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
最新章節:
墨西哥的未來必將影響世界
“歷史是在北緯20°與北緯60°之間創造出來的”一說有何依據?斯拜克曼為何在60年前就能準確預見中國的崛起?同為金磚國家,中國比巴西更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發展潛力,是地理位置決定的?中國在向中亞心臟地帶施加影響的同時,對大陸邊緣地帶的東南亞和東北亞產生了怎樣影響?為何說海洋是自由主義和西方民主扎根的自然條件?陸權代表蘇聯在與海權代表美國的終極對決中,為何敗下陣來?崛起中的中國和印度格外推崇馬漢的海權論是否受此啟發?麥金德準確預見了北約與蘇聯的對抗以及蘇聯的解體?德國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內在文化態度將怎樣決定歐洲的走向?在本書中,卡普蘭以地理為主線,通過地圖導出地緣政治,并將地理作為手術刀,結合其畢生的觀察、發現和相關理論來剖析國際關系和全球化中無法解釋的沖突。同時,他將地理與歷史完美融合,生動詮釋地理如何塑造人類歷史,并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熱點進行深入解析,預測未來全球事件的演化。通過考察各地方的氣候、地勢和所處地理位置,卡普蘭回顧了世界歷史上發生的熱點事件,并將他的研究所得用以分析各地的危機,如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伊朗和中東,全面地預測了歐亞大陸的下一次沖突周期。而最為重要的是,卡普蘭為我們展示了展示了應如何通過地圖和人口學研究等工具,進一步解讀各國的外交政策,從而找到更深層和更強大的方式來看待世界。
目錄(9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致中國讀者信
- 作者介紹
- 編輯推薦
- 專家推薦Ⅰ
- 專家推薦Ⅱ 很“地”道的一本書
- 權威推薦
- 導讀 歷史地理與中國的未來
- 從歷史地理的視角去理解經濟的發展
- 從歷史地理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的大國關系
- 從歷史地理的視角去推動中國的對外發展
- 前言 地球不是平的
- 持久的“自然”邊界
- 智慧的開端——地理
- 中東何以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 第1章 地圖上的地緣戰爭 寧死不屈的地理
- 誰來拯救“中歐”?
- 德國的鐘擺與巴爾干的靈魂
- “慕尼黑陰謀”的類比
- 理想主義對美國的禍害
- 第2章 分裂的地理,報復的邏輯 地圖的力量
- 現實主義與地圖的價值
- 地理的邏輯
- 人類活動軌跡的前戲
- 從未降格的地理
- 地理將會以怎樣的方式報復人類?
- 第3章 地理的歷史輪廓 希羅多德和他的繼承者
- 動蕩的美索不達米亞
-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 地理對伊斯蘭世界的偏見
- 霍奇森——伊斯蘭的冒險
- 希羅多德的猜想
- 第4章 歷史的地理樞紐 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劇本
- 亞洲的“附屬”——歐洲文明
- 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決定人類的未來?
- 一個世紀前的地緣政治劇本
- 第5章 納粹德國的地理扭曲 地緣政治空間競爭
- 被納粹曲解的“生存空間”理論
- 德國地緣政治的本質
- “心臟地帶”理論的末日?
- 第6章 被邊緣的邊緣地帶 “權力均衡”的挑戰
- 邊緣地帶與心臟地帶,孰輕孰重?
- 美國的后院——起火的“南錐體”
- 大陸邊緣地帶導致“遏制”戰略的形成?
- 遏制中國的邏輯
- 第7章 海權的誘惑 霸權野心
- 地理決定海權?
- 制海權等于霸權?
- 第8章 從“緩沖墊”到監獄 擁擠的地圖
- 人口膨脹在地緣政治上的反映
- 群體心理作祟下的民族主義
- 殺傷性武器和大眾傳媒帶來的地理報復
- 第9章 歐洲分裂的地理根源 被割裂的“大歐洲”
- 歐洲的地理與未來的命運
- 亞洲仍然支配著歐洲?
- 希臘債務危機決定歐盟的未來?
- 第10章 摒棄歷史的地理 中心地帶的俄羅斯
- 地理決定的集體主義?
- 歐洲的“外省人”
- “不安全感”造成的無休止擴張?
- 在地緣政治中迷失的俄羅斯
- “北極熊”的中亞棋局
- 第11章 巨龍崛起 中國實力的地理優勢
- 虎虎生威的中國
- 中國的大陸強國之路
- 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
- 臺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中美世紀博弈的必然性
- 第12章 “阿育王”的困惑 印度的地理困境
- “德里”的歷史變遷
- 上帝創造的敵人——巴基斯坦
- 阿富汗在印度地緣政治中的角色
- 中印的全方位博弈
- 第13章 攪動世界的波斯 伊朗的地理樞紐
- 阿拉伯半島的核心——內志
- 地理將怎樣報復伊朗?
- 波斯帝國的最終出路
- 第14章 “荒野腰帶”的“和事佬” 前奧斯曼帝國
- 歐洲的“棄兒”
- 阿拉伯世界的困境
- 民主的傀儡——伊拉克
- 地理決定不了敘利亞
- 天生冤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 第15章 “山姆大叔”的歷史羅盤 墨西哥的挑戰
- 布羅代爾的“長時段”
- 為何墨西哥對美國更重要?
- 如果美國不再主導世界……
- 墨西哥——美國退出歷史舞臺最體面的出口?
- 墨西哥的今天,美國的明天?
- 墨西哥的未來必將影響世界 更新時間:2022-02-21 16:45:54
推薦閱讀
- 世界體系論視野下的兩極分化:基于薩米爾·阿明理論的分析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國格局與世界新趨勢
- 亞非研究(總第15輯)
- 自由主義利維坦:美利堅世界秩序的起源、危機與轉型
- 世界政治研究(2023年第二輯/總第十八輯)
- 中國人的關系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變
- 斷劍:解密烏克蘭變局中的軍事力量
- 國際政治科學(2013年第1期)
- 中東庫爾德民族問題透視
- 軟權力新探:理論與實踐
- 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
- 中外應對危機100例
- 古巴模式的“更新”與拉美左派的崛起
- 亞非研究(2017年第2輯/總第12輯)
- 從蘇聯模式到中國道路
- 雅典政制
- 激進視野中的希臘左翼政黨與社會主義運動
- 國王的兩個身體
- 政治與行政:政府之研究
- 國際共運史與社會主義研究輯刊(2013年卷)
- 總統是靠不住的:近距離看美國之二
- 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一輯)
- 全球化:文化沖突與共生
- 國民志愿服務團如何重塑印度?
- 西方新國際干預的理論與現實
- 早期美國毒品控制模式研究
- 參與的力量:一個投行人士的兒童福利院援助之旅
- 蘇聯末日觀察
- 俄羅斯政治經濟外交(2000-2020)
- 美國間諜的驚世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