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登基的第一天就有事上奏?
天剛剛破曉,這座沉靜肅穆的宮殿便被震耳欲聾的禮樂聲喚醒。
“烏紗帽?團領衫?”
朱杭看向大殿外恭恭敬敬地候在祭臺兩邊的文武百官,他的余光也在打量著這座熟悉而陌生的宮殿。
記憶和眼前的景象交織,華夏二十四個朝代,在他腦子里快速掠過。
這時,洪亮的鐘鳴聲響起,將朱杭從沉思中拉出。
他的內心激起千層浪,臉上卻保持著淡定,
因為現在他正黃袍加身,在登基大典上進行祭天儀式!
結束了繁瑣的儀式,朱杭步伐穩重地步入殿內,抬頭赫然看見金殿里明晃晃的寶座。
“明朝?”
朱杭深吸口氣上了臺階,穩住內心的激蕩情緒。
等到他坐定后,在殿外等候多時的大臣也陸續進來了,并按官階的大小在大殿的兩側站立好。
朱杭抬眼掃去,就看到文武百官齊整站列于他左右的大殿內。這些人,就是自己未來的臣子了。
摸著龍椅邊上的黃金龍頭,朱杭心里一陣激動。
皇帝的寶座,真是沒想到啊,他前世出身素門,一朝穿過來竟然成為了萬人之上的皇帝。
只是不知道他現在是穿越到哪個皇帝身上了?
朱杭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眼神也在打量著殿中眾人。
就在他看向群臣時,群臣也看向了他。
大臣們看著這個沉穩的新帝,心里都不禁在想,他會為大明帶來希望嗎?
這時,在他身側內侍捏著尖細的聲音開始宣讀冊封詔書。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正統十四年九月初六日。”
待那內侍收起那兩尺寬兩丈長的硬黃紙,這皇帝的身份也算是正式落實下來了。
可端坐上首的朱杭聽到這年號時,瞳孔猛然一縮。
“正統十四年...”
他心念急轉,突然想到了什么。
“那我不就是朱祁鈺?那個臨危受命八年后又被奪位的景泰帝!”
“難怪朝堂之上,大臣一片肅穆之色。現在好像正統帝朱祁鎮兵敗被俘,而我接他遺留下來的爛攤子。”
朱杭強裝鎮定,腦海里開始回想自己那還不錯的歷史。
上一任皇帝朱祁鎮兵敗被俘,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
兵部侍郎于兼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后將被任命監國的朱祁鈺扶上位。
“我居然成了景泰帝,那以后豈不是無后、病體,還要提防著那個從瓦剌接回來的太上皇朱祈鎮?!”
朱杭的心情難以平靜,手心都開始出細汗。
因為他想到一件更要命的事情,眼下正是瓦剌軍打著“反明復元”的旗號大舉來犯,
而此時明軍主力經歷“土木之變”后已經喪失殆盡,大明朝如今危在旦夕!
“不妙不妙,要是守不住,那我剛穿越就成了亡國之君?”
想到這里,朱杭的眉頭擰緊,更覺得座下的龍椅燙屁股了。
他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畢業生,一個不太成功的大學生,
現在偏偏穿越到大明朝最危急的時刻,要成為一個力挽狂瀾,保衛京都的帝王,
他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去做。
朱杭看向站在殿中央的大臣們,看著他們臉上的表情。
他也不知道這些人對自己究竟抱著何種態度。
正當他失神時,文武百官齊聲行禮唱諾:“吾皇萬歲!”
【叮!宿主登基,第一天簽到打卡成功,獎勵——兩萬大雪龍騎軍。】
【提示:大雪龍騎將在15天后正式領取。】
“簽到系統?”
朱杭聽到腦海中響起的系統音先是一愣,隨即恢復了神色。
看來系統也伴隨著他來到這岌岌可危的大明朝了。
想罷,朱杭就把重點放在了系統剛剛說的話上。
大雪龍騎?就是那支驍勇善戰,裝備精良的精銳部隊?那可是堪稱現代特種兵的騎兵團!
”北涼鐵騎甲天下,大雪龍騎甲北涼!“
朱杭想到此處,眼神微亮,得到如此強大的部隊,他突然對這次的危機也有了些把握。
要知道,在“土木之變”中,正統帝朱祁鎮把他太爺爺留下的三大營精銳幾乎全部敗光!
如果不是于兼抵死守城,老朱家的江山估計早就保不住了。
這也是為什么,朱杭得到大雪龍騎后,心會稍寬心了一些。
而此時朝堂齊齊跪地的群臣還在等著朱杭發話,卻見他從寶座上走下來,然后走向排列整齊的文武百官。
群臣不解地抬頭看向這位年輕的新帝,由于朱祁鎮是沒死被俘,他也不用穿喪服,直接穿著明黃的袞服即位。
臨危受命,有些慌亂吧。
一眾大臣心中嘀咕,不過,看著表情,似乎不是如此。
群臣不知的是,此刻看著眼前這一切,朱杭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豪邁之感!
他是個隨心的人,既來之則安之是他的信條,
所以他想的是既然已經做了大明皇帝,那就好好治理這江山,做一個垂拱而治的明君!
想罷,朱杭的眼睛掃視著底下跪拜的群臣,眼中流露出威嚴的光芒。
“朕即為天子,自當行君王之道!”
朱杭的聲音洪亮地傳遍全場。
群臣們齊齊再次跪拜叩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起來吧。”
朱杭抬手虛扶了一下,正要再次落座時,右邊排在前面的一位大臣出列道:
“啟奏陛下,老臣等有事要稟。”
朱杭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便猜出了一二。這時候應該正是瓦剌進犯大明時,難道是瓦剌又有什么大動作了?
這樣想著,朱杭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他坐回高高的御座,居高臨下地掃視底下的大臣。
“愛卿請講!”
“皇上,近段時間,瓦剌大軍屢攻不克,不日將兵臨城下。
臣等惶恐,懇求陛下早日下旨,派遣援軍,抵擋瓦剌的進犯!”
這位滿頭華發的大臣開口的時候語速很慢,一字一頓,很是鄭重其事。
而他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太明少保——于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