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浮躁就“大聲喊愛”,在尖叫中喊出輕松
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很大的壓力。研究表明,通過“大喊”“尖叫”的方式,不僅可以把自己心中的壓力發泄出來,而且對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
一個男生快步走上音樂廳的舞臺,注視著臺下數秒,突然大喊:“我愛食堂里永遠一個味的蓋澆飯……”一大片觀眾頓時爆笑得前仰后合,眾多80后、90后大學生跺腳大聲叫好。這是某日晚南京某大學校區“社區之星”閉幕頒獎典禮上的一幕。在這個叫“大聲喊出你的愛”的互動環節上,3000名本科生、研究生一一走上舞臺,面對或陌生或熟悉的同學、老師,用“最高分貝”喊出了“愛的對象”:家、父母、戀人、親人、祖國,甚至還有“永遠一個味道的蓋澆飯”。
“我愛××!我會永遠愛你,用我的生命和責任!”這個名為“大聲喊出你的愛”的互動環節,給不少正在戀愛的大學生情侶一個難得的公開表白的機會。因此,當第一個男生用這種方式,以“高于80分貝的男高音”大聲喊出暗戀的那個女生的名字時,熟悉他倆的朋友、同學發出一陣陣爆笑,緊接著,又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表示對男生勇氣的佩服和祝福。
“我愛在圖書館里一覺醒來,身邊坐著個帥哥的感覺!”一名女生這樣喊,不見了羞澀。“我愛考一百分、一千分、一萬分!”一聽就是一個愛學習的學生所喊。
同樣能引爆現場氣氛的還有大學生們心中對祖國的真情大愛。“我愛奧運,我愛圣火!”“我愛沒有地震!”“我愛我的祖國,我愛過去受過恥辱的祖國,我愛未來更加富強偉大的祖國!”……這些簡單但不空洞的表白,更讓大學生們熱血沸騰,不時有人高喊“好”。
“我愛在被窩里靜靜想媽媽……”“我愛想家時暢流眼淚的感覺……”當兩名女大學生接連喊出這樣的“心中之愛”時,現場熱烈的掌聲忽然停滯了。
接著,又有好幾名大學生上臺,喊“我愛爸爸媽媽,我愛已經滿頭銀發的雙親!”“我愛坐上長途車,爸媽注視著車輪滾動,沖我揮手告別的樣子!”……如此煽情的表達,一下子擊中了學子們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好多學生,包括男學生,低下頭來,抹起了熱淚。
有調查顯示,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處于迷茫、不開心狀態,有的為學位擔心,有的為畢業后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擔心,等等。反映出很多大學生生活在一種壓抑、緊張的氛圍之中,這會逐漸引發他們的焦躁情緒,即心理學上所說的“無歸屬感的茫然”,而“療治”的一個妙方就是“大聲喊出愛”,包括心中的自愛、友愛、情愛、祖國之愛、社會之愛和生活之愛,等等?!皭邸笔腔拥?,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人能找到一個情感歸屬,遠離孤獨。
據了解,哈佛大學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泰勒·本沙哈爾在課堂上并未大講特講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淺出地教學生如何“尋找生活給你的愛”,并大聲去表達,結果這門“愛的課程”成了哈佛最受歡迎的選修課。
大聲喊叫能緩解人的精神壓力,給人一個釋放的空間。許多心理治療師認為:一切形態的不快樂與健康不良都起源于情緒得不到表達。他們主張,只要感受到情緒浮躁就要表達出來,完全抒發,不要做任何遲疑保留。人會變得心平氣和,不受任何“包袱”拖累。
大聲喊叫就是一種情緒的釋放,是發泄的一種方式。而它對準的目標人群是現代都市里的工作一族、學生一族。他們有著太多的壓力:就業的壓力、學業的壓力、住房的壓力、生存的壓力……這一切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于是他們的情緒也變得不太穩定,不良情緒經常使他們無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也許,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這些情況也在你身上發生著。那么你選擇了“大聲喊”作為你的發泄方式了嗎?
