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為中國哲學立法:西方哲學視域中先秦哲學合法性研究(國際中國哲學精譯系列(第3輯))
最新章節:
《老子》中的“有”、“無”:一個本體論的解釋
在西方哲學視域中,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何在?這是中國哲學界討論了多年的重要問題,也是國際中國哲學研究關心的問題。本書從荀子、《周易》、墨子和列維納斯四個主題入手,展示國際中國哲學研究為中國哲學立法所做的艱辛努力。如何借用本質主義和心靈哲學來詮釋荀子,如何借用西方哲學的思想資源如海德格爾等西方形而上學思想來詮釋《周易》哲學,如何借用西方的政治思想來討論墨子的政治哲學思想,如何在列維納斯和中國哲學之間建構一座理解的橋梁,這些都是西方哲學界關注和探索的重要主題。本書是在西方哲學視域中努力為中國哲學立法的力作,有助于國內學界了解國際中國哲學研究的狀況,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西方哲學視域中的中國哲學。
最新章節
- 《老子》中的“有”、“無”:一個本體論的解釋
- 本體論層面的阻隔?對海德格爾與亞洲語言之遭遇的系統性分析
- 標月之指:中國佛教指涉思想的哲學分析
- 憂患與敬:早期儒家思想之起源探究
- 附錄
- 景:一種現象學視野中的中國景觀和“情”
品牌:人大數字
上架時間:2019-12-13 18:48:5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大數字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