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遺落一

地球紀年,公元968年,北漢由于歷年來戰(zhàn)事頻仍,濫征賦稅,百業(yè)凋敝,百姓困苦不堪,每家每戶凡有戈矛長的男丁盡皆征伐。北漢天會十二年秋冬之際,朝廷得到細作消息,南邊趙宋又在大舉整軍備戰(zhàn),厲兵秣馬。極有可能來年開春要大舉進犯,舉國震怖。

晉北岢嵐縣元家岙有一元姓人家。這元家二十年前是村里的首富之戶,家境在村里算是殷實的,夫妻二人是務(wù)農(nóng)好手,又傳有祖業(yè),有宅有田,日子過的甚是滋潤,這夫妻二人婚后沒幾年,連生了兩個兒子,相隔八年又有了第三個兒子,正是家宅人丁兩旺,三個兒子陸續(xù)送入私塾學文識字,只是大哥,二哥不喜學文,倒是喜歡打獵,這岢嵐山高聳入云,森林繁茂,頗多猛獸野味,兄弟二人喜歡跟著獵戶學些刀箭棍棒,只小兒子瘦小文弱,學文倒是頗有進境。這家中有文有武,夫妻二人看著三個兒子漸漸長大。其樂融融。

到了大兒子十六歲上,長的是腰粗背闊,勇力非常。這一年邊境又有大戰(zhàn),情勢緊急,朝廷發(fā)下嚴令,凡是年歲十七以上或個頭比肩戈矛的一律征伐入伍。如若抗拒,全家重罰。不得已,父子二人皆應征參戰(zhàn)。母親每日誦經(jīng)念佛吃齋。祈愿平安,歷經(jīng)幾次戰(zhàn)斗大兒子立下軍功,才三年就升了步兵副指揮,管有百來號人。隔了兩年,二兒子也被征參戰(zhàn),大兒子已升任指揮一職領(lǐng)隊五百人,使了銀錢讓父親二弟調(diào)任身邊。相互有個照顧,母親也是放心了不少。所幸近年只有零星小仗,沒有大戰(zhàn),父子三人入伍近六年平安無事,小兒子在家也漸漸長大,天會十二年已十四歲,就是個頭矮小。極是文弱,但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為解母憂,每日侍奉左右,端茶遞飯,伺候湯藥,皆親力親為。村里老人無有不夸贊的。

這次朝廷聽聞南邊趙宋要起舉國之兵要一舉滅掉北漢,知道事關(guān)存亡,危急如此顧不得許多,趕忙備下重禮往遼國搬兵,同時再次征發(fā)全國男丁全面?zhèn)鋺?zhàn)。下了嚴令,全國所有地區(qū),不管戰(zhàn)事前沿州縣,還是后方山區(qū)鎮(zhèn)寨鄉(xiāng)村,依例限期到官衙報道。老三也被拉去過堂,所幸個頭太小,年紀十四都不滿,又給打發(fā)回來,未被征發(fā)。母親已經(jīng)是嚇得虛癥發(fā)作病倒在床了。這老三自然細心照料。每日熬制湯藥侍奉。

“母親,且請寬心,”老三溫言撫慰道:“父親和兩個哥哥在一起,會相互照應。且請放心。”

“志兒,看看這個家,自你父親走后,這里里外外,都交稅納捐的變賣清了,咳咳......”

“母親,不必憂煩,這些身外之物罷了,等戰(zhàn)事一歇。父親和哥哥們回來,自然就好了。”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咳咳......哎,我這病入冬了又嚴重了,難為你了志兒。”

“母親,切莫如此說,我感覺母親近日已是好了許多。您今日的氣色很是見好。”

“哎,我自己知道,拖累你了。”

“母親,不說這些吧,先喝點剛熬的白面湯,今日的湯好的很,兒子糊了一大把面的。”

“家里還有面嗎?”母親有點驚訝。

“母親放心,有面有面,我昨日兌來了二斤白面。母親你看看,這面湯香的很。目前趕緊趁熱喝了吧。”

“志兒你吃了沒。”

“自然是吃了的,剛喝過一碗了。母親你坐起來喝吧,人動一動精神好。”說著扶住母親的后背輕輕地往前移一點。在母親背后塞了個折起來的草墊子。

“志兒你真的吃了嗎?可不許瞞我!”