其實,你需要做的就是打開所有使你能抒發各種情緒的管道:你的心智、你的呼吸、你的聲音。此事看似復雜,實則不然。你只要“大聲喊出來”就行。
有個青年總是憤世嫉俗,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遭遇了許多誤解和挫折,由于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漸漸地養成了以戒備和仇恨的心態看待他人的習慣。在壓抑郁悶的環境中,他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排斥他,因此度日如年,幾乎要崩潰。
有一天為了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坐在山上,他無心欣賞幽雅的風景,想想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內心的仇恨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忍不住大聲對著空蕩幽深的山谷喊:“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話一出口,山谷里傳出同樣的回音:“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他越聽越不是滋味,又提高了喊叫聲音。他罵得越厲害回音也越大越長,擾得他更惱怒。
就在他再次大聲叫罵后,從身后傳來了“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的聲音,他扭頭一看,只見不遠處寺廟里一方丈在沖著他喊。
片刻后,方丈微笑著向他走來,笑著說:“倘若世界是一堵墻壁,那么愛是世界的回音壁。就像剛才我們的回音,你以什么樣的心態說話,它就會以什么樣的語氣給你回音。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為人處世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對外界苛求太多而產生的。你熱愛別人,別人也會給你愛;你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多少愛,世界就會回你多少愛。愛給人的收獲遠遠大于恨帶來的暫時的滿足。”
聽了方丈的話,他愉快地下山了。
回去后他以積極、健康、友愛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他和同事之間的誤解沒有了,沒有人和他過不去,工作上也比以往順利了,自己也比以前快樂多了。
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大聲喊出你的愛吧,你將會擁有更多的愛!
用“森田療法”化解煩躁不安
森田理論認為:人只要活著,就會伴有煩躁不安。你越想擺脫它,它越會窮追不舍。所以,在生活中產生煩躁時不要退縮,不要故意去擺脫,否則煩躁就會越發厲害。森田理論讓我們拋棄以情緒為準則的生活態度,強調以行為為準則。它認為唯有行動和行動的成果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
一個跨國公司發現他們的一個助理莫名其妙地以粗野、生氣的口氣接電話。而這個電話恰巧是打到公司正在舉行的一個重要會議上的,那時這位助理正處在煩躁不安之中。不用說,她那生氣與敵意的口氣,如棒槌一般擊打著來電話的人,造成對方極為不滿。而會議中即將商談的那筆大生意,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泡湯。公司對這位助理的行為非常生氣,她也因此立刻被解職了。
現代生活節奏太快,工作壓力太大,因此,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的心理健康就日益成為一個“大問題”。我們經常會長時間地處于一種煩躁不安的狀態。也許,一整天我們都一直忙亂、苦惱、充滿攻擊性,并且隨時準備發怒。
其實,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需要各種不同的情緒和心理。和老板與和顧客交談,需要不同的心情,否則,一種情況里的情緒攪和在另一種情況里,最容易讓人產生煩躁不安的感覺。當你煩躁時,工作對你來說也許就是痛苦的深淵了。
實際上,針對這種煩躁不安的精神及心理狀態,森田療法中的自我心理調節術是比較現實而且簡單易學的解決辦法。
日本慈惠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創立的森田心理療法,經高良武久教授和日本浜松醫科大學大原健士郎教授等人繼承發揚,至今有80多年歷史。日本心理學界現在公認,森田理論不但可有效治療神經癥患者,對普通人也很有益處。
森田理論認為,人只要活著,常會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想擺脫不安,它會窮追不舍;你和不安抗爭,它反而會加?。粚Σ话矐搧碚卟痪埽樒渥匀?,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生活中產生恐怖心理時不要退縮,不要擺脫,否則恐怖就會越發厲害。當感到心神不安,不要驚慌失措,要泰然處之,這種不安就會逐漸消失;內心有煩惱也不要企圖逃避,順其自然,煩惱會慢慢消失。對自己的情緒不予理會,要像健康人一樣去行動,這樣,自然而然就變成健康的情緒。
森田理論讓我們拋棄以情緒為準則的生活態度,而改以目的為準則。
比如我們外出辦事,當時的心情好壞并不重要,只要事情辦成,也就達到目的,這就是成功。如果事情沒辦成,心情好與不好都是失敗。人應該注重于實現自己的目的,行為不要受情緒的左右。情緒就像天氣一樣容易變化,情緒惡劣時不要悲觀,處于順境也不要高枕無憂。
森田理論強調以行為為準則。唯有行動和行動的成果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想法再高尚,但偷了別人的東西,他就是盜賊;反之,有過壞念頭若肯幫助別人,就會被看成好人。輿論的評價也是如此。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行動也沒有完善的。自然、社會環境以及我們自身都不完美。對于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要承認無能為力。對由不得自己的事,老老實實去接受,心情好也罷,壞也罷,行動要一如既往,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學了森田理論,再唱唱英國甲殼蟲樂隊的歌“let it be”(順其自然),相信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積極減壓,給壓力一個自然的出口
