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好心態成就一生,千萬別讓心態毀了你(4)

不需要預知明天的煩惱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里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松些。

后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后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于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干凈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小和尚終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古希臘學者庫里希坡斯曾說:“過去與未來并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在。”

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而沒有過去拖在你后面,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巨大的張力。“當下”給你一個深深地潛入生命水中或是高高地飛進生命天空的機會,但是在兩邊都有危險——“過去”和“未來”是人類語言里最危險的兩個詞。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當下幾乎就好像走在一條繩索上。然而一旦你嘗到了“當下”這個片刻的甜蜜,你就不會去顧慮那些危險;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同一步調,其他的就無關緊要了。對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

當生命走向盡頭的時候,你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對這一生覺得無遺憾嗎?你認為想做的事都做了嗎?你有沒有好好笑過、真正快樂過?

想想看,你這一生是怎么度過的:年輕的時候,你拼了命想擠進一流的大學;隨后,你巴不得趕快畢業找一份好工作;接著,你迫不及待地結婚、生小孩;然后,你又整天盼望小孩快點長大,好減輕你的負擔;后來,小孩長大了,你又恨不得趕快退休;最后,你真的退休了,不過,你也老得幾乎連路都走不動了……當你正想停下來好好喘口氣的時候,生命也快要結束了。

其實,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嗎?他們勞碌了一生,時時刻刻為生命擔憂,為未來做準備,一心一意計劃著以后發生的事,卻忘了把眼光放在“現在”,等到時間一分一秒地溜走,才恍然大悟“時不我予”。

智者常勸世人要“活在當下”。到底什么叫作“當下”?簡單地說,“當下”指的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當下”就是要你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認真去接納、品嘗、投入和體驗這一切。

而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專注于“現在”,他們總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著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輩子的事。假若你時時刻刻都將力氣耗費在未知的未來,卻對眼前的一切視若無睹,你永遠也不會得到快樂。一位作家這樣說過:“當你存心去找快樂的時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讓自己活在‘現在’,全神貫注于周圍的事物,快樂才會不請自來。”或許人生的意義,不過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絢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畢竟,昨日已成歷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現在”才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最好禮物。

許多人喜歡預知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其實,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只要我們能用平常的心對待每一天,我們就能理解生活和快樂的真正含義。

不要為名聲的長久而苦悶

縱觀所有朝代和國家的風流人物,不管生前有多么大的豐功偉績,短暫的一生還是很快就走到盡頭,死后分解為元素。所以,不管生前有多少名利,死后都將化為塵土。可是,在現實生活里,人們卻看不透名利的短暫,還總是為了它而鉤心斗角,拼死爭奪。

過去熟悉的一些詞語現在已經不用了,同樣,那些聲名顯赫的名字到如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被忘卻了,例如卡米盧斯、愷撒、沃勒塞斯、鄧塔圖斯以及稍后一些時候的西庇阿、加圖,然后是奧古斯都,還有哈德里安和安東尼……這些人和事情很快就過去了,變成了傳說,不久也就完全被忘記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名字乃是在歷史上留下豐功偉績的人,那么其他的人,一旦停止呼吸了,別人就更不會再提起他了。

所謂“永恒的紀念”只是虛無罷了。所以,智者早就放棄了對名利的追求,即使他們偶然獲得了榮譽,也完全不放在心上,而只會淡化自己對于名利的渴望和與人攀比的虛榮。

居里夫人因取得了巨大的科學成就而天下聞名,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多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但她對此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來訪,忽然發現她的小女兒正在玩一枚金質獎章,而那枚金質獎章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給她的。這位朋友不禁大吃一驚,忙問:“居里夫人,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夠永遠守著它,否則將一事無成。”

1921年,居里夫人應邀訪問美國,美國婦女為了表示崇拜之情,主動捐贈1克鐳給她,要知道,1克鐳的價值在百萬美元以上。

這是她急需的。雖然她是鐳的母親——發現者和所有者(但她放棄為此而申請專利),但她買不起昂貴的鐳。

在贈送儀式之前,當她看到贈送證明書上寫著“贈給居里夫人”的字樣時,她不高興了。她聲明說:“這個證書還需要修改。美國人民贈送給我的這1克鐳永遠屬于科學,但是假如就這樣規定,這1克鐳就成了我的私人財產,這怎么行呢?”

