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1章 邁克爾·桑德爾教授講“和朋友溝通”(3)
- 第30章 邁克爾·桑德爾教授講“和朋友溝通”(2)
- 第29章 邁克爾·桑德爾教授講“和朋友溝通”(1)
- 第28章 尼爾·魯登斯坦教授講“和工作對象的溝通”(3)
- 第27章 尼爾·魯登斯坦教授講“和工作對象的溝通”(2)
- 第26章 尼爾·魯登斯坦教授講“和工作對象的溝通”(1)
第1章 前言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語言就是力量。”的確,精妙、高超的語言藝術魅力非凡。歐美等發達國家把“舌頭、金錢、電腦”并列為三大法寶,口才被公認為現代人必備素質之一。
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一次充滿激情的就職演說,將會在民眾中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而這一印象又往往成為民眾認識自己的起點。對普通人而言,若能巧妙運用語言,對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將大有裨益。
語言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包含著豐富的內涵。一個語言藝術造詣較深的人需要多方面的素質,如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廣博的知識、扎實的語言功底。那么,成功的語言的特征是什么呢?怎樣講話才更具有藝術性呢?
英國著名的宣傳理論家弗雷爾說,如果某一信息中缺乏影響人情感的成分,那么,此信息只能屬于教育活動的范疇。普列漢諾夫在《論藝術》中也說:“語言對于人們,不只是表現他們的思想才有用,一樣地為了表現他們的感情那也是有用的。”美國心理學家哈特曼結合競選演說進行實驗研究,比較情感與理智在選舉時對選民們行為態度的不同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情感的號召力比理智的號召力大。1986年,菲律賓總統候選人科拉松·阿基諾在大選中戰勝了馬科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她的競選演說充滿情感,極富感染力,牢牢抓住了聽眾們的心:“可憐可憐我們的國家吧!可憐可憐我們前途暗淡的孩子們吧!讓我們結束他們的苦難。我呼吁你們,幫助我推翻馬科斯政權……”
情感除了通過語言表達之外,還可以通過語音表達。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音的輕重,音量的大小,語氣的徐疾,都能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沖擊。丹納認為:“人的喜怒哀樂,一切騷擾不寧、起伏不定的情緒,連最微妙的波動、最隱蔽的心情,都能由聲音表達出來,而表達的有力、細致、正確,都無與倫比。”據說意大利有一位著名演員,在臺上用悲切沉痛的語氣朗誦阿拉伯數字時,坐在臺下的聽眾居然聽得潸然淚下。哈佛演說者也很注意通過聲音的高昂、呼吸的急促、音調的低沉、節奏的緩慢,甚至調到喉音以造就氣氛,或慷慨激昂、激情振奮,或悲痛深沉、壓抑窒息等等,充分體現其情感。
當然,語言的技巧遠遠不止這些,為此,我們選取了哈佛大學的口才課程,看看在他們的眼里好口才該是什么樣的。
一直以來,口才作為每一位哈佛學生必須掌握的溝通技巧,它時刻強調精英的思維習慣,倡導真正實用的人際交往理念,讓哈佛學生自然發揮其潛在的表達實力,在各種場合下揮灑自如。我們希望成千上萬的普通人通過學習哈佛口才課程中闡述的溝通理念,能夠成為成功的演說者、有效的判斷者、人見人愛的交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