現在人們說得最多的兩個詞是什么?忙和累!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身心疲憊,還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生存、加薪、供房、升職、裁員、充電、子女……就連休息的時候都在想著一堆的事情。一句話,現在的人壓力太大,活得太累了,如果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的宣泄和放松,那么只會越來越重,讓你不堪重負,從而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為了健康生活,我們要學會積極減壓,給壓力一個自然的出口。
Candy,今年30歲,畢業于某醫科大學,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一家藥業公司做銷售代表。2008年8月,由于丈夫工作調動,她隨丈夫南下來到廣州。通過應聘,成功進入廣州一家醫藥公司繼續做銷售代表。由于她在銷售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很快成為了公司的銷售精英,公司將她提拔為區域銷售經理,負責管理一個十多人的銷售團隊。Candy是一個責任心特別強的人,對下屬的要求非常高。公司每個月都要進行業績考核,她絕不允許自己團隊的業績比別的團隊差。因此每當看到下屬對工作不負責或者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時,她就感到特別生氣。為了完成銷售業績,Candy常常加班加點,不能很好地照顧兩歲多的兒子,對此,丈夫不時有一些抱怨。近兩個月,Candy越來越覺得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感到壓力越來越大。公司又不斷地提高銷售任務,Candy更感到吃不消,工作的激情迅速降溫。她曾想辭掉工作,好好休整一下,但一想到兒子剛剛上幼兒園,家里積蓄不多,丈夫收入又不高,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Candy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了職業顧問,希望知道如何化解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
職業顧問通過與Candy深入交談,并結合人才測評結果,發現Candy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很強,喜歡與人交往、樂于助人,并且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性格活潑開朗、興趣廣泛、辦事積極干脆,適合做一名銷售員。但她的組織能力、決策能力和領導能力相對較弱。職業顧問認為:她的壓力正是來源于她從職員升任為中層主管后,欠缺必要的管理技能所致。因為她可以很出色地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但不能很好地領導團隊,不能很好地協調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再加上自己生性好強、喜歡追求完美,因而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職業顧問根據Candy的實際情況,給她提出了幾項參考建議,其中包括:如何消除壓力源;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如何結合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等。通過與職業顧問的交談,Candy感到豁然開朗,輕松了很多。她說:“此次咨詢最大的收獲是,不但清楚了自己合適的職業定位,還得到了職業發展和心理健康的輔導。在咨詢過程中可以暢所欲言,讓壓抑的心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非常有效地緩解了工作壓力?!?
由于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使職場人士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很多人的問題自己始終沒有辦法解決,此時,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咨詢是個不錯的選擇。不但讓你擺脫痛苦,還能提供方法,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礎。
據廣州某著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統計,前來咨詢的人士中,希望化解壓力的個案幾乎占了50%。
壓力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當上司要求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很多任務的時候;當知識飛速更新要求你不斷掌握的時候;當你每天都要加班,愛人出差,孩子又生病的時候……壓力就存在于這些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對我們發生著影響,這無處不在的壓力主要根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
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是造成過度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對自己的期望過高,就會過分費力地驅使自己,就會永遠對結果失望。這種不現實的結果就是對自己的表現永遠不滿意,永遠不會從已經完成的工作中獲得輕松之感。進一步的后果將是拒絕授權:“因為其他人不如我一樣有好的建議?!逼鋵崳瑳]有決策權的人壓力感較小,他們發現把事情留給具體人員去處理,不必為被迫做選擇而受折磨是個很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