“呵呵,志兒什么時候欺瞞過母親嘛,自然是吃了的。”

元志從母親房里出來,望著家徒四壁,近日越來越恨自己無能,雖說連年戰(zhàn)亂,收稅的,敲詐的,攤派的不斷,但自己只會讀書,一無是處。若是如兩個哥哥學得打獵的本領(lǐng),這守著岢嵐山也不至于讓母親要靠這面湯度日,何況接下來面湯都要吃不上了。不如到山腳下走一走,或者能采些野果野菜的。元志力不能挑擔,武不能射獵,也只有這個辦法了。

這山腳下走上一圈,往山上爬了一段,只摘了幾個干癟的漿果,正在失望,東張西望,不想天冷薄冰打滑,一下坐倒,順著斜坡滑到了一叢半人高的矮荊棘里,正怕滑落的更遠,隨手有什么抓什么了。一把抓在枝杈上,抓了一手的尖刺。還好人是沒有再滑遠了。幸虧這尖刺都很細小,雖是抓出了血,創(chuàng)口卻很小。無甚大礙。正把小刺拔去,見這荊棘叢的枝干上竟有一種手指頭大的果子,長相極丑,色澤有黃色紅色或黃紅色,上面密密麻麻的生有更細小的刺。這果子看著色澤不錯,元志摘了一個磨掉上面的小刺,咬來一試,竟然甜中帶酸,這味道還很不錯。正餓的發(fā)慌,地上散落的幾個磨掉小刺,就吃落肚去,雖然舌頭有些刺麻,至少肚子里有點東西了。今日也算有收獲,元志極是高興。在這個時節(jié),能有吃的就不錯了。仔仔細細的把枝干上的果子一個個都摘下。地上掉落的也湊一起,竟有七八十個,脫下外衣都包裹起來。足有一大包。眼看天色漸暗,心里記掛母親。擔心母親不見自己會擔心,再說今日收獲不錯,頗為雀躍。急著腳的就回了家。

到家一看,母親已經(jīng)醒了,正在叫自己,趕緊答應。母親臉微有慍色,忙笑道:“母親,孩兒來了。”

母親見元志拿了一包東西,問道:“這是什么?”

元志笑道:“母親,這個果子,酸中帶甜,甜中帶酸。”說著把衣包放在母親的床邊地上。打開一看,母親笑道:“這是山雞頭子,這邊山腳山坳有一些,這個東西我們這里不多見。母親小時候也有摘來吃。”

元志忙道:“母親,這上面有刺,我去磨掉幾個,給母親嘗嘗。”

這年冬,市面上物品已經(jīng)十分匱乏了,糧食的價格更是飛漲,朝廷又下了加稅令,要加征人頭稅,實在是沒什么可以變賣的了,爛桌椅板凳也換不了錢。原先田畝最是值錢,如今天天備戰(zhàn)打戰(zhàn),大量拋荒,田荒人亡。

家里還剩了幾件過冬的棉絮棉被還能換點錢。只是一旦典當出去,這個冬天就過不了了。幸好有個屋子可以遮頭,擋著外面的風雪,至少不是太冷。元志把自己過冬的棉衣外面厚的一件變賣了總算交上了稅。主要的問題是母親的藥錢和母親吃的糧食也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了。家里僅有十余斤的米糠。每天就是弄點米糠糊糊吃,想著再上山再看看有什么可以吃的,這半山腰以下的除了石頭枯草和干巴巴的苔蘚,能吃的都被人挖干凈了。這一日元志咬著牙爬到了一千多米高,越往高走氣溫驟降,呼吸一口空氣都是冰涼濕漉漉的,山上不時有串出一些靈活的小動物,冬天鳥兒都很少鳴叫了,偶爾的不知道哪種動物的怪叫聲讓人感受一種冷寂。總算是采到一些蕨類野菜,菌類,還有一種色澤棕黃的野果,倒是采了一包裹,就是吃起來干澀酸苦。

