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序言
韓非子(約前280年—前233年),戰國末期韓國(今河南新鄭)人,法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
韓非子英年早逝,但他所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并為后人留下了先秦法家理論集大成之作品《韓非子》。
《韓非子》共55篇,分20卷,約10萬言。縱觀《韓非子》全書,構思精巧,說理縝密,描寫大膽,文鋒犀利,議論透辟,語言幽默。書中全面論述了韓非子的法治思想:
韓非子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他把守舊的人諷刺為“守株待兔”之人,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
韓非子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賞罰分明,“明賞罰,則伯夷、盜跖不亂,如此則黑白分矣”;賞罰有度,“用賞過者失民,用刑過者民不畏”。
韓非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須有威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
韓非子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古之能致功名者,眾人助之以力”,“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一手獨拍,雖疾無聲”。認為用人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宜其能,任其官,輕其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韓非子還主張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統治才能鞏固。韓非的這些主張,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采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韓非子》一書中還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給人以智慧的啟迪。
《老夫子品評韓非子》一書,擷取《韓非子》原著中的理論精華,從現代生活的角度詮釋了韓非子的智慧。書中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并附有“老夫子點評”加以畫龍點睛,同時輔以精美插圖,圖文并茂,令人賞心悅目,使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可以快速領略《韓非子》的精髓。
劉 燁
2007年春于北京讀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