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不要迷信經驗

韓非子曰:“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語出《韓非子·五蠹》)這個耕田的人從此放下手中的農具,守候在樹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次撞上樹,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嘲笑。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守株待兔

韓非子曰:“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語出《韓非子·五蠹》

韓非子在《五蠹》中,講了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種地。突然,他看見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不動了。農夫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撞折了。農夫高興極了,他一點兒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旁,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上來。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農夫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也因此荒蕪了。

韓非子所講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訴我們:兔子撞死在樹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生的必然現象,最后落得個田地荒蕪、一無所獲的下場。不靠自己辛勤地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般愚蠢的人。

當然,韓非子在《五蠹》中講“守株待兔”的故事,還有其他的深遠意義。

韓非子說:“上古時代,人民少而禽獸多,人民經不住禽獸蟲蛇的侵襲和危害。有位圣人出來,用樹木筑巢以避免各種禽獸的侵害,因此,因此,人民愛戴他,讓他來統治天下,他被稱為‘有巢氏’。人民吃野生的瓜果和生的蚌蛤,腥臊難聞的氣味傷害了人民的腸胃,人民多疾病。有位圣人出來,鉆木取火來去掉食物腥臊難聞的氣味,人民愛戴他,讓他來統治天下,他被稱為‘燧人氏’。中古時代,天下發洪水,鯀和禹治水,疏通河道。近古時代,桀和紂殘暴昏亂,商湯和周武王就討伐他們。假如在夏朝還有人用樹木筑巢和鉆木取火,一定會被鯀、禹嘲笑;假如在殷、周時代還有人治水通渠,一定會被商湯、周武王嘲笑。那么,當今還贊美堯、舜、湯、武、禹的方法的人,也一定會被當今的圣人所嘲笑。正是因為這樣,圣人不向往遠久的古代,不效仿長久適用的規則,而是研究當今的社會情況,并據此為它制定應備的措施。”

在韓非子看來,那些想用先王的治國之道來治理當今社會的人,都是“守株待兔”的人。

韓非子又說:“古時候男人不耕地,是因為草木的果實足夠吃;婦女不織布,是因為禽獸的皮毛足夠穿。不花費力氣就能得到充足的生活資料,人民并且財物有所剩余,所以人們不爭奪。不用厚賞,也無需重罰,人民的生活自然安定。現在的人有五個兒子不算多,每個兒子又有五個兒子,祖父沒死就有二十五個孫子。人多而貨財少,努力勞動而供養微薄,所以人們相互爭奪,即使加倍的獎賞、屢次的懲罰也不能避免社會的動蕩不安。”

韓非子主張,拋棄前人的治國之道,而用重刑來治理國家。由此可見,韓非子過于強調法律的作用,這也正是法家的不足之處。但是,韓非子思考問題的方法,卻值得我們借鑒。

生活中,有許多人像韓非子所說“守株待兔”的農夫一樣,不懂得靈活地思考問題,一味地死守狹隘的經驗。一句“經驗可貴”,便讓他們迷信經驗,不敢走自己的路。不可否認,經驗的確有寶貴之處,但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毫無保留地把別人的經驗套在自己的身上。我們要做的是吸收其中的精髓,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總之,經驗雖然很寶貴,但我們絕不能被它蒙住雙眼,任它擺布。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再輔以經驗的幫助,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吃古通今

傳說在浩瀚無際的沙漠深處,有一座埋藏著許多寶藏的古城。要想獲取寶藏,必須穿越沙漠,戰勝沿途數不清的機關和陷阱。

一個勇敢的人決定去尋寶。為了在回去的時候不迷失方向,這個勇敢的尋寶者每走一段路,便要做上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記。勇士最終找出一條路來。就在古城已經近在眼前的時候,這個勇敢的人卻因為過于興奮而踏進了布滿毒蛇的陷阱,眨眼間他便被饑餓的毒蛇吞噬。

過了許多年,終于又走來一個勇敢的尋寶人。他看到前人留下的標記,心想:這一定是有人走過的,既然標記在延伸,說明先行者安全地走下去了,這條路一定沒錯!于是他沿著標記走下去,最后落進同樣的陷阱,成了毒蛇的美餐。

最后一位走進沙漠的尋寶人是一位智者。他看著前人留下的標記想:這些標記可不能輕信。否則,尋寶者為什么都一去不返了呢?智者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在浩瀚無際的沙漠中重新開辟了一條道路。他每邁出一步都小心翼翼,深思熟慮。最終,這位智者戰勝了重重險阻抵達古城,終于獲得了寶藏。

老夫子點評:

前人走過的路,并不一定都通往成功。已被踏平的大路盡頭,絕沒有價值連城的寶藏。即使原來真有寶藏,也已經被那些更早踏上這條路的人挖掘干凈了。

鏈接共享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子·五蠹》

宋國有個耕田的人,田地中有一個樹樁,一只兔子跑來撞到樹上,折斷脖子死去了。這個耕田的人從此放下手中的農具,守候在樹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次撞上樹,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嘲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韓非子·五蠹》

如今那些想用先王的治國之道來治理當今社會的人,都是守住樹等待兔子的一類人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民权县| 海宁市| 襄汾县| 长兴县| 平顺县| 垦利县| 六安市| 禄丰县| 临澧县| 新巴尔虎右旗| 钟山县| 湖南省| 齐齐哈尔市| 瑞昌市| 建宁县| 北宁市| 都江堰市| 溆浦县| 金山区| 理塘县| 乌兰察布市| 彰武县| 封丘县| 宁夏| 铁岭县| 江油市| 新巴尔虎右旗| 屏山县| 额尔古纳市| 丘北县| 恭城| 惠安县| 武陟县| 昌乐县| 黄冈市| 吉首市| 综艺| 长治县| 杨浦区|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