母子兩個饑一頓飽一頓,勉強熬過了冬天,雖是難熬,心里想著只要不打仗,就阿彌陀佛了。

一天,忽然傳來消息,南邊趙宋皇帝已親領(lǐng)大軍前來,一路勢如破竹,劉繼業(yè)、馮進珂、馬峰等領(lǐng)兵扼守團栢谷準備阻擋趙宋大軍,不想在洞過河大戰(zhàn)宋軍,被趙宋軍隊殺的血流成河,殺死了幾千人,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據(jù)說軍隊的將領(lǐng)張環(huán)、石斌也被活捉,已是全線崩潰,趙宋大軍長驅(qū)直入已經(jīng)直逼太原城下。母子兩個聽聞消息大驚失色。自家的父子三人正是在馬峰帳下。

母子正在驚惶,村中已是哀聲一片,原來附近村寨的壯丁,都是在這一支隊伍之中。母子相攜前往官衙打聽,不想已經(jīng)聚集了大批婦孺老幼,官府最終確認洞過河大戰(zhàn)將領(lǐng)被俘,兵敗逃出來的只有幾十名,陣亡二千多人,而父子三人也在這一仗中陣亡,晴天霹靂。府衙之前哭聲震天,亂作一團。

母子二人神情恍惚,回到家中,母親幾次昏厥,元志手腳冰涼,全身戰(zhàn)栗,不知所措。一切似乎在夢中,這刺骨的冰冷,已經(jīng)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接連多日,母親水米未進,眼窩深陷,嚴重脫形了,元志苦勸不聽,已是奄奄一息。

元志知道母親心如死灰,自己又無能,不能相勸,不由淚下道:“母親如此,孩子活著也是多余了。”說罷只是痛哭。

母親悲痛過甚,一意求死,一時不曾想著這個小兒子,看他如此瘦弱,一直以來對自己孝敬有加,她知道這個兒子一直吃野果野菜充饑,給自己端上的都是米糠糊,面湯疙瘩。自己相逼才會勉強喝上一口米湯,看著這孩子面黃肌瘦,自己如此尋死覓活實在不該,這孩子的心里該是如何的苦痛。心思一動,眼淚就下來了,嘴巴微微動了動,元志一看母親似乎有話要說,趕緊把耳朵貼近,只聽見母親說道:“給我點熱湯。”

元志見母親說話,趕緊去廚下燒水,待水燒開,看省下來的米糠還有一些,撈出一小把來。給母親做好米糠湯糊,趕緊送進來。慢慢喂母親喝下。看母親似乎稍稍好些又睡去了。元志倚在在床沿閉目養(yǎng)神不覺就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母親竟掙扎著起來了,一身孝服,已經(jīng)戴了孝,元志也披麻戴孝,二人相對無語而泣。無有祭奠之物可用。只找到幾根香,還有兩根半截子蠟燭。也無供物。元志做了三塊木牌,寫上父兄的名諱。供在堂前,又去院里弄了些干土在碗里,插上三支香,與母親二人焚香祭奠。聊表哀思。元志恭恭敬敬的磕了頭。

