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

第1章 好心態成就一生,千萬別讓心態毀了你(1)

許多人喜歡預知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其實,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只要我們能用平常的心對待每一天,我們就能理解生活和快樂的真正含義。

發脾氣無助于安寧

有人曾說,征服自己的不良情緒,就能征服一切。這正說明了人應該完全掌握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然而,有很多人都曾陷于憤怒、憂郁、恐懼等消極情緒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他們被這些情緒折磨的同時,也喪失了當下的美好。

如果我們心中存在不滿,就總想找地方發泄出去,最為直接的發泄方式就是發脾氣。很多人認為,發脾氣是最好的發泄方式,因為如果事情一直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病來;宣泄出去了,心情就得到了放松,情緒上也會趨向平穩了。

其實,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世界上的人都是相互影響的,一個人的怒火在發脾氣時得到了釋放,那么必定會有其他人受了他(她)發脾氣的影響,身心都受到了委屈。如果每個人都選擇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泄自己,那么這個世界恐怕再無和平與安寧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的故事:一家公司老板因急于趕時間去公司,結果闖了兩個紅燈,被警察扣了駕駛執照。他感到十分沮喪和憤怒,他抱怨說:“今天活該倒霉!”

到了辦公室,他把秘書叫進來問道:“我給你的那五封信打好了沒有?”秘書回答說:“沒有。我……”

老板立刻火冒三丈,指責秘書說:“不要找任何借口!我要你趕快打好這些信。如果你辦不到,我就交給別人。雖然你在這兒干了三年,但并不表示你將終生受雇!”

秘書用力關上老板的門出來,抱怨說:“真是糟透了!三年來,我一直盡力做好這份工作,經常加班加點。現在就因為我無法同時做好兩件事,就恐嚇要辭退我。豈有此理!”

秘書回家后仍然在發怒。她進了屋,看到八歲的孩子正躺著看電視,短褲上破了一個大洞。在極其憤怒之下,她嚷道:“我告訴你多少次了,放學回家不要去瞎瘋,你就是不聽。現在你給我回房間去,晚飯也別吃了。以后三個星期內不準你看電視!”

八歲的兒子一邊走出客廳一邊說:“真是莫名其妙!媽媽也不給我機會解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就沖我發火。”就在這時,一只貓走到小孩跟前。小孩狠狠地踢了貓一腳,罵道:“給我滾出去!你這只該死的臭貓!”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出:本來是一個人的憤怒,可是經過了多番的傳遞,最后竟然轉嫁到了貓的身上。這只貓沒有辦法像人類一樣發泄自己的不滿,否則這樣的情緒傳遞估計就沒有盡頭了。所以,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要盡可能地想辦法控制,而不是直接發泄出去。

當然,這里說的“控制”,不是說讓你有什么事情都不說,有什么委屈都不去反抗,而是要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試想,如果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或者等公車的時候被別人撞到了頭,就覺得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之后就要發脾氣,那不是太小題大做了嗎?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能影響別人或受別人影響,那么我們何不放下心中的怒火,給別人一片安寧呢。這樣,我們從別人那里得到的,也將是一片安寧。

不做惡人,少發火

凡事不要冒火,不要記恨。看見公交車上年輕的小伙子旁邊站著一個孕婦,可是那小伙子卻絲毫沒有讓座的意思;看見明明就沒有好的品德、壞事做盡的人,卻能夠吃好喝好……我們對此常常惱火,以至于跟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心平氣和地說話。

當我們心懷不平的時候,一定要把火氣壓下去。即便你認為你自己發火的理由很充分,但是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羅斯福深得子女的愛戴,這是眾所周知的。有一次,羅斯福的一位老友垂頭喪氣地來找羅斯福,說他的小兒子居然離家出走,到姑母家去住了。這位父親把小兒子說得一無是處,又指責兒子跟每個人都相處不好。

幾天后,羅斯福無意中碰到那個男孩,就對他說:“我聽說你離家出走,是怎么回事?”男孩回答:“是這樣的,上校,每次我有事找爸爸,他都會發火。他從不給我機會講完我的事,反正我從來沒有對過,我永遠都是錯的。”

羅斯福說:“孩子,你現在也許不會相信,不過,你父親才是你最好的朋友。對他來說,你是這世上最重要的人。”

“也許吧!上校,不過我真的希望他能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

接著羅斯福去告訴那位老友他兒子的想法,發現老友果然正如其兒子所形容的那樣暴跳如雷。于是,羅斯福說:“你看,如果你跟兒子說話就像剛才那樣,我不奇怪他要離家出走,我還覺得奇怪他怎么現在才出走呢?你真是應該跟他好好談一談,心平氣和地跟他溝通才是。”