主辦者在驚愕之余,打心眼里佩服這位大科學家的高尚人品,馬上請來一位律師,把證書修改后,居里夫人才在贈送證明書上簽字。

居里夫人的成就在科學史上是空前的,可是她早就看淡了名利,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人的行為都是受欲望支配的,可欲望是無窮的,尤其是對于外部物質世界的占有欲,更是一個無底深淵。

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是誘惑,人的占有欲往往就這樣被強烈地激發出來。雖然人們承認欲望的客觀存在,但并不代表肯定欲望本身,欲望的永無休止只會給我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所以我們竭力要避免和舍棄的東西正是在欲望的支配下對名利無休無止的渴望。

心靈載不動沉重的欲望

有這樣一句名言:“滿足不在多加燃料,而在于減少火苗;不在于累積財富,而在于減少欲念。”

貪欲會使人的精力和體力雙重透支。放下貪欲,追求平實簡樸的生活,是獲得快樂的最簡單方法。

當欲望產生時,再大的胃口都無法填滿,貪多只會帶來無窮盡的煩惱和麻煩。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使我們從欲念的無底深淵中得到釋放與自由,是快樂的始發站。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并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還快,心里很不高興,便忌妒地說:“哼!腳愈多,當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面前,任憑它自取。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只一只地往身體上貼去,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但是,等它一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些腳。這些腳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會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

這樣一來,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過度的欲望讓蜈蚣步伐緩慢、舉步維艱,而人的心里一旦產生過分的欲望,終有一天,也會產生超載的現象,而這種負荷的結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他只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就一個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來他想到要洗衣服的時候,他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于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們乞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猶豫地就給了他一塊布,當作換洗穿的衣服。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發覺在他居住的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會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服,他早就發誓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傷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莊中,向村民要一只貓來飼養。

得到了一只貓之后,他又想了——“貓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讓貓去吃老鼠,但總不能跟我一樣只吃一些水果與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頭乳牛,這樣那只貓就可以靠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后,他發覺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顧那頭乳牛,于是他又回到村莊中,他找到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于是就帶著這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山中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那個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說:“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他一樣,過著禁欲苦行的生活……這個故事就這樣繼續演變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來,也許是半年以后,整個村莊都搬到了山上。而這個修道者的最初愿望也不可能實現了,一切都是因為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不能滿足。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生就會變得疲憊不堪。每個人都應學會輕載,因為心靈之舟載不動太多的重荷。

量力緩行

懂得知足的人往往會量力而行,即使前面有很多誘惑,他也仍然能夠不為所動,仔細斟酌自己一天至多能行多遠。他深思熟慮之后才去安排行程。尤其是走在一條從沒走過的道路上,他會花費更多的心思去思量:何處崎嶇、何處坎坷、何處嚴寒、何處酷熱,他都要弄得一清二楚。不管別人給他施加多少壓力,或者前方有多少誘惑,他都不急不躁,沿著既定的路線緩緩而行。

蔣方初到廣州時,曾為找工作奔波了好長一段時間,起初他見幾個跑業務的同學業績不俗,賺了不少錢,學中文專業的他便找了家公司做業務員,然而辛辛苦苦跑了幾個月,不但沒賺到錢,人倒瘦了十幾斤。有個同學分析說:“你能力不比我們幾個差,但你的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談、溝通,不善交際,因此不太適合跑業務……”

后來蔣方見一位在工廠做生產管理的朋友薪水高、待遇好,便動了心,費盡心力謀到了一份生產主管的職位,可是沒做多久就因管理不善而引咎辭職了。之后,蔣方又做過公司的會計、餐廳經理等,最終由于各種原因都被迫離職跳槽。

最后,蔣方痛定思痛,吸取了前幾次的教訓,不再盲目追逐高薪或舒適的職位,而是依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憑借自己的中文系本科學歷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應聘到一家刊物做了文字編輯。這份工作相比以前的職位,雖然薪水不高,工作量也大,但蔣方卻做得非常開心,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幾個月下來,他就以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表現令領導刮目相看,器重有加。

回顧以往的求職歷程,蔣方深有感觸地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當根據自己的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一味地追逐高薪、舒適的工作,曾讓我吃盡了苦頭,走了不少彎路。事實上,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結合自身條件,依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選擇相應的事來做。放棄那些不適合自己的,我們的生活才會快樂。”

就如同故事里的蔣方,很多人都是受到了生活的誘惑,總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獲取更多,可是事實是我們還不具備那么多的力量,貪圖誘惑,朝著更大的目標行進,只會加大我們的壓力,讓自己無法適從。

生活里,有人看到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不停地調整自己的路線,甚至急躁地想要直奔利益的終點,可是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會事倍功半。還有一些人,他們整天都在為了未來的事情操心,幾十年以后才可能面對的難處,他們現在就開始憂心忡忡了。但是命運只肯按照現實的樣子,向我們展示生活,根本不可能因為我們的急躁就提前向我們展開未來的畫卷。

所以,我們只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生活之路,一步一步地為未來打開局面。絕不能急躁,應衡量自己的力量緩緩而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乐清市| 蒙阴县| 东兴市| 东海县| 尼玛县| 云和县| 中超| 神农架林区| 霸州市| 韶山市| 犍为县| 北海市| 田东县| 钦州市| 滕州市| 恩平市| 灵山县| 东阿县| 保靖县| 汉源县| 清水县| 康保县| 博野县| 澄迈县| 驻马店市| 邵东县| 温泉县| 酉阳| 永德县| 凌源市| 乌拉特后旗| 大宁县| 桑植县| 开鲁县| 阳江市| 保德县| 上虞市| 南川市| 玉龙|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