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用人不避親仇

韓非子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推舉外人的時候不去避開仇人,舉薦親人的時候不去避開自己的兒子。

領導者用人必須至公,惟才是舉,不避親仇。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韓非子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韓非子認為,用人必須以才能作為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而心存偏見;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親人,而怕人非議。

在《外儲說左下》中,韓非子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中牟縣沒有縣令,晉平公問趙武說:“中牟縣,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像邯鄲的肩臂和大腿一樣,我想找一個優秀的縣令,派誰去可以呢?”

趙武說:“派邢伯子去可以。”

晉平公說:“他不是你的仇人嗎?”

趙武說:“私人的怨仇不帶進公事中來。”

晉平公說:“管理內府的官員,選派誰可以呢?”

趙武說:“我的兒子可以。”

故事的結尾,韓非子總結道:“推薦外人的時候不去避開仇人,舉薦親人的時候不去避開自己的兒子。”

在韓非子看來,“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是領導者用人的重要準則之一。

事實上,要做到這兩點并非易事。對仇人,人們往往是欲除之而后快,又何談去選用他呢;對親人,畢竟“血濃于水”,能幫一把是一把,有機會當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如果是這樣,或許有點符合常情,人嘛,總是有些自私的。但反其道而行之呢,這不正說明了人格的高尚?!擇人任人主要是看其才能,這才是最關鍵的。

對仇人的任用難以做到,這需要領導者有大量,不計前嫌,一心為公。同樣,對親人的任用也非易事,這需要領導者對親人嚴格要求,而不落個任人惟親的罵名。

韓非子告訴我們,選賢用能而不為親仇所束縛,真的很難,但正是因為不易,才使得領導者的形象更加光輝,才能有助于事業的發展。

吃古通今

春秋霸主齊桓公不計前仇而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業。

起初由于襄公亂政,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逃到國外,分別由鮑叔牙和管仲輔佐。襄公被殺,兩位公子所逃至的莒魯兩國分別派兵護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回國爭位。管仲率兵埋伏于小白從莒國回來的途中,見到小白,張弓射之,小白倒地。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便派人急報公子糾,叫護送公子糾的魯兵不必急于趕路,六日后才到齊。這時,先到的小白已被立為齊君,是為齊桓公。原來管仲只射中小白束腰皮帶上的金屬鉤,小白佯死倒地,等管仲率兵撤走,便迅速兼程返齊,故提前得立。

事后,齊桓公欲殺死管仲,鮑叔牙說:“臣幸得以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活齊,即高溪與叔牙是也;君且欲霸王,非管仲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于是齊桓公就從魯國要回管仲,封之為大夫。

老夫子點評:

管仲能被識被用,一方面得力于鮑叔牙知賢識賢且與管仲從小親近,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齊桓公能以大業為重,不計前仇,予以重用。假若齊桓公是氣量極小之人,這世間人才就又少了一個,而后世也絕少有人知道齊桓公。

鏈接共享

中牟無令。晉平公問趙武曰:“中牟,三國之股肱,邯鄲之肩髀,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誰使而可?”武曰:“邢伯子可。”公曰:“非子之仇也?”曰:“私仇不入公門。”公又問曰:“中府之令,誰使而可?”曰:“臣子可。”故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趙武所薦四十六人于其君,及武死,各就賓位,其無私德若此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中牟縣沒有縣令,晉平公問趙武說:“中牟縣,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像邯鄲的肩臂和大腿一樣,我想找一個優秀的縣令,派誰去可以呢?”趙武說:“派邢伯子去可以。”晉平公說:“他不是你的仇人嗎?”趙武說:“私人的怨仇不帶進公事中來。”晉平公說:“管理內府的官員,選派誰可以呢?”趙武說:“我的兒子可以。”所以說:“推薦外人的時候不去避開仇人,舉薦親人的時候不去避開自己的兒子。”趙武一生向國君推薦六十四人,等他去世的時候,都作為賓客前來吊唁,可見趙武是一個不對任何人私下親近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常熟市| 临猗县| 台州市| 伊春市| 广东省| 内江市| 永年县| 平邑县| 高雄市| 鄂尔多斯市| 沙坪坝区| 伊吾县| 延安市| 渭源县| 宣汉县| 宜春市| 孝昌县| 绵阳市| 许昌县| 河南省| 泰来县| 昌图县| 海兴县| 屯门区| 仙桃市| 沁源县| 攀枝花市| 山东省| 饶阳县| 毕节市| 英山县| 平乡县| 邛崃市| 杨浦区| 吉木乃县| 德江县| 嘉义市| 湖州市| 楚雄市|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