好臉色嗎?我要時刻注意公司的效益,監控員工們是不是在用心工作,就是回到家里,心里也不踏實,我不操心的話,又怎么能做好自己的事呢?”湯姆嘆道。朋友笑道:“生活就是你手里的這面鏡子,你對它笑,你得到的也是微笑的面孔;你對它板著一張臉,它對你也就沒有好臉色。凡事看開些,只要你學會微笑地面對生活,不僅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快樂,很多事情也會因此發生改變,你不妨試試看。”聽了朋友的話,湯姆回到公司以后,無論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都保持微笑。
他的員工看到老板那么開心,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了,工作起來也更有勁頭了;他的妻子看到丈夫那么開心,也變得更加溫柔了;他的孩子看到爸爸那么開心,也愿意撲在爸爸的懷里撒嬌了……沒過多久,湯姆發現一切都變了:員工們工作都很努力,一點也不讓自己操心了;妻子變得更體貼了,很少再抱怨了;孩子也變得懂事了,聽自己的話了;還有更讓他欣喜的是,公司的效益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這時湯姆突然發現,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保持微笑,快樂就會如期而至。
充滿樂觀的微笑能感染他人,讓自己獲得更多快樂。生活在緊張、快節奏的信息時代,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微笑。發自內心的微笑,能讓大家心情愉悅,能讓對方熱情更高。我們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就會回敬我們一個微笑,彼此的心門也就隨之打開。微笑能讓我們家庭和睦,微笑能幫我們結交到更多的朋友,微笑能幫我們敲開成功之門……可以說,人生的很多美好都來自微笑。在人生的旅途上,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如果你遇到了困難,你不妨學會微笑,這樣你也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許能夠理解和享受生活。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有擁有了笑對一切的豁達心態,你才不會被挫折和不幸擊倒,才不會陷入痛苦的深淵里不可自拔;只有把悲傷藏在微笑下面,才能活出快樂的自己,才能奏響幸福人生的最強音。
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溫柔體貼,兒子聰明可愛。可是在兒子10歲那年,一場疾病奪去了他的生命。中年喪子的打擊使她悲慟欲絕,她整日以淚洗面,對于丈夫和親朋好友的勸導,也置之不顧。最后,她甚至決定放棄工作,離開家鄉,把自己藏在眼淚和悲痛之中。
就在她整理兒子的遺物時,突然看到了兒子以前的日記本,淚眼蒙眬中,她打開日記一篇篇地往下看,一直看到兒子生前寫的最后一篇日記,上面有這樣一段話:“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媽媽告訴我的話,媽媽說,不論生活在哪里,不論我們離得有多么遠,你都要微笑,都要像個男子漢,學會承受所發生的一切!”她把那篇日記看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兒子就在她的身邊,正在對她說:“你為什么不照你告訴我的話去做呢?堅持下去,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把你的悲傷藏起來,微笑著繼續生活下去!”于是,她開始振作起來,像以前一樣正常地生活,并開始友善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久違的笑容也再次回到她的臉上……三年后,她和丈夫又生了一個兒子,看著丈夫幸福的表情,看著兒子可愛的笑臉,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又開始了新的篇章。有一份豁達的心態,你就會把人生的困苦踩在腳下;有一份豁達的心態,你就會擁有尋找快樂的力量;有一份豁達的心態,你才能擁有容下快樂的空間。積極地進行心理調節,凡事看開些,隨時拋開憂慮,樂觀地面對一切,快樂就會隨之而來。
沒有愛的人生是不快樂的人生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生命是不可以沒有愛的,沒有愛的生命是不能在世界上存在的,哪怕是一天!”是的,沒有愛的生命意味著什么?孤獨?寂寞?還是焦灼?總之,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會隨之而來。有愛,才可以快樂。當內心有愛時,每一句話都是快樂的音符;當內心有愛時,每一個動作都會播下快樂的種子;當內心有愛時,我們周圍的陽光也會跳起快樂的舞蹈。
快樂是什么?是愛。它提醒著我們什么是我們最應該珍視、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在《睡美人》這個童話故事中,女主人公從一位英俊的王子那里得到深情的一吻,于是從漫長的睡夢中醒了過來,后來她跟王子一起來到了王子居住的宮殿,并成為了王子的妻子,從此與王子過上了快樂的生活。這就是愛的力量。
快樂是愛最重要的元素,它依賴愛而存在,所以,有愛才會有快樂。人生要是沒有愛,那么什么都沒有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消失殆盡!