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如果不能冷靜地分析問題的緣由,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單單用呵斥和責罵來表達你的情緒,那么你很可能會招致別人的不滿。盡管當時別人可能沒有表達對你的不滿,可是時間久了,別人對你的反感會與日俱增。

憤怒常常會讓人失去理智。如果我們長期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不僅會損害我們的身體,還可能讓我們在心理上形成焦躁、惱恨、嫉妒、粗暴等情緒,讓我們的生活失去平和的氛圍,人際關系也會變得一團糟。

試想,如果一個人總是粗暴地對待別人,經常嫉恨別人,那么還會有人愿意跟他(她)相處嗎?因此,我們要適時控制自己的火氣,別因為一時的沖動將自己打入惡人的行列。

抵制心靈“流感”——抑郁

抑郁是禁錮人們心靈的枷鎖,它困擾著人們,讓人們在現實世界中不能很好地調適自我,從而漸漸地退縮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封閉自己。

佳佳是家中的獨生女,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她抱有極高的期望。因此,佳佳從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別人多些,智力開發也比別人早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優秀。

但是,這次期中考試時,佳佳患了重感冒。由于身體不適,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緊張,佳佳有一科沒考好,受此影響,后面的其他科考試成績也不好。盡管佳佳沒有考好,但是爸爸媽媽沒有責怪她,反而鼓勵她,但她仍然不開心。從那之后,佳佳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有時候她會表現出精神不振、沒睡醒的樣子,在家學習時也打不起精神。媽媽還發現,自那之后,佳佳的飯量明顯比以前減少了。

這幾天,佳佳總說自己不舒服,不想去上學。媽媽要帶她去醫院,她也顯得很不耐煩,不肯去。媽媽沒辦法,只好幫她跟老師請了假。在家里,佳佳也只是悶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只有吃飯的時候才出來。

媽媽看到佳佳這個樣子很心疼,于是給班主任老師打了個電話,詢問佳佳最近的情況。老師告訴媽媽,自從期中考試之后,佳佳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整天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的,下課也不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上課的時候還經常走神,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

佳佳的表現表明她是陷入了抑郁的情緒中。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有不開心的時候,比如考試沒考好,失去了親人,做錯了事情,遭到了別人的批評,或者與朋友產生小矛盾,這時,人們往往會感到失落、無助、自責或內疚,進而情緒低落、沮喪,這就是抑郁的表現。

抑郁比悲傷、痛苦、羞愧、自責等任何一種單一的負面情緒更為強烈和持久,給人帶來的影響也更嚴重。

抑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負面情緒,可以說人的一生總有某段或長或短的時間生活在抑郁之中。處于抑郁狀態的人,如果能進行自我調節,積極面對所遭遇的事實,接受喪失與悲傷的現實,就有可能克服抑郁情緒,重新適應環境,恢復正常的生活。

遺憾的是,許多人并沒有意識到抑郁的危害,心情抑郁時,不能積極調整心態,長期(一般在三個月以上)被抑郁的陰影籠罩無法自拔,喪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以致最后患上抑郁癥。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抑郁癥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在全世界的發病率約為11%。有人把抑郁癥稱為“心靈的感冒”,從其高發病率和發生的不可預測性來說,這個比喻還算貼切,但是從危害來看,抑郁癥比感冒要嚴重得多,需要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

研究發現,大約有12%的人在一生中會患上比較嚴重的抑郁癥。在總統競選失敗以后,老布什曾經得了兩個月的抑郁癥;在與萊溫斯基桃色新聞沸揚的日子里,克林頓靠服用“百憂解”度過精神的危機……不管是小職員,還是成功人士,面對抑郁癥的侵襲都毫無抵抗力。所以,對于抑郁癥,我們要打足十二分的精神來對待它。

那么怎樣才能調節抑郁的心理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1.轉移注意力

當令人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事情發生時,可暫時回避一下,努力把不快的情緒轉移出去。例如,換一個房間,換一個聊天對象,換一下手頭的活,去會一個朋友或上街去看熱鬧等。

2.向人傾訴

把心中的苦處和盤倒給知心朋友并得到安慰,心胸自然會打開。即使面對不是很知心的朋友,學會把心中的委屈適度地傾訴出來,心境也常能得到陰轉晴的轉變。

3.親近寵物

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主動與寵物親近一下。小寵物與主人感情深厚,肯定會給主人帶來歡樂,與小寵物交流幾句便可使人焦躁的心很快平靜下來。

4.多舍少求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老是抱怨自己吃虧的人,很難愉快起來。多奉獻少索取的人,總是能夠心胸坦蕩、笑口常開。

憤怒是摧殘自身的行為

有些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氣,經常為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憤憤不平或勃然大怒。憤怒是由于對客觀現實某些方面的不滿而產生的。比如在遭到失敗、遇到不平、個人自由受限制、言論遭人反對、無端受人侮辱、隱私被人揭穿、上當受騙等情形下,人們都會產生憤怒情緒。表面看起來憤怒是由于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被人攻擊和排斥而激發的自尊情緒,實際上,憤怒是困擾心靈、傷害自我的一種不良情緒。

