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不逢時啊
- 大明:開局簽到大雪龍騎!
- 絕云江皇
- 1970字
- 2023-02-23 10:30:00
此時的邊境衛所,聽聞京都大戰將至,邊陲重鎮的軍戶紛紛停下了手里的農活。
而此時的衛所軍營內,軍官們聽聞京都戰局將近,便紛紛聚集到一起,議論這場仗該如何打。
“京師那邊現在什么形勢?”
衛所都司王虎開口問道。
“據探子回報,京師戰況緊張,備操軍、備倭軍軍現在都快調動到前線去了。”一位參謀軍官回答道。
“有多少兵馬?”王虎再次開口問道。
“目前京城中的守城兵馬三萬左右,糧草應該還算充足。”參謀軍官繼續回答道。
“三萬?”王虎皺眉,擔憂道,“瓦剌那邊,可是有三十萬多的精銳,京都就憑現在的兵馬,恐怕難抵抗瓦剌鐵騎吧?“
另外一人擔憂道,“我們要不要去京師增援?”
“好啊,我手下五百個軍漢,隨你調遣!”一名軍官豪爽道。
其余人相視一望,沒有發話,顯然還在猶豫。
京城的危急他們自然知曉,瓦剌的大軍正朝京城而來,一路長驅直入。
如果是一般的軍隊,他們倒還可以派一些援軍,但是瓦剌不同,兵善騎射,戰斗力又強。而他們手下的軍戶因常年種田勞作,疏于訓練,戰力低下。與他們作戰,無異于如卵擊石。
“唉...”一名軍官嘆息道,“我們要是也有像瓦剌一樣強壯勇敢的戰士就好了。”
眾軍官沉默,不言不語,只有眼神之中透露出的擔憂顯示了他們內心的焦慮。
這時,賬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一群軍漢沖進了帳篷,他們的衣袖還卷著,顯然是剛下地回來。
“軍爺!”一名軍漢沖上前去問道,“我聽說京城和瓦剌大戰即將打響,不知這是不是真的?“
“嗯。”王虎微微頷首,“我們已經得到消息,據說瓦剌的大軍已經到達京都郊外了。”
“什么?!軍漢驚呼道:“那我們還等什么,快點收拾東西趕往京城支援啊。”
“是啊,是啊。”
“當初參軍不就是了保家衛國!”
“我們一定要守住京城!”
“守護京師!”
....
眾軍漢激昂慷慨的高喊道,他們的熱血沸騰,面無懼色。
軍官們相互對望一眼,眼睛都流露出欣慰的表情,顯然被他們的熱血所折服。
這些軍漢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不懂得治軍,但是他們卻擁有一顆舍生忘死的心。軍民一心,這正是如今大明所需的。
“好!王虎大喝一聲,“眾將士聽令,大明危急,我們馬上趕回京都,保家衛國!”
“保家衛國!”眾軍漢高呼道。
一群人浩浩蕩蕩離開營帳,朝著京都方向疾行而去。
而此時的京都城中,最后一輛運糧車
正在從街道駛入。
“快點快點!”
車夫揮斥著鞭子,催促著馬前進,車輪滾滾,碾壓著道路,不停發出“吱嘎”聲。
“吁!”
車夫猛地勒住韁繩,將車輛停在了軍營處。
“軍爺,這是最后一批糧食了。”車夫連忙解釋道。
“好,辛苦了。”
一名身穿鎧甲,手持長槍的武官對著馬夫道,示意著手下給那馬夫一兩白銀。
“不辛苦,不辛苦!多謝軍爺!”
馬夫接過那錢袋,臉上堆滿笑容,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么一趟運送貨物,竟然會獲得這么豐厚的回報。
“走吧!”將領揮了揮手,馬夫便趕著車離開了。馬車剛走,于兼和王直就來到了這里。
將領一看來人,連忙迎了上去。
“兩位尚書大人,你們怎么來了?”
“京中糧草還有多少?于兼看著那將領,詢問道。
將領愣了一下,回道:
“回大人話,現在糧草還剩下三千斤,加上今天一共還有六千斤。糧食有五萬五千石,足夠堅守三月了。”
于兼聽后,點點頭。
“那就好。”
于兼轉頭看了王直一眼,“看來發動百姓運糧,是條明智的決策。”
王直也跟著點點頭,提醒道。
“還要派重兵把守糧倉,以防瓦軍偷襲。”
將領連忙回道:“大人放心吧,這件事情我早已準備妥當。”
聞言,兩人都點點頭,長舒了一口氣。
可突然,軍號吹響了,幾人一齊回頭看向城門處,臉色大變。
“是瓦剌大軍?他們不是還在京都郊外嗎?難道情報有誤?”
將領首先慌亂起來了,連忙跑去查看情況。于兼與王直對視一眼,緊跟其后登上離他們最近的城門。
“怎么回事!”
幾人登上城樓,只見遠處塵土飛揚,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王直抬起頭看去,只見一支大約千人騎兵正朝他們奔馳而來。
“只派一支騎兵,瓦剌是想用騎兵攻破京城嗎?”王直喃喃自語道,眼底閃爍著一抹凝重。
城樓上的弓箭手已經搭弓拉弦,箭簇已經瞄準了那一支正在飛馳中的騎兵。
“不可輕舉妄動!”
于兼看著弓弩手,沉聲吩咐道。
弓箭手們收起弓箭,不過卻并未松懈警戒。
騎兵越來越靠近,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這支騎兵的模樣。這支騎兵數量只有千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步卒。只見他們身穿魚鱗甲,手持長矛,胯下駿馬皆披鎧甲。這分明是大明鐵騎!
“是邊陲衛所的軍士們!”
將領看著這些邊陲衛所的士卒,心中驚喜交加,“他們來幫我們守城了。”
王直和于兼眼中皆是欣慰之色,由于兵制的改革,于兼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招募的新兵上。他也沒有料到,被廢棄的衛所,會在京都危急存亡之際,趕來支援。
“這是大明的福音啊!如此大明,怎么能敗!”
他心中大吼一聲,一股豪邁的戰意油然而生,但與此同時,一種無力感也涌上心頭。
“唉!”于兼看著下方越來越近的騎兵,心中忍不住一聲暗嘆,“只可惜生不逢時,若是生在幾十年前,這些邊陲衛所的士卒們必定會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