一天,兩個饑腸轆轆、衣衫襤褸的農村兄弟,大的10歲,小的才5歲,他們到城里討飯。他們敲響了第一戶人家的門,這家人在門里說:“自己去干活掙錢,有錢就有飯吃了,不要來麻煩我們。”他們又來到另一戶人家的門前,里面的人說:“我們這里是不會施舍任何東西給叫花子的。”
接著,他們又遭到了一連串的拒絕,兄弟倆很傷心。最后,他們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婦人,她對他們說:“哦,我可憐的孩子,讓我去看看有什么東西可以給你們吃。”過了一會兒,她拿了一瓶牛奶送給了兄弟倆。
兄弟倆坐在公園的草地上,像過年一樣高興。弟弟雙眼盯著牛奶,對哥哥說:“你是哥哥,你先喝!”哥哥看了看弟弟,拿起奶瓶“喝”了一口。其實他雙唇緊閉,一滴牛奶也沒喝到。然后,他把奶瓶遞給了弟弟,“現在輪到你了,一次只能喝一點點哦。”弟弟急忙接過奶瓶,喝了一大口,哥哥又接過瓶子,假裝喝了一口。就這樣奶瓶在兄弟倆的手里來回傳遞,哥哥一會兒說“現在該你了”,一會兒說“該我了”。一瓶奶就這樣喝完了,其實哥哥一滴也沒有喝到。哥哥付出了愛心,得到的是弟弟的滿足和快樂。哥哥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那就是幸福的感覺。雖然他肚子空空,卻幸福滿滿。
只要有愛就有足夠的力量和信念去改變這個世界。心中有愛的人即使孤苦伶仃、無家可歸,生活也會充滿希望,也會有勇氣把夢想變成現實。心中無愛的人即使錦衣玉食、子孫滿堂,活著也是行尸走肉,因為他們已把心靈帶進了墳墓。正因為有愛,我們的生命才有了光芒和色彩。愛是接納,是鼓勵,是一種人與人的相互給予。我們有許多人一生都只會依照自己的方式去愛,而忽視了別人的需求。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家里準備晚宴的時候,最在意的是家看起來亮不亮堂、菜肴精不精美,而不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也許忘記了答應孩子們去野外游玩的承諾,原因是太忙;我們也許有好幾年沒有送新年禮物給自己最好的朋友,原因是想不出送什么禮物合適;我們一心所想的只是自己的風光和體面,從未意識到如果沉迷在自我之中,將會沒有辦法向別人表達真正的愛!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不妨嘗試著去表達這種對親人和朋友的真愛,我們會發現,表達或是給予真愛,會使我們感到滿足,而這正是我們獲得快樂人生的源泉。
在現代生活中,繁忙使我們的心靈處于沉睡狀態,往往忘了什么是最要緊的東西,忘了愛到底是什么。
曾經有個小男孩,他非常渴望見到上帝。他走了幾條街,有點累了,這時他看見一個老婆婆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聚精會神地望著在草地上啄食的鴿子。
小男孩想休息一會兒,就在老婆婆旁邊坐下了。他從包里拿出一個小面包,正要往嘴里送,卻發現老婆婆望著他,好像她也餓了。于是他把小面包送了上去,老婆婆微笑地接過面包。老婆婆笑得真好。小男孩還想看,于是他又送給她一瓶酸奶。老婆婆又送給他一個感激的微笑,小男孩高興極了。
他們就那樣一邊吃,一邊笑,在長椅上坐了整整一個下午,一句話也沒說。天快黑了,小男孩起身準備回家,走了幾步,又轉回來,他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老婆婆,而她回送給他最美麗、最動人的微笑。
小男孩回到家,媽媽馬上發現兒子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于是她問:“今天你怎么這么高興?”
“我今天和上帝一起吃了午飯,”看著媽媽驚訝的表情,兒子自得其樂地說,“你知道嗎,我從沒有見過像她那樣美麗的笑臉。”就在同時,老婆婆也回到家了,她也是滿臉喜悅。她的兒子十分奇怪地問:“媽媽,什么事讓你今天這么高興?”
“今天我和上帝一塊兒吃面包了,”兒子還沒反應過來,她又補充了一句,“你知道嗎,上帝可真年輕!”
愛是所有事情——工作、家庭、人際關系等成功的關鍵,快樂的秘訣也是愛。我們要對自己有足夠的愛,以便認識到我們有能力獲得快樂。我們也必須相信,我們周圍的人需要我們的愛,我們也能夠給他們帶來快樂。
只有做個懂愛的人,才會真正走上幸福之路。一旦我們生活在愛的陽光下,我們自己也將成為一座燈塔。與其被人愛,不如去愛他人。因為,一個人只有忘我,才能發現自我;只有寬恕他人,才能被他人寬恕。快樂也會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蔓延開來。我們只有愛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愛;只有做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找到真正的快樂。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很多時候往往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而導致自己情緒低落,其實只要學會放下、放平、放心,讓不開心遠離自己,自然就會變得寬心、開心,自己也獲得一次煥然一新的機會,重新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