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序

這是拙著《散葉集》梓行之后發表的一些文章,個別篇什是此前幾個集子漏收的,將其結集出版,醞釀于2017年的金秋時節,故名《秋實集》。

本集收錄的40余篇文章,按內容和體裁,分為三輯。第一輯“史事考論”18篇,涉及的全都是中國古代史,主要是明史的論題,既有史實的考辨,又有史事的論述。其中,《劉基死因考》《胡惟庸黨案再考》《藍玉黨案再考》三篇,涉及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課題,筆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竭澤而漁地搜尋資料,通過細致的排比分析,去偽存真,力圖撥開重重迷霧,還原歷史真相,揭示真實之謎底。《朱元璋復興傳統文化的歷史功績》一文,是近年經過反復思考之后寫成的。“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時,我開始研究朱元璋。由于尚未完全擺脫極左思潮的束縛,對朱元璋恢復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獨尊儒術,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禮法之治、振興文教、移風易俗諸多舉措,都籠統地把它們作為強化文化專制的手段加以否定,不僅撰寫《論朱元璋的文化專制》[1643]的論文,而且在《洪武皇帝大傳》一書中辟有《殘暴的文化專制》專節,詳加論述和抨擊。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思想的日漸解放,我意識到,對朱元璋復興傳統文化的這種評價不夠客觀,有失公允。因此,在撰寫《洪武皇帝大傳》的增訂本《洪武大帝朱元璋傳》時,就刪去了《殘暴的文化專制》一節,而將其倡導尊孔崇儒及施行禮法之治、振興文教、普施教化等一系列措施,分散在有關章節加以論述,予以適當的肯定。但在最后一章末節《一生的功過評價》中,還只專條論述其“推行教化,振興文教,淳厚風俗”的功績,沒有只字涉及對其尊孔崇儒、施行禮法之治的評價,可見對他復興傳統文化之舉的評價仍是有所保留的[1644]。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升溫,傳統文化的價值日益凸顯。筆者進一步認識到,朱元璋針對元朝統治者施行“內蒙外漢”、蒙古文化本位之基本國策,把儒學與儒士邊緣化,壓制與阻滯以儒學為主干的傳統文化發展的現實狀況,重拾華夏文化的傳統,大力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禮法之治,并輔之以興辦學校、推行科舉、普施教化、移風易俗等措施,使傳統文化開始全面走向復興,他的一系列舉措還被后繼者作為“祖訓”加以沿襲,儒家思想特別是程朱理學得到廣泛深入的傳播,并且滲透到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進一步增強各民族對以儒學為主干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當明朝的統治被大順農民軍推翻之后,入關的清朝統治者雖也堅守滿族文化,并對廣大漢族施行民族壓迫,但實行的卻是“外滿內漢”的基本國策,儒學的獨尊地位并未改變,以儒學為主干的傳統文化仍在緩慢而曲折地向前發展。因此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元璋復興傳統文化的決策及其相應的措施,我們看到的傳統文化未必就是現在的面貌。所以,對朱元璋復興傳統文化的歷史功績,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基于這種新的認識,2017年筆者推出《朱元璋傳》一書,便將尊孔崇儒、振興文教、施行教化、全面復興傳統文化,作為朱元璋登基稱帝后的四大歷史功績之一,充分加以肯定[1645]。隨后,又結撰此文,對朱元璋的這一歷史功績展開全面系統的論述。第二輯“序言書評”18篇,除一篇是為家鄉的陳氏族譜所寫的序言之外,其余全都是為史學界同行或學生的論著所寫的序言或書評。我認為,史學工作者不僅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寫出有獨到的創新之見的論著,推動本學科的發展,同時也應關注本學科同行和相鄰學科的研究狀況與學術成果,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借鑒他人的研究方法。因此,凡有學生或同行邀筆者為他們的論著撰寫序言或書評,我都未加推辭。在認真研讀的基礎上,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既充分肯定其學術成就特別是敢于突破前人成說的創新之見,同時也適當指出其缺陷與不足,冀其能更上層樓。第三輯“其他雜敘”10篇,內容較雜。《與中學教師談論文的寫作》是應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分社副社長李潔之約而寫的。此前,我曾為我校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生做過一個如何寫作史學論文的報告,學生反映不錯,認為對他們學習論文的寫作很有幫助,有學生便整理出一篇簡要的記錄稿,放到歷史文化學院學生會的網站上。李潔見到網上的這篇記錄稿就找到我,要求筆者加以整理擴充,在前頭加上一小段,論述中學教師在教學之余,應該搞點學術研究,交給他們的《課程·教材·教法》發表。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將稿子整理完畢,她帶回編輯部送審。主編郭戈非常欣賞,把它作為特稿,發表在該刊2017年第8期。《豬見糠,喜洋洋》《從興王世子到大明皇帝》兩篇,記述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和明中期嘉靖皇帝的家世、藩邸生活及登基繼統的過程。《懷念韋慶遠教授》與《無盡的追思深切的懷念》兩篇,記述筆者同韋慶遠、張海鵬兩位同行摯友的情誼,表達了對他們的無盡追思。最后的一篇附錄,是中國文化報社記者對筆者的采訪記錄,反映了本人對朱元璋生平事功的看法。

