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寫給買菜媽媽的話

媽媽你知道嗎?33%的癌癥是吃出來的

沒有人為了生病吃東西。偏偏生活中,總是事與愿違。想買點好吃的犒勞下嘴巴,補充下營養,卻吃出了一身的毛病。現在,因為“吃”得癌癥的人可不在少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院士在2012年曾指出,33%的癌癥是吃出來的。除了飲食方式不對、營養不夠均衡之外,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食品的安全問題。

健康生活的關鍵是“吃”,一個家庭的健康往往就系在這個家庭的菜籃子上。買菜媽媽責任重大,稍有疏忽就會讓不安全的食品乘虛而入。在這個問題食品泛濫的時代里,做媽媽的如果不鉆研點兒買菜技巧,怎么能守護好家人的健康呢?

1.食品不安全,得癌癥的人越來越多

近年來,得癌癥的人越來越多了!而在中國,癌癥已經連續幾年成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平均每7~8個人中就有1個人死于癌癥。

癌癥有100多種,人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可能被它攻陷。但最近20年,大多數人的癌癥都聚集在消化系統。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前五位的惡性腫瘤有四種來自消化系統——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還用多說嗎?我們的“吃”已經出現了問題!

說起“吃”,首先要強調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說起良好的飲食習慣,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定時定點吃飯,不過饑、不過飽,注意營養搭配。卻忽略了“吃得安全”是所有和吃有關行為的大前提——“民以食為天,食以潔為先”。如果我們天天吃進肚子的都是些不安全甚至是有毒有害的東西,那么不管我們多么小心地定時定點吃飯,不過饑、不過飽,我們的健康還是會受到影響,甚至患上嚇人的大病!

在這個問題食品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要如何才能保證自己吃進去的是營養,而不是有害健康的壞東西呢?這些有害食品又是怎么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呢?

①種菜灑農藥

種菜少不了要用到農藥,不灑農藥,菜就長不好。但是,不是所有菜農都會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使用農藥。有的菜農一心想著要消滅所有危害蔬菜生長的蟲子,特別喜歡用殺傷性強的農藥,比如,甲胺磷、氧化樂果、1605,卻忽略了它們既能毒死蟲子,也能藥倒人。2010年8月,青島就有9個人因為吃了有機磷超標的毒韭菜中了毒。

有一些農藥會即刻顯現出它的威力,讓人食物中毒;還有些農藥會無聲無息地在人體里積累,悄悄損害人的健康,初發現時,疾病往往已經找上了門。

②飼養吃飼料

菜吃著不放心,肉吃起來也不踏實!現在的活禽、牲畜,幾乎都是吃飼料長大的。用飼料飼養無可厚非,但有些人為了利益,會往飼料里添加不該加的東西。比如,看見瘦肉賣得好,就往飼料里拌瘦肉精;想讓雞長得快且不生病,就給雞喂過量的抗生素。

對愛吃肉的人來說,一頓飯里沒肉,就覺得缺了點什么,可你每天吃進去的肉真的都安全嗎?如果牲畜和家禽是在不健康的生長環境里,吃著不健康甚至摻了毒的飼料長大的,吃了它們的肉,我們的身體還能健康嗎?

③毒品做調料

有人開玩笑說,每個中國人的肚子里都有一張元素周期表。話雖有些夸張,卻也反映了一些社會現象。

三聚氰胺是多么冷僻的化學名詞,卻因為“三鹿奶粉事件”被大家熟知。像吊白塊、王金黃、焦亞硫酸鈉、硫氰酸鈉……一大堆原本只應該出現在工業領域的化學物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菜籃子里。人人都知道它們有毒,不能吃,卻很少有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從來沒吃過。

難怪陳君石院士說“33%的癌癥是吃出來的”。想想我們吃的東西:農藥超標的蔬菜,用有害飼料喂養大的雞、鴨、魚,用有毒調料烹制出來的美味佳肴……不生病倒成了怪事。俗話說“病從口入”,只有讓這些有害食物遠離我們的餐桌,家人的健康才有保障!

