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8章 十八世紀德國音樂之旅(4)
- 第27章 十八世紀德國音樂之旅(3)
- 第26章 十八世紀德國音樂之旅(2)
- 第25章 十八世紀德國音樂之旅(1)
- 第24章 十八世紀意大利音樂之旅(4)
- 第23章 十八世紀意大利音樂之旅(3)
第1章 序言
這本散文集是我的作品《古代音樂家》[1]的續篇。我要把這些描寫偉大音樂家的篇章獻給一個變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人類的情感、審美標準和現代音樂的形式逐漸形成。他們并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卻是未來的先行者,通常來說,這是歷史上普遍的現象。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s)遠遠高于他們的時代,對歷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他們站在自己的時代以外,只能從遠方灑下光芒。正是泰勒曼(Telemann)、哈塞(Hasses)和曼海姆樂派的作曲家拉開了新運動的序幕。我竭力使泰勒曼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書中傾述自己對哈塞的仰慕和崇敬。
這個世界對這些音樂大師極不公平。他們也許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聲名顯赫,卻在離開人世后被人遺忘。那些創造新思想的人很少為此感到自豪,比如說,泰勒曼和曼海姆樂派的作曲家。他們的音樂隨風飄揚,傳播到四面八方;我們為自己今天擁有的成果對這些音樂家感激不盡。我們不要求他們描繪秋天的絢麗美景,因為他們表現了春天的蓬勃生機。他們終會獲得應有的獎賞!在這些音樂家當中,有許多人是十八世紀上半葉的改革家,為莫扎特和貝多芬的輝煌成就鋪平了道路。
羅曼·羅蘭
[1]本書的大部分文章曾經刊登在《巴黎月刊》上(分別為1900年7月1日、1905年8月13日、1906年2月13日和1910年4月15日)。《佩皮斯日記》收錄在法國音樂理論家雨果·黎曼1909年出版的書中。關于泰勒曼的章節是首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