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戰前夕
- 大明:開局簽到大雪龍騎!
- 絕云江皇
- 1980字
- 2023-02-22 13:00:00
時間飛逝,轉眼間過了十天。
經過招募新兵和調動全國兵力后,大明共集合了三萬守城兵。
在于兼日夜操練新兵時,瓦剌大軍一路剽悍,大軍已到紫荊關。
居庸、和紫荊關并為畿輔咽喉,距京城僅剩下兩百里地,只要再攻下兩關,瓦剌大軍便可直達京師了。
瓦剌軍營,也先端坐在帥帳里。
“太師,前方再走十五里處,便是紫荊關了。”
一個宦官模樣的人,來到也先的身側,諂媚地說道。
此人正是在土木堡被俘虜,而后投靠瓦剌的太監喜寧。
也聞言,緩緩睜開雙眸,冷冷說道:“紫荊關?為何要繞路,不從居庸關走?”
喜寧聞言,連忙拍馬屁道:“太師有所不知,紫荊關精兵甚少,且兵力稀薄,瓦剌鐵蹄一旦踩踏過來,必然是一片潰敗!”
也先聞言一怔,旋即笑了起來。
“哈哈哈......原來如此,本師知道了!”
喜寧聞言,心中暗喜,臉上的表情更加恭維起來。
也先隨即看著身后大軍,高聲道,“眾軍聽令,過關!”
“沖——”
瓦軍一邊大喊,一邊迅速著紫荊關沖去。
見瓦剌大軍向關隘逼近,紫荊關守兵將士差斥候往京師告急,希望能夠盡快支援。
可惜的是,這個信息還沒來及傳遞回去,瓦剌人已經率領大軍,殺進關門。
紫荊關寡不敵眾,很快被攻占,瓦軍浩浩蕩蕩向著京城推進。
此時的京都長街上。
一匹快馬疾馳在官道上,百姓紛紛讓道。
將士勒馬停在軍營外,對守門軍士喝道:“紫荊關加急文件!
守衛不敢怠慢,打開軍帖一看,頓時大驚失色,趕緊稟報給于兼,很快有人帶著文書,趕到了軍營。
“稟報尚書大人,紫荊關加急軍函!”
“快呈上來。”
“是!”守門士兵將軍函奉上。
于兼打開一看,不覺臉色大變。
紫荊關遭到瓦剌大軍的強攻,紫荊關的將士抵擋不住,已經被擊潰,不到兩日就能抵達京都!
于兼的心中升起強烈的危機意識,他知道紫荊關是大明最重要的屏障,若是丟失,那瓦剌大軍就將入無人之境,這樣一來,京師危矣!
他得迅速召集文武大員進宮商量破敵之策。
想到這里,他立刻上馬,一夾馬腹,策馬疾行,向著宮里奔去。
軍營里的兵卒見此,心中凜然。
他們都得知了紫荊關被瓦剌攻陷的消息,一時間軍中一片嘩然,士氣跌至谷底。
“攻下了紫荊關,瓦軍就離京都不遠了!”
“聽聞瓦剌兵善騎射,驍勇善戰,要是真打起來,我還真有點害怕。”
“唉,誰不是呢...”
一時間,士氣低沉,士兵們心里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抹憂慮之色。
此時的皇宮之中,氣氛緊繃,得到通知的文武百官紛紛朝著乾清宮趕來。
眾臣聚集在議政大殿,神情凝重,一個個都眉頭緊皺,一籌莫展。
“稟陛下,斥候來報。瓦軍已過紫荊關,如今在盧溝橋扎營,不到兩日就能到達京師,我等該如何應對?”
于兼來到大殿之中,躬身說道。
大殿上眾臣一陣騷亂,他們都清楚瓦剌大軍的厲害,一個個臉上露出驚懼之色。
盧溝橋,又是盧溝橋......
聽到這個熟悉的地名,朱杭心里一緊,這個地名摻雜了太多華夏的故事。
朱杭沉默了良久,忽然抬頭望著在座的眾人,鄭重問道。
“諸位愛卿,你們覺得應該如何應對?”
在場的文武百官聞言,均是一震,一股莫大的壓力籠罩心頭。
“回稟陛下,微臣以為,一味防守,難免被動。應以戰為守,背城而戰。
大軍列陣于九門外,一俟瓦剌大軍進攻,我大明的軍隊將會在第一時間發起進攻,瓦剌大軍就會陷入被包圍的境地,而后我大明就能借助九門之利,將之殲滅!”
一個官員拱手上前道,此人是右都督石亨,從土木之變后逃回來,被于兼推舉,立功贖罪。
“對,右都督言之有理。”
另一個官員立刻附和道。
“不錯!”
“右都督所言極是!”
其他官員也紛紛應和道。
石亨雖在土木堡兵敗,但此前有過對瓦軍的戰斗經歷,稱得上是個經驗豐富的將領,所以在朝中有一定的聲望。
朱杭聞言,微微蹙眉。他雖對兵法戰術的研究不透徹,但對于兼卻深信不疑。
“于卿,你怎么看?”朱杭開口問道。
此時的朱杭,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身材高大,面容俊朗,一雙狹長的眼睛深邃幽深,給人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兼。
“回稟陛下,我大明如今雖有三萬大軍,卻多數是新兵和潰兵,戰斗力低下。遠遠抵擋不了瓦剌精的精銳!”
朱杭微微頷首,三萬軍里新兵占了大半,其余就由備倭軍、土木之變剩下的殘軍、和自愿參加的普通老百姓組建。
就這樣一支“老弱病殘”的隊伍,確實不是瓦剌大軍的對手。
朱杭抬手,示意他繼續說。
“但是,我大明雖然兵弱于瓦剌,可瓦剌軍善騎射不善攻城。若是收兵入城,禁閉九門,堅壁清野,讓城外百姓放火燒掉城外所有民房,使敵人失去掩護,更加有利于弓箭炮石的攻擊!”
于兼一臉嚴肅地回答道。
聽完于兼的話后,在座的文武百官一片嘩然。
他們認為于兼畢竟是文官,不善戰略部署,帶兵打仗,而作為武將的石亨,對于兵法的理解就要比于兼透徹得多。
如今軍心大亂,列陣在外,置死地而后生,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陛下,微臣以為,石都督所言極是!”一個官員站起身,躬身請命道。
“臣附議!”
“臣附議!”
其余文武百官紛紛站了起來,紛紛附和道。
看到這一幕,于兼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他萬萬沒有料到,這些朝廷重臣竟然如此相信由自己一手舉薦的石亨。
這讓于兼心中一片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