2.媽媽買菜千萬要知道的事

想要讓有害食物遠離家人餐桌,當然要從源頭抓起。這個源頭,就是我們平日從超市和菜場里買回家的菜。

買菜已經不僅是一種生活技能,更是一種生存技能。食物里的陷阱那么多,沒有一雙辨別好壞食物的火眼金睛,一不留神,就會鉆進黑心商人的圈套喲!

①別被形形色色的商業噱頭誤導

商家經常會制造一些商業噱頭吸引人,比如,打折促銷、附贈禮品、將自家產品包裝成很有科技含量的樣子。而一旦被這些噱頭迷惑住,就有可能花冤枉錢買來假冒偽劣食品毀壞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下面講到的三種陷阱,就是媽媽們在超市、菜場必須警惕的!

第一種陷阱:打折促銷

超市或商場經常搞促銷活動,很多人平時買東西精挑細選,見到促銷品就馬虎大意了,生怕下手晚了搶不到。其實,越是促銷活動,越要仔細看、仔細挑,因為有的食品是快過期,或不好賣了才促銷的。甚至有商家還會把山寨產品、三無產品放在促銷區里,魚目混珠。

第二種陷阱:附送贈品

附送贈品是非常常見的促銷手段。比如,買一塊蛋糕,贈一塊面包;買一桶方便面,贈一根火腿腸。有人看見贈品就覺得撿到了便宜,至于這贈品從哪里來,質量如何,都顧不上想了。

大多時候,附贈的食品和所買食品本身都出自同一個廠家。所買食品的質量沒問題,贈品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可有時候,所買食品不錯,附贈品卻來路不明,有的贈品甚至不會標注任何產品信息。

來路不明的贈品,大多沒有質量保障。有的商家既想用贈品吸引目光、招攬人氣,又舍不得在贈品上花錢,就低價購進劣質產品。還有一些食品已經因為質量問題曝光,不能再上架賣了,商家覺得扔掉太可惜,就把它們當成贈品送給消費者,賺個人情。

第三種陷阱:高科技噱頭

幾乎所有食品都希望給大家留下“我很有營養,我很有科技含量”的印象,常常會大打“科技牌”和“營養牌”。這個說自己添加了很均衡的營養成分,那個說自己用了最先進的制造工藝。雖然消費者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在廠家、商家的連番廣告轟炸下,慢慢也覺得,這些東西確實不錯。

真是這樣嗎?

比如,有方便面標榜“不油炸更健康”,但實際上這個“更健康”只是相對油炸方便面而言。方便面主要是給消費者提供方便,本身并不能算是健康食品。

②六步學會看食品標簽,順利買到安全菜

食品標簽就像食品的身份證,極少有人會把身份不明的陌生人領回家,卻有不少人把身份不明的食品買回家。很多人買東西都沒有看食品標簽的習慣,即便在那些每次買東西都認真看標簽的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看不懂標簽。

實際上,看食品標簽是學會買菜的第一步,具體說來,有六個步驟。

第一,看食品名稱。

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標簽上必須有食品名稱,食品名稱又必須表明食品的真實屬性。有些食品看著挺像,可名稱不同,遇見了就要留個心眼,搞清楚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再買也不遲。

以牛奶為例,超市總是將各種品牌的奶制品放在一起,有的品種在包裝上寫著“調味牛奶”,有的寫“乳飲料”,感覺都是加了調味料的美味牛奶。但二者的蛋白質含量卻不一樣,“調味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比“乳飲料”要高。

第二,看食品配料表。

要吃得安全,就要吃得明白。看配料表的目的是了解“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做的”,要是在配料表里看到了不熟悉的名字,就應摸清它的底細再買。每個人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不同,對甲好的食物,乙吃多了可能會生病,糊里糊涂地吃,容易吃進對自己身體有害的東西。

另外,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的要求,所有預包裝的食品都要在包裝上清楚地標出自己的配料成分,要是您發現有食品沒這么做,就不要買了。

第三,注意添加劑。

有的人聽到“添加劑”就會緊張,可在購買食品的時候,卻對配料表上那一長串化學名詞視而不見;或者看見了,也懶得去想它們究竟是什么。

基本上所有的加工食品都要用到添加劑。在這些添加劑中,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嚴格限制使用范圍和使用數量。只是,人們每天都會吃進一些加工食品,不知不覺,幾十種添加劑就下肚了!

