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
最新章節:
五、蒲圻與武昌右部都督轄區的衰落
《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是《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書收錄了近年寫作的6篇專題,分別探討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戰略防御部署,蜀漢劉備與諸葛亮統治時期最高軍政機構的演變,蜀魏戰爭中的武都,孫策攻占江東的經過與作戰方略,孫權統治時期都城、兵力部署與主攻方向的變化,漢末三國戰爭中的陸口與蒲圻,就當時經濟區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狀況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態勢對三國各方攻防路線與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約影響作了深入考察。
目錄(4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戰略防御部署
- 一、赤壁戰后曹操應對被動局勢的戰略方針
- 二、留駐外軍,建立以“三征”為長官的邊境防區
- 三、收縮防線,內遷居民,形成廣袤的無人地帶
- 四、扼守合肥、襄陽、祁山、陳倉等要害
- 五、積極防御,以攻助守,力爭作戰主動權
- 六、參用中軍和州郡兵支援邊防前線
- 七、結語
- 從“軍府”到“霸府”——蜀漢前期最高軍政機構的演變
- 一、劉備的左將軍府
- 二、劉備的大司馬府與尚書臺
- 三、蜀漢丞相府的建立
- 四、諸葛亮南征前后相府人事、官職的重要變化
- 五、丞相府的其他僚屬
- 六、蜀漢丞相府的“霸府”性質
- 三國蜀魏戰爭中的武都
- 一、武都郡的設置由來
- 二、武都郡的地理環境與水陸交通
- 三、隨同馬超起兵反曹的“武都氐”
- 四、曹操攻取漢中戰役期間的武都
- 五、曹劉爭奪漢中之戰期間的武都
- 六、諸葛亮北伐期間的武都與“斷隴道”之作戰計劃
- 七、姜維統兵期間的武都與“斷涼州之道”戰略規劃
- 八、曹魏滅蜀之役中的武都
- 孫策攻占江東的經過與方略
- 一、孫策的江都之行與起兵構想
- 二、渡江募兵失利與重整旗鼓
- 三、擊敗劉繇與王朗,攻占江東三郡
- 四、孫策在江東的平叛與外交活動
- 五、北進失敗與西征的巨大勝利
- 六、結語
- 孫權統治時期兵力部署與主攻方向的改變
- 一、赤壁戰前孫權的北守西攻(200—208年)
- 二、東西分兵作戰與國都北移京城(208—210年)
- 三、遷都建業與東西單線作戰(210—219年)
- 四、全力西進與駐蹕公安(219—221年)
- 五、遷都武昌與沿江各防區的建立(221—229年)
- 六、還都建業與江防體系的演變(229—252年)
- 三國戰爭中的陸口與蒲圻
- 一、“借荊州”后魯肅屯戍陸口原因試探
- 二、孫吳攻取“南三郡”戰役中的陸口
- 三、孫吳襲取荊州戰役中的陸口
- 四、蒲圻取代陸口及其軍事地位之演變
- 五、蒲圻與武昌右部都督轄區的衰落 更新時間:2023-02-23 18:39:45
推薦閱讀
- 百歲回眸:變遷與求索(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絲綢之路上的詩人
- 奉化知縣知州史料選輯
-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 萬物未解之謎
- 極簡海洋文明史:航海與世界歷史5000年
- 東莞客家民俗文化:清溪的個案
- 宋代農業地理
- 琉球之謎
- 一個人的地理
- 資興歐陽村落探源
- 元代絲綢之路史論稿
- 舊史輿地文錄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概論
- 絲路小史:西進東出,不以山海為遠(陸絲卷)
- Hello,茂南
- 天地經緯:地名縱橫談
- 從大野澤到梁山泊:公元12世紀末以前一個黃河下游湖泊的演變史
- 走向偉大復興:中國革命 建設 改革歷史表解
- 邵廷采與姚江書院派研究
- 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上海、江蘇、浙江、福建
- 孫中山畫傳
- 麗水通濟堰與浙江古代水利研究
- 極簡地理學
- 上海史國際論叢:第2輯
- 京華通覽:北京的飲食
- 徐霞客游記全鑒
- 雁門關
- 中國國家地理百科(第二卷)
- 西北地區人地關系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