由心靈而生的憤怒,又回過頭來傷害心靈本身,讓心靈變得躁動不安,失去原有的寧靜,并導致情緒失控,這是心靈的一種自戕。

皮索恩是一個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軍事領袖。一次,一個士兵外出偵察回來,沒能說清楚跟他一起去的另一個士兵的下落。皮索恩憤怒極了,當即決定處死這個士兵。就在這個士兵被帶到絞刑架前時,失蹤的士兵回來了。但結果出人意料:皮索恩由于羞愧更加暴怒,處死了三個人。

在皮索恩這位軍事領袖的身上,令人遺憾和痛心地表現出了憤怒摧毀理智的行為。而理智正是心靈的高貴所在,如果人們任由心靈自我傷害而不進行干預,那么就很可能釀成更嚴重的后果。

正如思想家亞歷山大·蒲柏所說:“憤怒是由于別人的過錯而懲罰自己。”文學家托爾斯泰也說:“憤怒對別人有害,但憤怒時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

我們憤怒于別人的言行,讓憤怒占據了大部分的心靈空間,從而導致心靈負載,無法關照自身,不僅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提升,反而在憤怒情緒的支配下喪失理智,甚至使人越來越遠離理性而接近于動物的蒙昧和愚蠢。結果,導致我們憤怒的人依然故我,他們繼續做著錯的事,享受著愉悅的心情;結果,因為憤怒,我們無法專注于眼前的工作,沒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結果,我們只顧著憤怒,而無暇體驗生命中原本存在的其他美和善。

折磨我們的是自己的憤怒情緒,而非別人的一些令人憤怒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從而避免讓心靈受到傷害,這是我們完全能夠做到的。

不管經歷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制怒。要在脈搏加快跳動之前,憑借理智來平靜自己。想一想,別人犯了錯誤,是由于某種他們不可控的原因,我們為什么還要為別人的錯誤而憤怒呢?

對于犯了錯誤的人,盡己所能平靜地勸誡他們,沒有必要因為他們的行為而生氣,而要心平氣和地向他們展示他們的錯誤,然后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完成自己的職責。

疏導壓抑,給當下松綁

壓抑心理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病態心理,它存在于社會各年齡階段的人群中,它與個體的挫折、失意有關,會使人產生自卑、沮喪、自我封閉、孤僻等病態心理。挫折與壓抑心理之間互為因果,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壓抑的心理就好像一條無形的繩索,將人的精神緊緊抓牢,讓人每時每刻都覺得痛苦、無法釋放自己。

那么怎樣才能疏導壓抑,為自己的當下松綁呢?具體方法如下:

1.運動法

實際上,在一定的控制范圍內適當宣泄壓抑,可以改善自己的情緒。當你感到壓抑時,不妨出去跑一圈,或做一些能消耗體力又能轉移注意力的體育運動,踢足球、打籃球都是不錯的選擇。當你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時,你會感到精疲力竭,相信這時你壓抑的情緒已經基本被釋放了。

2.眼淚法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發泄壓抑的情緒,就是當你感到十分壓抑時不妨大哭一場。在可信賴的人面前痛哭一場之后,就會覺得暢快淋漓,壓抑的心情也會隨著淚水的流出而好轉。

為什么會這樣呢?人們經過研究,發現奧秘在于眼淚。美國生物學家曾挑選了一批志愿者,組織他們觀看一些令人悲痛欲絕的電影或戲劇,并要求他們在痛哭時把事先發放的試管放在眼睛下面,將眼淚收集起來。他們發現,一個正常的人在哭泣的時候,流出的眼淚有100~200微升,即使一場號啕大哭,眼淚也只有1~2毫升。在哭泣之后,那些心跳過快、血壓偏高的人,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經過化學分析得知,原來在這些流出的眼淚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正是這些化學物質能使人血壓升高、消化不良或心率加速。哭泣能通過流淚把這些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對身體當然是有利的。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5-12-10 16:59:45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皮山县| 垫江县| 禄丰县| 洞口县| 麦盖提县| 东明县| 谢通门县| 南澳县| 乌海市| 新兴县| 汶川县| 荥经县| 平舆县| 墨竹工卡县| 视频| 得荣县| 青川县| 独山县| 开江县| 汤阴县| 萨嘎县| 富平县| 噶尔县| 宜都市| 福州市| 四平市| 黔西| 鄂托克前旗| 镇康县| 吴川市| 武隆县| 浑源县| 邻水| 河间市| 米易县| 西和县| 绥滨县| 顺平县| 简阳市|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