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你努力,為了你自己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與欲望搏斗
這些年,幾乎每一天,我都會在網絡上更新一些文字,很少會有間斷的時候。
寫作這件事,成了我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用寫作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抑或內心的感悟、讀書的心得。不知不覺,吸引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后來有了短視頻,便又多了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
我把那些日常里發生的事,用相機拍攝下來,晚上坐在電腦前剪輯、發布。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也漸漸地收獲了幾十萬個之前從來沒有閱讀過我文字的朋友。
最初的視頻內容,是記錄一個人的生活,主題大多都和自律有關。例如早起的冥想、寫作、鍛煉,偶爾也會出門看一看錢塘江的日落。
那會兒還在杭州生活。后來談戀愛了,一個人的視頻內容,就變成了兩個人的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從杭州搬到了昆明,逗留一段時間之后,又一起抵達深圳。
從2018年至2024年,轉眼六年過去了,我很少再拍攝關于生活的視頻。因為總是覺得拍視頻并不是自己這一生里要做的事,我真正熱愛的仍舊是寫作。于是,我每天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讀書和寫作上。但在用視頻記錄生活的這些年里,有很多喜歡那些視頻的朋友,總會問我一些問題,大多也都是與自律和相處有關。
怎樣通過約束自己的行為,成為更好的自己?
怎樣讓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更融洽?
我將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收錄在了這本書里。
這本書從個人成長開始,用親密關系結束。因為在我看來,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好,實現更融洽的親密關系也罷,個人的成長始終是根基。
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是什么?歸根結底,是通過自律,養成一些好習慣,改正一些壞習慣。
我們的清醒意識——或者也稱之為理智,始終是有限的。在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里,我們都沒有辦法完全依靠理智去生活。
生活的主旋律是無意識。也就是那些我們不需要想什么,就會自動去做,并且也能做得好的事。
只不過,這些事在最開始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需要清醒意識的參與。行走是這樣,吃飯也是這樣。甚至哪怕玩電子游戲這種被普遍認知的“壞習慣”,最初也都需要清醒的意識去學習如何操作,去了解升級打怪的規則是什么。
從清醒意識到無意識,這既可能是“墮落”的路徑,也有可能是成長的路徑。其中的區別,在于我們如何使用它們。
養成好習慣的起點,是某一天,我們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沒有辦法幫助自己達成設定的目標。這些目標或許是擁有更健康的身體、更親密的關系,學習更多的知識,獲取更多的財富,抑或更樸素,但也更有人生意義的事,比如:收獲一份平穩的心境。
但生活里那些無意識的習慣,阻礙了我們前進的速度。譬如吸煙、酗酒、打游戲,以及沉迷于社交網絡。
記得在2019年,有位讀者朋友留言說:真羨慕你,天生就有這些好習慣。
我回答道:不是的,以前我是標準的“壞孩子”。
所有的壞習慣,我都曾沉迷其中。事實的確如此。以前我在學校里念書的時候,最初是對武俠小說上癮,接著是打一款名叫《魔獸爭霸Ⅲ》的策略游戲——我曾經在市里的比賽拿過第三名。當然,這沒什么好驕傲的,只意味著我比其他人更沉迷其中罷了。
一個人把他的時間花在哪里,成就便在哪里。
我想,恐怕很少有人愿意讓自己僅僅在游戲的世界里有所成就,因為我們僅僅只是通過本能就能明白,那些成就并不真實。
如果沒有寫作這一愛好,恐怕我的人生時至今日都無法從那些深淵中走出來。
每天不能持續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痛苦。但一身的壞習慣,總是讓我沒有辦法專注于寫作的過程之中——吸煙會打斷思路,醉酒則連思路都會消失不見。花幾個小時的時間沉浸在游戲之中,就意味著沒有任何時間進行思考。我不得不尋找改正這些壞習慣的方法。
在一次次的實驗之后,我終于成功地戒掉了它們,并重新組織了自己的生活結構。而這些改變,不只讓我的寫作過程更順利,進而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因為寫作的關系,進入一家雜志社做編輯,后來輾轉來到北京,在廣告公司做文案,升職做了客戶總監。最終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自己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一直做到現在。
我走過很多關于不夠自律的彎路,不只是學著如何改正壞習慣,還包括怎樣讓工作本身變得更有效率,以及如何與自我的內心和解。
我相信,在閱讀這些文字的過程里,你一定會得到一些重要的啟發——這樣你就不必再走那些彎路了。
我與內心的欲望搏斗了十幾年,在這一過程之中,內心經歷的痛苦和煎熬難以想象。
但只要路徑正確,我們最終都能迎來成長,并完成個人的救贖——那也是所有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