家里有小孩的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為了討孩子喜歡,有的食品會使用很多添加劑,使勁加重味道、顏色。小孩吃的時間長了,或一次性吃太多,同樣也會損害智力、骨骼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第四,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生產日期就是商品的生日,保質期則是指商品在一定條件下保存的最長時間。而這個“一定條件”一般也會印在產品的包裝上,可惜很少有人注意到。比如,有的產品規定要在常溫下保存,有的產品則需要被冷藏起來,還有的產品常溫下可以保存一個月,但一開封就必須馬上吃完。買食品的時候要看清楚,不然保質期就會大大縮短。

第五,看營養成分。

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的預包裝食品都必須貼上營養標簽,國家強制生產廠家將《營養成分表》印在產品包裝上,并規定必須標注出食品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也最好標注,方便人們根據需求購買。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的營養成分表有的以“份”為單位,有些則以“100克或100毫升”為單位,購買的時候要看清楚。

第六,看清認證標志,但不迷信標志。

常見的認證標志有藍色的“QS”標志(生產許可標志),其他還有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品標志、有機食品標志、保健食品標志等。通常,有認證標志的食品質量更有保證,但也不能盲目地迷信標志。因為有認證標志的食品也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甚至是非常嚴重的質量問題。另外,認證標志也有真有假。有的東西明明沒有經過認證,卻也堂而皇之地將認證標志印在了包裝上。

所以,看到認證標志,要留個心眼,到相應的網站上按照標志的號碼或企業名稱查詢一下。平時,還要多關注和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

③一定要養成關心食品安全信息的好習慣!

雖然人人都要吃東西,但不是所有人都關心自己吃進去的東西是否安全。有人覺得自己生活在市場管理相當規范的大城市,只要不吃路邊攤,不在街頭游攤買東西,就不會受到問題食品的傷害。這個觀點大錯特錯!

現實是,在任何地方買東西、買任何東西,都有可能上當受騙。如果平時不關心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就會忽略潛在的危險,很容易在那些看似美味的垃圾食品面前喪失判斷力。

更不要自以為已經掌握了很多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就用不著再學習如何鑒別黑心食品了。因為一直以來,黑心商人都在改進造假手段。為了對付他們,我們必須經常更新鑒別黑心食品的方法。

④千萬小心加工食品

食品的加工環節越多,就越容易出岔子。

加工食品的第一個問題在于它的原料。有的廠商為了節省成本,會特意去買價格便宜、質量糟糕的食物做原料。而論質量,這些食物原料可能還沒有街邊游攤低價拋售的處理貨好,甚至有的已經差到不做處理根本不能吃的程度。放在平時,就是白送給你,你都不愿意要。

加工食品的第二個問題在于添加劑。為了提升食品的口味、改善它的賣相、延長它的保質時間,廠商會絞盡腦汁。著色劑、防腐劑、膨大劑、乳化劑、抗氧化劑、香精、色素……到超市買東西,隨便拿起一包食品,都會在它的配料表上看到一堆添加劑標注。

國家對添加劑的使用有著明確規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允許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安全的。有些添加劑也許要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才會顯露出可怕的一面。比如,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和溴酸鉀(在烘焙業,一度被認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劑,可使面粉增白,快速膨脹,增加成品的彈性和韌性),都是在使用了很多年后,才被發現對人體有害的。

品牌:水木雙清
上架時間:2014-09-02 14:47:52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水木雙清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桐庐县| 青阳县| 石河子市| 防城港市| 武邑县| 宜春市| 加查县| 黄陵县| 西盟| 尚义县| 葫芦岛市| 新乡市| 新龙县| 宁波市| 城固县| 孟村| 剑河县| 喜德县| 冕宁县| 东海县| 迁西县| 酒泉市| 嵩明县| 荆门市| 全椒县| 高邑县| 嘉祥县| 金塔县| 乌兰浩特市| 太谷县| 启东市| 通许县| 舟曲县| 前郭尔| 汝阳县| 寿光市| 大方县| 竹北市| 乐安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