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69章 后記
- 第168章 我未來最想做的五件大事是什么呢?
- 第167章 律師事務所創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 第166章 年輕創業者需要什么樣的品質和認知?
- 第165章 這么盡力地分享和我自己的人生觀有關嗎?
- 第164章 當年離開深耕多年的平臺,最難過的是什么事情?
第1章 自序
我們很普通,但真的可以不平凡
這是我為青年律師編寫的第二本書,第一本《青年律師執業與進階必修技能》已于2021年12月出版,評價還不錯,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說他們得到了較大啟發和幫助,讓我備受鼓舞。
寫序言,對我來說,還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甚至超過了寫書本身,主要還是因為我僅是一名普通的中國律師,寫不出宏大敘事的框架,也就只能鼓起勇氣將自己不太順利的職業生涯拿出來與大家嘮叨嘮叨。鑒于第一本書的自序幾乎寫出了我的主要想法,這次就只能在它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了,請見諒。
我的老家在江西一個國家級貧困縣,2002年我大學畢業時,它依然沒有通電。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卻沒能磨滅我一步一步走出大山“活出個人樣來”的沖動。
2006年,我來上海做了一名律師。16年里,我做過律師助理,管理過中型律所,做過大所合伙人。2014年,我有了自己創設的事務所,靠一個個地培養、一個個地積攢,現在有了百十來人的隊伍,發展勢頭還不錯。
很多律師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我也基本經歷過。
不知不覺,已43歲了。我的發展軌跡倒也符合大部分律師的情況,因此深知律師職業的不易。人過四十,很容易往回看,想想自己的過去,內心立即浮現出兩個詞:不甘、著急。不甘于過去理想太小、成績平平;著急自己已裹足不前、患得患失。用力展望未來,僅剩十幾年能發光發熱,似乎也極有可能有不了創新。有時也安慰自己說,人生的行囊中,少裝一點,才可以走得更遠。
近三年,各種在線教育應運興起,我想,莫不如做些公益課程,把我十幾年來的體會和教訓與廣大同行分享。不知不覺,已做了27期,內容涵蓋了生命意義、人生規劃、職業理想、職業認知、談案報價、有效表達、客戶體驗、風險管理等律師最關心的問題。沒想到,我用大白話講的這些內容廣受好評,收看者累計超10萬人次,好多人建議我將課程內容結集出版。雖知水平有限,但還是很想幫助到更多的人,也就不猶豫了。
咱們國家的律師職業培訓還沒有形成系統,各地律協組織的培訓也不成體系,青年律師大都是自己摸索著進步。但仔細想想,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希望這本書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教會大家一些小技能,并能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來。
大部分律師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普通案件中度過職業生涯的。我們不能好高騖遠,要堅持職業基本邏輯、把握行業發展規律、弘揚專業精神、堅持長期主義。當前,似乎有一種聲音說:“律師不迅速專業化,律所不迅速規?;?,就沒有機會了!”還有一種聲音說:“未來十年,是法律服務業最后的黃金十年?!睂Υ耍也桓移埻?,國家正在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從現在到2049年的27年時間里,國家的主要任務是要全面實現現代化。我想,法治一定會隨著國家進步而進步的,我們不能急功近利。在全面依法治國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大時代中,應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社會變得更美好作出貢獻。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往往不屬于像兔子那樣跑得快的人,而是屬于像蝸牛一樣堅持前行的人。希望我們的青年律師們都能忠于職業選擇、善于合作共贏、樂于克己利他,都能有一個幸福的職業生涯,過上健康、富足、自由、體面的生活。
真心感謝我的合伙人王浩、劉怡、吳勝男、楊征東、陳燊昊律師鼓勵和支持我進行公益直播,并將演講稿編輯成文字。
非常感謝我親愛的同事郝曉寧、劉源涌、汪澄、徐禮婧、黃忠薇、劉治東、丁建平、張衡、程春燕、左麗娜、張黎、吳瓊、劉宇、孫紅等律師在直播和統稿等方面付出的辛苦努力,感謝我的好友曹振華律師在我們提供文稿后,還能很專業地修改了92處,避免了我們不少錯誤。因為是演講稿,所以有很多的“土味情話”,還有蹩腳的比喻。他們既要符合出版的要求,也要盡力保留我的個人特色,編輯起來真的特別為難,以至于有同事說自己都魔怔了,工作時是他,吃飯時是他,走路時是他,做夢時也是他,是他是他,還是他(笑)。
特別感謝中國法制出版社李佳主任、劉冰清老師的寶貴支持和辛苦策劃。
本書因是由現場直播演講稿編輯而成,邏輯性不強,更沒有科學的理論體系,加上我認知水平有限,一定會有錯誤與不妥之處,請廣大朋友們去偽存真,也期待您對本書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出批評與指正。希望本書能讓青年律師少走彎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人物,決定行業方向;小人物,決定行業溫度。我們都是小人物,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律師行業變得生動、溫暖、互助,那一定是一件普通而不平凡的事情。
楊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