才過了三日,官衙突然發(fā)下告示,太原城被宋兵團團圍住,十萬火急,準備組織外圍兵團,每家有男丁者,凡力能舉槍者盡數(shù)到官衙集合,不聽號令者,殺無赦。官衙派出兵丁衙役到處催逼,順帶著做點偷雞摸狗的勾當,弄得鄉(xiāng)村鎮(zhèn)寨雞飛狗跳,這元家岙里正知道此去是有死無生,自己年過六十也在征發(fā)之列了。村中僅剩了幾個十五歲以下的半大孩子,和六十歲以上的蒼蒼老頭。兩只老眼流出血淚,想著給元家岙留點種子血脈。就親自跑到有幼子的幾戶人家讓趕快逃命,知道元志家里三個男丁才剛戰(zhàn)死,只剩這老母幼子,自然是連連催著母子兩趕緊逃命。自己則帶著幾個老頭子到官衙報到從軍。

母親知道要是不趕快跑,這唯一的兒子元志也是兇多吉少,就手忙腳亂收拾東西準備逃,這慌亂之中,不知道要該往哪里逃,元志見母親惶急,道:“母親,我們不如上山如何?”

“上山?”母親甚是迷茫。

“母親,若是大路走,大路無車馬,若是水路走,水路無舟船。你身體虛弱,定不能久行,不如往這岢嵐山上躲藏,我多次上山采集,識得路徑,往雪山方向走,大約十余里地,有幾個山洞,可以躲避風雪,也可以藏身,家里還有棉被褥,我們可以帶了暖身,家里還有些米糠野菜。我背上個煮湯的釜,帶把柴刀。到時候我再采些野菜野果,也可以充饑,母親以為如何?”元志畢竟讀書,思維敏捷。

母親一聽,也無其他良策,母子兩個趕緊打包破衣爛衫,棉被棉絮。元志拿了吃食用具,火石。又帶上自己的幾本書。已經(jīng)頗為沉重。這也不舍得扔下,那也覺得帶著有用。母子二人一夜未睡,寅時黑乎乎的就出來,仗著路熟,一路摸到了山上,天色已經(jīng)漸漸微明,正好趕路,二人逃命,心中驚懼,風聲鶴唳,直到走出十來里地,已經(jīng)身在山腰了,才稍稍放心。元志見母親已經(jīng)是累的走不動了。找了個背風的石頭,讓母親歇息。元志在旁邊的滴水巖,接了點水給母親喝,二人稍稍恢復了體力。

“元志,你說的山洞離這里大概有多遠?”不到落腳的地方,母親心里畢竟忐忑。

“這里過去,翻過兩個山頭,還有十來里地,只是繞山的路不太好走,東西我來背吧,母親,我年輕有力氣。”元志把另外一包衣物也背在身上說道:“母親,我們乘現(xiàn)在天色好,先出發(fā)吧,這里過去還有些路,早點到了安排好也好安心。”

“志兒,你身上背的太多了,”母親把衣物包依然拿過去背上,母親往山下的路張望了一會說道:“山下似乎有人上來了,我們趕緊走吧。”

母子二人又咬牙前行,一路顛簸,好不容易又翻過了幾個山頭,已經(jīng)沒有路了,要從樹叢草甸上穿行而過,一路上除了樹木,多是些枯草荊棘。前面山頭上,白雪皚皚。遠山不時有野獸的叫聲傳來,聽著很是瘆人。母子不免心里有些發(fā)慌,不知道此行的吉兇如何。該不會遇到什么大野獸吧。二人不免加快了腳步。這是元志走過最遠的一次發(fā)現(xiàn)的山洞,山洞在背陰的崖壁之上,上去的路甚是窄。終于到了里山洞口不遠的山彎角的時候,二人已經(jīng)累的手腳發(fā)軟,放下東西就坐在地上不會動了。

元志見母親已經(jīng)虛汗直冒,心里實在不忍道:“這一路,辛苦母親了。”

母親到處看了,望了,說道:“此處挺好的,這樣的地方才安全。離村子太近不行,還是這里好。”

