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國葬
- 大明:開局簽到大雪龍騎!
- 絕云江皇
- 1865字
- 2023-03-09 14:19:46
“三日后,朕會親自為他們以國葬之禮厚葬,讓世人都銘記他們的功績。”
朱杭沉聲說道,語氣中充斥著濃濃的悲愴和肅穆。
于兼等人聽到朱杭的話,眼睛都是驟然一亮。
朱杭所指的大興土木,就是讓大明將士的軀體得以安息,給他們最大的榮耀。
這個辦法,絕對能夠震撼全天下!
“好!”于兼等人的心里都在贊嘆,他們的陛下果然是雄才大略!
而除埕和南遷派卻傻眼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朱杭竟然要舉行國葬,讓死去的將士能夠得以安息!
這個方法,不用花費太多銀兩,卻絕對是安撫民心的最好的辦法。
“陛下圣明!”
眾大臣齊齊跪倒在地,高呼道。
三日的籌備時間很快過去。
國喪期間,政務停頓,綴朝三日,舉國居喪。
正統十四年十一月初一,這天京城中舉行隆重的國葬儀式,由大明皇帝朱杭親自主持喪禮。
喪禮當日,整個京城的氣氛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城中的寺廟敲鐘、誦經,祭奠逝者,城中的百姓也紛紛出來吊唁,大街小巷的人都是披麻戴孝。
百官穿著寬大的素服從朝陽門出發,一路走出皇宮,每個人臉上都是哀傷和敬仰。
朱杭穿著一身素衣,臉上帶著哀悼的神色,帶領著大雪龍騎軍,緩緩的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現在北郊,那里坐落這一塊新建不久的碑石,碑石上鐫刻著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鎮北忠碑'。
這塊碑石足有數丈大小,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大字,字跡蒼勁有力,筆劃清晰,宛如龍飛鳳舞般,看得出寫字之人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碑石之下,是英雄冢,一尊尊將士的尸骸整齊的排列著。
三萬忠義,永鎮北疆。
將士們的家眷和親友,他們在默默的注視著碑石,無聲哭泣著。
朱杭望著墓碑,目光悲戚,然后轉過身來,看著身后的眾人念起了祝詞。
“我大明兒郎,浴血奮戰,為國獻身,守衛我大明,不惜流干最后一滴血,死得其所!
今日魂歸故里,忠骨永存,將永遠守護我大明疆土!”
“豈曰無碑,山河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山河無恙,爾等同輝!”
隨著朱杭的聲音響徹云霄,眾人皆是熱淚盈眶,齊齊跪拜在地。
而身后的大雪龍騎軍,齊聲大喊:
“魂歸故里,忠骨永存!”
隨著他們的呼聲響起,整個京城陷入一片悲慟的氣氛當中。
人們看先向朱杭和他身后的大雪龍騎軍,就是這些勇士們將瓦剌趕出了大明,保住了大明的疆土。
而這一刻,眾人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他們知道,這樣的勇士們,是他們永遠的驕傲,也是他們永恒的追求!
跪拜在地的于兼看向朱杭的背影,眼中浮現出他剛剛登基時,接手的是青黃不接的大明,外有瓦剌虎視眈眈,內有雪災饑荒。
而朱杭卻是堅挺的挺了過來,一點一點的改善著大明的現狀。
現在,他終于要迎來大明真正強盛的一段時代!
朝堂中的眾人都跪拜在地,痛哭流涕。
唯獨在角落里的除埕和南遷派的大臣們,交換著眼神,心中復雜不已。
他們看走了眼。
朱杭這個皇帝,他的確做到了,他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
如今這一番作為下來,軍民的人心都已經傾斜在朱杭的身邊,就算有反對的聲音,但是,也是微乎其微。
而且,朱杭的這番話,更是深得眾人心,這樣的皇帝,這樣的天威和雄心壯志,就連他們都覺得震懾人心!
圍攏在周圍的百姓們也都是紛紛向他們投以崇敬的眼神,他們的心中對于這個皇帝都產生了由衷的佩服和欽佩之意。
而那些將士們的家屬終于繃不住了,放聲大哭,跪在地上,不時地傳來陣陣抽噎聲。
這樣的情景,使得京都百姓們的心中都感慨萬千,他們心中都涌起一股豪情。
如果他們參軍的話,也定會這些戰士這般,英勇無畏,雖死不悔,誓死保衛大明的黎民百姓,堅守大明疆土!
而他們最終也想成為大雪龍騎軍這樣,橫掃千軍,把敵人打得節節敗退,打得瓦剌俯首稱臣!
想到這里,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熊熊烈火。
一直以來,他們的父輩或者兄長們都告訴他們,男子應該頂天立地,男子應該有血性!
或讀書考功名,或為國征戰沙場,這才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做的事情。
看到百姓們的情緒變化,朱杭的心中也是一陣激動,不禁握緊拳頭,腦海中已然繪制出一幅藍圖了。
國葬過后。
朱杭將大明年號正式改為景泰元年。
因國庫見拙,募兵制度難以推行,朱杭與群臣商議后,改革募兵制度。
將士戰死后的待遇依舊,武器和馬匹由朝廷出,參軍的優待改為免去徭役。
經歷了覆國之災的大明百姓們,他們心中對于戰爭的畏懼已然深入骨髓,
所以,看到新的征兵政策出臺,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安危,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參軍。
一時之間,大明風氣大振。
朱杭也因為這一番政治,在民間擁有了極高的聲望和地位。
大明的各州各郡,人人踴躍報名參軍,他們自己到了年紀的,就送自己的孩子入伍。
京都的軍營里,此時已經是人滿為患了,隨處可見的父子兵,甚至有婦人女子也來報名后備軍。
大明自愿報效的百姓達到了空前絕后的數量,據記載,御史兩京招募到的士兵就達到了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