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8評論第1章 引子
當我們還沒有翻開自己生命的簾子,血液就注定了我們生命的全部,將全部交給罪惡,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時那一分那一秒。
我們都渴望著,世界就在足下。
而面對后天的后天,經歲月澆筑成的版圖,才是痕跡的回音。
一代人,活在夢里,不知時日如何飛走。
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誰告訴他們可以離開自己的肉體。
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過去留給了歷史無數的遺憾。
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實就是捉弄自己的雙手。
我們長期為了“成長”而變成了“長成”的奴隸,我們同時也為了“奴隸”而成為了現實的“應試教育罪孽品”和“天災人禍”的代言人。
這部小說,有太多的話要說,但又有太多的話不會說。
大人們都在忙忙碌碌為生活奔波,小人們都在嘰嘰喳喳為明天而守望。
家園——都在拖拖拉拉為破裂。
社會——都在偷偷摸摸地沉睡。
只有那些現象中的我們,才在真真假假地記錄著,這不要臉的每一天。
十六歲月,新鮮成為我們選擇漂的惟一證明。
我們因此而快樂他鄉的碼頭,忘記能忘記的所有起錨情結。
我們也因此得到從古到今都列行出的定律——衣錦還鄉。
十八歲月,從此命遠就再也沒有理會過我們的訴說,風花雪月的昨天,已成為風雨飄搖的今天。
我們開始設局了,發現生命不經亂濫,不經折騰,不經風雨。
回家!思緒中有我們難以啟齒的這兩個字。
我們因此而懷疑漂泊的真實,懷疑故鄉的笑臉是否依然如故。
我們也因此而變成了憂傷的行李——長路漫漫。
二十歲月,偉大的愛情與低落的收入,伴隨著光陰走進了漂移的領土。
我們不得不展開簡單的體力抗爭。
新的希冀如同火山爆發,天天飛越自己那空蕩蕩的神經,也時常賦予年少時且目不暇接的生存愿望。
我們的思考成了一種難乎為繼而又活著的傷疤。
只有路上那一雙雙腳印,才能畫出奔波的色彩。
我們因此而仇恨世界的不公,我們直立在艱苦樸素的邊沿,苦苦地向路人沖動。
我們也因此感覺著迷惘日夜的眷顧——萬夫莫開。
三十歲月,事無巨細搞垮了我們曾經的夢想。
愛人和孩子正讓我們認真地做著男人或女人必須要做的家庭作業。
選題中,我們多了許多的嘆息和放棄。
放眼他人的幸福,完全是一種風景秀麗的醋酸玻璃瓶,為何要這般?
那些暢達于人世蒼穹里的屈辱,為何要我們不停地補考過去的歷程。
我們因而呻吟回家難于登天,我們可以在深夜獨自落淚,卻不愿在夢里失去親人。
我們也因此而圍繞責任的話題,使出三頭六臂——細嚼慢咽。
四十歲月,一生的主題有一半交給了過去,另一主題寫給了自己粗鄙的老臉。
以蒼涼擠滿笑靨,以蒼白譜寫雙眼。
我們的苦澀我們憂郁我們的辛酸,都是一曲無聲無息的煙蒂吟。
我們的歡樂我們的幸福我們的興奮,都是一曲投其所好的野史歌。
我們因此而學會了交頭接耳,我們也只能在早春時節的田間地窖里,才能發現自己有點生活的樣子,
我們也因此而老是對孩子說,讀書,是何等的重要——不能自已。
五十歲月,活著的我們總是習慣了將自己的長處,拿去比別人的短處。
路邊的過客讓我們看見了風的模樣,也讓我們看見了光的靈魂。
我們在沒落的恐嚇下,一點一點地舉起了那雙曾經讓自己寄予無限期望的手。
我們因此而感覺這個世界的聲音,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老老實實地向蒼天發表自己的容顏。
我們也因此而失去了生命中被鐵定為尊嚴的尊嚴——茍且偷生。
六十歲月,我們老了。
七十歲月,我們病了。
八十歲月,我們已將生命還給了那個永遠也還不了原樣的故鄉。
……請讓我來,記錄中國題海戰教育傷疤和這個傷疤之外的傷疤吧……
2012年8月13日《妙品書坊》
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