“母親你稍坐一坐,我去看看山洞的情況。”說著元志背起兩個包裹,就往山洞走,一會又回來把另外幾包也背進了山洞。母親在周圍撿拾了不少柴火,走進山洞一看,里面甚是寬敞,山洞的頂上有一個天坑洞,光線從上面照射下來。白天這洞中甚是亮堂。洞口洞內(nèi)都亂石雜亂,地面也不平坦,似乎是這個天坑洞掉落的石頭散亂的。沿著洞壁往里走,里面的地面是整塊的石頭,平坦光滑。上面還有人在這里烤火的灰燼痕跡。旁邊亂石堆里,還有散亂的碎骨頭,看著是有人在這里烤山雞,吃剩下的。看痕跡應該是很久沒來了。往里一條通道逐漸光線暗起來,元志說道:“母親,里面還有山洞,我上次大致的看過。打掃一下,住下來應該可以。母親,不如就在這個石壁的凹洞里搭個鋪位。如何?”元志指著靠里的石壁上一個彎角問道。

母親看了看周圍,似乎也覺得這里稍微好些,就拿樹枝打掃起來。元志在門口撿來了不少石塊,在洞里的一個背風角落搭了石灶。乘著天色尚明,就拿了柴刀砍了不少柴火回來。又在旁邊的山澗滴水處接了水。回來的時候母親已經(jīng)收拾好了晚上休息的地方。基本齊備,也算是落腳了。元志燒水做了吃的。母親站在洞口,從洞口往外看,景色甚是蕭瑟,遠處山頭上覆蓋著白雪,左右的山頭上除了樹木,多的是枯草荊棘,有的山崖光禿禿的,只有一些極少的枝杈。在這里住下,得想辦法采集野菜野果才行,志兒文弱,自己得要堅強。需得查探下周圍的情況,看如何安排。

元志見母親在門口張望,問道:“母親,今天你累了,先來歇一歇吧,熱湯好了,先喝一點墊墊饑。”

“志兒,這里周圍你有看過嗎”

“上次來的時候是秋天,周圍看過,前面和左邊是絕壁,出洞口右邊穿過樹林,這里一里地左右有一個水塘。水塘邊上還有一片野竹林。有一片斜的山坡地,花草繁盛,只是現(xiàn)在冬天不知道如何了。”

“好的,明日我們一起去看看。”

“好的,母親。”

母子二人自此在這山洞周圍采集野果野菜,偶爾還有采到野蜂蜜。春夏秋季山中野果頗多,水塘之中有魚可撈,竹林之中有筍,多的曬成干,倒也可以勉強度日。不覺一年過去。元志山里經(jīng)常奔跑,雖然個頭依然瘦小,倒是身輕體健,敏捷結(jié)實了許多。

最近跑到較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前面山頭瀑布旁邊的巖石洞里自夏天開始,住了一個獵人。這獵人年紀已經(jīng)有六七十歲,身邊有一把弓箭,胡子拉碴,平日里太陽好時,在山洞頂?shù)膸r石上曬太陽。元志很是禮貌,見了老人家自然是要打招呼行禮,漸漸地熟絡(luò)起來,原來這是個孤老頭,年老體弱了,實在不想打仗,到此躲避。平日里就打些野味度日,元志就經(jīng)常送些野果與他。慢慢老人也大約知道了元志母子的遭遇。知道元志事母至孝,所以日常有多的野味也給元志一些。彼此漸漸有些走動。

版權(quán):起點中文網(wǎng)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防城港市| 泾川县| 兰坪| 临泉县| 尉氏县| 德格县| 饶阳县| 海阳市| 三穗县| 永登县| 正镶白旗| 灵川县| 绿春县| 石柱| 徐水县| 抚顺县| 乌海市| 土默特右旗| 商丘市| 曲阳县| 崇州市| 陇川县| 广宁县| 武汉市| 沂源县| 舒城县| 沅陵县| 孙吴县| 榆林市| 瑞安市| 民丰县| 万宁市| 临江市| 凉城县| 杭锦后旗| 闻喜县| 盐津县| 东港市| 阳朔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