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1848:歐洲革命之年
最新章節:
譯后記
本書作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將其評價為:“有史以來唯一一場真正的歐洲革命。”本書以多維度視角,通過融合微觀敘事與宏觀分析,重構1848年歐洲革命的全景圖,將這場席卷歐洲大陸的動蕩置于社會結構、意識形態與全球變革的復雜網絡中。本書首先從底層社會問題切入,剖析革命前夕的深層社會危機:貧困、饑荒引發的階級矛盾,舊秩序崩塌下的政治失能。第二章轉向意識形態的論爭,解析各思想派別在“秩序”與“自由”的拉鋸中,重塑歐洲政治話語,為后續行動提供精神綱領。第三、四章還原革命爆發的過程,再現了民眾如何以暴力與理想沖破舊制的枷鎖。然而,勝利的狂歡轉瞬即逝:第五章至第七章中,革命政權面臨悖論和挑戰,而與此同時,保守勢力已悄然重織權力網絡。最終,第八章書寫反革命的全面反撲,君主專制卷土重來。但本書并未止步于革命的“失敗”,第九章將視野投向全球,揭示1848年歐洲革命的余波如何在廣闊的范圍中持續回響。本書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歐洲革命史,也是一部關于理想、權力、人性與歷史偶然性的啟示錄。
目錄(8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獻詞
- 推薦序 革命與解放
- 插圖
- 導言
- 第一章 社會問題
- 描述的政治
- 不穩定與危機
- 織工
- 1846年,加利西亞
- 結論
- 第二章 秩序的構想
- 屬于男性的世界
- 自由的擁護者
- 激進主義者
- 保守主義者
- 宗教
- 愛國者與民族
- 自由與不自由
- 歷史中的位置
- 第三章 對抗
- 光榮三日:七月的巴黎
- 自由主義革命
- 未竟的事業
- 社會革命家
- 秘密組織
- 民族起義的倡導者
- 德意志的政治動蕩
- 瑞士的文化戰爭
- 匈牙利的激進化
- 法國七月王朝的沒落
- 意大利溫和派的勝利
- 秩序的基石
- 大壩上的裂痕
- 雪崩之勢
- 第四章 爆炸
- “我預言將有一場動亂”
- “紛繁的消息”
- 二月革命
- “我們完了”
- “我們愿做奴隸嗎?”
- “士兵撤回去!”
- “米蘭五日”
- 不叫的狗
- 開端的結局
- 第五章 改朝換代
- 革命空間
- 向逝者致敬
- 建立政府
- 選舉議會
- 起草憲法
- 第六章 解放
- 廢奴主義者之日
- 黑色1848
- 向窗外揮手
- 自由與危險
- 解放“羅姆奴隸”
- 解放的時代
- 第七章 熵
- 漂泊的主權
- 激進派的割席
- 城市與鄉村
- 民族問題
- 自行結束的革命
- 在世紀的熱潮中
- 第八章 反革命
- 夏日的那不勒斯
- 帝國的反擊
- 鐵網降臨
- 狹小地區的反革命
- 第二波
- 地緣政治
- 誕生自反革命精神的現實主義
- 逝者
- 第九章 1848之后
- 當下即異鄉
- 全球的1848
- 新體系
- 流通的時代
- 物質進步
- 后革命的城市
- 從出版審查到公共關系
- 結論
- 尾聲
- 致謝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5-08-05 15:03:11
推薦閱讀
- 斯拉夫文明
- 英國史Ⅱ:不列顛的戰爭(1603-1776)
- 智人全史
- 日本侵華與中國抗戰:有關史料及其研究
- 日本歷史鏡鑒錄
- 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美國史
- 21世紀世界歷史學探微: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學術文集(2004—2019·第一卷)
- 新加坡
- 悲劇遭遇:美洲原住民史
- 伊麗莎白二世及其時代
- 日本明治維新前史
- 美國演義9
- 二戰后期美國馬特霍恩計劃研究
- 十字軍東征時代的女性
- 地中海世界一萬五千年
- 威尼斯:歐洲的樞紐1081—1797
- 亨利八世時代(華文全球史)
-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七卷):約1415年至約1500年
- 世界通史(彩圖精裝)
- 劫掠歐羅巴: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
- 王權的覆滅:1640~1649英國革命史
- 馬拉維(第2版)
- 歷史的聲音
- 全球通史22:家庭的進化
- 牛津世界史:牛津英國史
- 上帝與黃金:英國、美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甲骨文系列)
- 牛津史前歐洲史
- 戰場決勝者004:日本戰國爭霸錄
- 羅馬帝國興亡史:列王之傳
- 諾曼征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