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宮里的眼線
- 大明:開局簽到大雪龍騎!
- 絕云江皇
- 2048字
- 2023-03-10 13:00:00
而旁邊的除埕膽小怕事,他心中雖有怨言,但這里畢竟是天子腳下,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不能亂說,
不然被人抓住把柄可可是殺頭的重罪。
所以,他只能好言好語的勸說那翰林院的學(xué)士閉嘴。
“行了,咱們先下朝。”
他看了一眼其他人,輕咳一聲,催促道。
“小心隔墻有耳。”
翰林院學(xué)士冷哼一聲,不滿地撇了撇嘴,抬腳轉(zhuǎn)身向?qū)m門外走去。
看著翰林院學(xué)士離去,眾人也紛紛起身,三三兩兩出了乾清宮。
徐埕擔(dān)憂的也不錯,他們的議論都落入了隱蔽在角落里的太監(jiān)耳里。
他眼睛一轉(zhuǎn),放下手里的差事,快步走向了后宮。
永壽宮。
小太監(jiān)急匆匆進(jìn)入內(nèi)室。
孫太后的貼身宮女見到來人,連忙將他引進(jìn)了屋,并示意服侍的侍女都出去。
“太后娘娘,奴才有事稟告。”
太監(jiān)站起,跪伏在地,拱手道。
孫太后聽聞動靜,也睜開了眼睛。
她看了一眼福公公,微微皺眉,問道,
“何事?”
福公公將朝堂的事情一五一十匯報了一遍。
“回太后,奴才剛剛從乾清宮回來。今兒個,朝堂之上,幾位大臣上奏了近日的災(zāi)情,
皇上都給了政策!諸位大臣對皇上的政策贊譽(yù)有加,稱皇上仁德厚德,乃是大明之典范...”
他正說的起勁,沒注意到孫太后眉頭緊皺,面露不悅。
旁邊宮女趕緊朝他使了個眼色,福公公這才會意,連忙轉(zhuǎn)了話鋒,
“不過,也有幾位大臣對陛下頗有微詞。”
孫太后這才舒展了眉頭,淡淡地說道,
“好了,哀家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福公公應(yīng)諾一聲,悄然退了下去。
待福公公離開,孫太后倚靠在床榻上,眼里閃過一絲異樣的神采。
“皇帝的手段真是越來越厲害了,現(xiàn)在有了于兼等人的支持,他的勢力可謂如虎添翼!”
孫太后喃喃低語,眸中閃過濃烈的不滿。
皇帝越強(qiáng),對于她和朱祁鎮(zhèn)來說,越不利。
“哼,只顧著攬權(quán),一點也不顧及兄弟情義。明明都打到了瓦剌老家了,竟然都沒能救出我兒。
他也不想想,若非當(dāng)初有我們的支持,他如何能夠坐上皇帝寶座!”
孫太后眸中閃過一抹寒芒,暗恨道。
宮女立在一旁,動了動嘴,還是沒有出聲,靜靜地等候吩咐。
孫太后的話語一頓,又是嘆息一聲。
“可惜我兒在那草原過著居不定所的日子,寒風(fēng)刺骨,不知道過得如何...”
“太后娘娘莫要擔(dān)心,奴婢已經(jīng)按您吩咐,往陛下那里寄去御寒的衣物了。”
宮女見狀,趕緊寬慰道。
孫太后這才點了點頭,又是長吁短嘆。
“唉,也不知道那孩子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
話音剛落,外面宮女進(jìn)來通傳,說是太子殿下來了。
孫太后聞言,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喜色。
只見一個四五歲的小男童,邁著蹣跚的腳步進(jìn)來了。
“見過皇祖母。”
男孩稚嫩的聲音響起,他仰頭看著孫太后,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
“深兒,過來給皇祖母瞧瞧,有沒有長高一些。”
孫太后笑著招呼朱見深過去,目光溫柔慈愛的注視著她的皇孫,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
朱見深乖巧地點了點頭,向前走了兩步,然后在孫太后的懷中停了下來。
孫太后輕輕撫摸著孫子的腦袋,眼神中充斥著滿足。
小太子看著孫太后,突然說道,
“皇祖母,我們?nèi)ネ饷嫱姘桑甯笇m里的御花園可大了。”
聽聞朱見深提起朱杭,孫太后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起來,但她還是努力地擠出了一絲微笑,
對著朱見深說道,
“深兒,你記住,這個皇宮和整個江山都是你父親的,以后也會是你的,知道嗎?
你才是大明的儲君,要牢牢記住皇祖母今天的話,要記住你肩膀上的擔(dān)子!”
朱見深有些不知所措,但還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孫太后心底稍稍松了口氣,但臉上依舊保持著溫和的笑容,
“深兒,我們?nèi)ビ▓@好不好?“
“好呀。”
朱見深聞言,高興地跳了起來,臉上的笑意更加燦爛了。
......
此時的上書房里。
幾位重臣正圍坐在一起,商討著賑災(zāi)、治水的具體事宜。
朱杭坐在主位,手持朱筆,正低著頭認(rèn)真的寫著奏折。
他的面前是幾封奏疏,每份奏章之上,都有著詳細(xì)的批注,醒目的朱批都是關(guān)于這次的賑災(zāi)款項。
朱祁鎮(zhèn)的字跡龍飛鳳舞,蒼勁有力,讓人一看便知道,這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年輕俊杰。
“這次的災(zāi)情,來勢洶洶,也是朕登基以來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
朱杭緩緩開口,目光不由得掃了周遭其他人一眼,發(fā)現(xiàn)他們的臉色皆有些凝重。
“朕已經(jīng)仔細(xì)斟酌過了,這次的賑災(zāi)款項由陳循帶隊,負(fù)責(zé)粥廠的供應(yīng),以及各部分的物資運(yùn)送。”
“另外,朝廷也會撥出十萬兩銀兩用于修建堤壩,賑濟(jì)百姓,同時也是給的傍水居住的百姓一個交代。”
朱杭的聲音響起,眾人聽罷,不禁紛紛點頭稱贊。
他們心中的感受和朱杭的想法不謀而合,賑災(zāi)的確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至于修建的勞工,就還要于愛卿兵部加派人手去做了,朕希望盡快看到效果。”
朱杭目光落在一直默不作聲,神色凝重的于兼身上,沉聲道。
“臣遵旨!”
于兼拱了拱手,恭敬地應(yīng)聲。
朱杭頷首點頭,目光在幾位大臣身上流轉(zhuǎn),繼續(xù)說道,
“賑災(zāi)的事,就暫且交由禮部和戶部負(fù)責(zé)。另外,這次賑災(zāi),朕希望朝廷上下能共勉。”
“朕的意思,大家可都能理解?”
朱杭的話語再度響起,眾人聞言,齊刷刷地站直了身子,躬身應(yīng)道,
“是!微臣定當(dāng)竭盡所能,不辱圣命!”
朱杭目光炯炯,望著下方的群臣,緩緩點頭。
這時,門外的一個太監(jiān)悄聲來到朱杭面前,俯身行禮。
他正欲稟報,又看見屋里的大臣們,神色有些遲疑。
朱杭的目光隨即投向他的身上,他看出太監(jiān)的猶豫,揮了揮手說道,
“但說無妨,這里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