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道,dào。指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
可,kě。能夠;可以。
道,dào。說,講。【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詩經?鄘風?墻有茨》。
,
非,fēi。相當于“不”、“不是”。
常,cháng。一般;普通;正常。
道,dào。方式,方法;技能。【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詩經?生民之什?生民》。
;
名,míng。名字;名稱。
可,kě。能夠;可以。
名,míng。稱說;說出。
,
非,fēi。相當于“不”、“不是”。
常,cháng。一般;普通;正常。
名,míng。名字;名稱。
。
無,wú。哲學范疇,指無形、無名、虛無等,或指物質的隱微狀態。
,
名,míng。稱說;說出。
天地,tiān dì。指自然界或社會。
之,zhī。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
始,shǐ。根本,本源。
;
有,yǒu。哲學名詞。引申義:(實體)存在。
,
名,míng。稱說;說出。
萬物,wàn wù。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之,zhī。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
母,mǔ。本源。
。
故,gù。因此,所以。
常,cháng。經常;常常。
無,wú。哲學范疇,指無形、無名、虛無等,或指物質的隱微狀態。
,
欲以,yù yǐ。即“欲以(之)”,想借(此)。
觀,guān。觀察,審察。
其,qí。他、他們、那等。
妙,miào。精妙;精微。
;
常,cháng。經常;常常。
有,yǒu。哲學名詞。引申義:(實體)存在。
,
欲以,yù yǐ。即“欲以(之)”,想借(此)。
觀,guān。觀察,審察。
其,qí。他、他們、那等。
徼,jiào。邊界,邊境。
。
此,cǐ。這;這個。表示近指的代詞,與“彼”相對。
兩,liǎng。二。
者,zhě。用在數詞之后,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物。
同,tóng。共同。到一處。
出,chū。出生;生育。
而,ér。表轉折。猶然而,卻。
異,yì。不同。
名,míng。名字;名稱。
,
同,tóng。共同。到一處。
謂,wèi。稱為。
之,zhī。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
玄,xuán。神妙難捉摸;深奧。
,
玄,xuán。神妙難捉摸;深奧。
之,zhī。虛用,無所指。
又,yòu。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
玄,xuán。神妙難捉摸;深奧。
,
眾妙,zhòng miào。一切深奧玄妙的的道理。
之,zhī。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
門,mén。事物的起點;關鍵。
。
譯文:
萬物皆有源,那么是什么生成了宇宙呢?肯定存在這么一種物什,是它生成了宇宙,但我們看不見它,摸不著它,不知道它什么樣子,所以表述起來非常困難。提到一般事務,馬上可聯想到其功用或形狀,但提到這個物什則不行,它的功用太多,多到無所不能,它的形狀太大,大到看不到它的邊沿,所以無論怎么描述都會很費解。盡管表述起來困難,理解起來費勁,但這個物什還是可以說道說道的。
道可以用言語來描述,但這里描述的并不是人們日常所說的方法、技能;我們也可以為它命名,但無論給它取個什么名字,也不能像平常的命名規則一樣可以顧名思義。
根據道看不見摸不著的形體特征,可以稱其為無,用來描述天地由來之根源;根據道確實存在、具有無窮功用這一特征,可以稱其為有,用來描述生成萬物之根本。
因此,常常處于無的視角用于體會道的妙用;常常處于有的視角用于考究萬物的端倪。
無和有都是指道,視角不同則名稱不同,聽起來同樣費解,也可以都叫作玄,盡管深奧至極,卻是破解一切奧妙的關鍵。
自辯:
諸多版本將第一句譯為:道不可言說。以至于讓讀者看過第一句,就對全文產生了一種神秘感。“道不可言說”的解釋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就有之,以至于有的評論家將五千言作者視為中國哲學反語言傾向的始作俑者。道真不可言說嗎?綜觀五千言全文,作者始終在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對道進行碎片式描述。所以,道還是可以言說的。若是真不可言,那這五千言是在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