書中的文章絕大多數此前已在報紙雜志上發表過,只有《從興王世子到大明皇帝》是未曾發表的手稿。20世紀的90年代,我在《洪武皇帝大傳》出版后,曾擬撰寫一部嘉靖皇帝的大型傳記,并草成開頭的第一章《從興王世子到大明皇帝》送某出版社審讀,他們看過之后表示將來書成可予出版。我主張,撰寫明代的人物傳記,不能僅靠實錄、正史和幾本野史筆記的記載,而應全面搜尋當時的文集、方志以及相關的史籍,竭盡所能地窮盡所有的資料,再經過縝密的考訂,細致的分析,由表及里,從現象到本質,進而準確地把握傳主一生的活動軌跡和思想變化,寫出一個有血有肉、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同時,歷史人物傳記的寫作,不能僅限于記述傳主個人的活動,還應寫出當時的時代風貌與訴求,反映傳主活動與時代風云的互動關系,說明他如何回應時代的訴求,是推動還是阻滯歷史車輪的前進,對其是非功過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嘉靖皇帝在位時間僅次于萬歷皇帝,長達45年,許多大臣和文人的奏疏、文集都還存留于世,還有數量繁多的各種史籍。20世紀90年代,這些古籍尚未大量校點或影印出版,人們只能到各大圖書館去査閱、摘錄。正當我擬出計劃,準備系統地查閱這些史籍時,校黨委組織部找我談了三次話,要我出任歷史系主任,主持創辦“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歷史學)”。我推辭不掉,只得走馬上任,挑起這副擔子。整天雜務纏身,系統查閱嘉靖朝古籍的計劃只能擱置一旁。待到卸下系主任的擔子,又忙于《黃河傳》的寫作和《洪武皇帝大傳》的修訂。此時,市面上除了已出的一部《嘉靖皇帝大傳》外,又相繼出現兩部嘉靖皇帝的傳記,我對嘉靖傳的寫作興趣因此銳減,進而決定放棄。嘉靖傳記的寫作計劃終于化為泡影,僅留下開篇第一章的手稿。現在揀出一讀,回想這段經歷,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歡愉,也有苦澀,更有遺憾,故將此文收入集子,作為這段經歷的紀念吧!

河南文藝出版社社長陳杰和編輯部主任楊彥玲,因約請筆者撰寫《朱元璋傳》而相識。她們不僅工作認真細致,而且待人熱情誠摯。當我提出出版這部《秋實集》時,她們慨然應允,令我十分感動。書稿發到出版后,責編梁素娟又花費不少心血,認真細致地作了編輯加工。在此,謹對她們表示衷心的謝意。

集子里的文章因為寫于不同的時間,發表于不同的報紙雜志,注釋的格式紛繁復雜,有頁下注、篇后注,還有夾注,這次整理結集,一律改為頁下注,并刪去文章開頭的“內容提要”和“關鍵詞”。但各篇文章征引的有些資料雖出自同一部古籍,使用的卻非同一版本,因為這些古籍有許多是在圖書館査閱的,經常會遇到你這次查閱的是這個版本,過些時候這個版本讓別人借走了,你只能查閱另一個版本的情況。這次整理文稿,各篇文章征引古籍所注的版本一仍其舊,不加統一。

陳梧桐

于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西路書齋

2018年1月25日

上架時間:2022-05-10 11:50:54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大宁县| 望奎县| 赫章县| 瓮安县| 巴塘县| 江陵县| 潜山县| 乌恰县| 格尔木市| 北海市| 石台县| 类乌齐县| 怀安县| 瓦房店市| 全椒县| 讷河市| 花莲县| 梅河口市| 阳东县| 大悟县| 新巴尔虎右旗| 达孜县| 榆树市| 绥阳县| 红原县| 略阳县| 太原市| 佳木斯市| 霸州市| 高邮市| 临海市| 黑山县| 克什克腾旗| 舞阳县| 高碑店市| 铜陵市| 合山市| 加查县| 宁乡县|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