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的謀略家,其門下既有外交梟雄蘇秦、張儀,又有軍事大家孫臏、龐涓,他們的軍事、外交活動影響了戰國時代的歷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謀之書,通篇都是鉗制對手、破解亂局的奇謀妙計。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廣智慧解讀《鬼谷子》,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方今之世,國家、企業、個人之間競爭激烈,如何摸清對手底牌、操縱對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敵制勝?本書堪比一個強大的智庫,生動豐富,易學易用。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1.2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三十六計》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三十六計》以通行的《三十六計》為藍本,在原著文言的基礎上,保留古文原語、按語的內容,并加以翻譯,進而將古今中外的計謀運用實例加以穿插評點,同時對計謀運用的條件和精髓加以精練的闡述。
李明宇 ·中國文化 ·13萬字
《毓老師說易經》根據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講授《易經》課程內容整理而成。毓老認為,《大易》與《春秋》弄明白,中國思想左右逢源!讀《易經》的目的有三: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易經》是智海,絕非假話,是智慧的產物。書有古今,智慧無古今。以古人智慧,啟發今人的智慧,把人生問題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師說易經》告訴我們,要懂用腦,讀完一篇,真得其好處。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讀書,存肥料。讀書,懂用道理簡單,做到可難。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81.2萬字
這是梁文道筆下的“飲食社會學”——“吃”是聯結社會的紐帶,是構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書為梁文道食評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談論“吃”的社會意涵,挖掘不同場合、不同人群、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人們“吃”的不同內容與邏輯,引出“吃”作為不可或缺的社會紐帶的意義,正是“吃”聯結或區隔了不同的個人與群體。
梁文道 ·中國文化 ·9.2萬字
《六韜》《三略》是反映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重要著作。《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是一部集先秦黃老道家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三略》相傳為漢初道家隱士黃石公所著,它與前代兵書不同,是一部專論戰略的兵書,尤其側重闡述政略。《六韜三略全鑒》匯集了兩部兵書的內容,對其原文進行了注釋和翻譯,有助于作者更輕松地閱讀和理解。
(周)姜尚 (漢)黃石公 ·中國文化 ·11.2萬字
這本打通《易經》與《內經》、易學與中醫學,并闡明張景岳《醫易義》思想的名著,真知灼見,獨步高論。中醫工作者和玩《易》者不可錯過。張景岳說:“以《易》之變化參乎醫,則有象莫非醫,醫盡回天之造化;以醫之運用贊乎《易》,則一身都是《易》,《易》真系我之安危。《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
黃紹祖 ·中國文化 ·35.4萬字
金開誠編著的《風箏》為叢書之一,系統全面介紹了風箏相關知識。《風箏》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文化 ·3.2萬字
作者以散文的筆調,將茶席歷史、茶席構成、茶席美學、茶席的插花等,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書客觀嚴謹,翔實耐讀,并由安徽農業大學著名茶文化專家丁以壽老師傾情作序推薦。本書最大的創新是在于對茶席美學意蘊的闡發,這是此前一些茶席類書籍的弱項;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是由形而下之器、藝而入形而上之道、美,道器不離,藝美相即。
靜清和 ·中國文化 ·7.8萬字
《中國文化常識》全面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思想、藝術、文學、日常生活、傳說故事、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文風通俗易懂,知識全面,結合精美的插圖,既可以作為休閑讀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工具書。
干春松 張曉芒 ·中國文化 ·29.8萬字
曾氏在傳統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生前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影響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書”更因其貼近當時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歡迎。《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國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子侄輩的家信,并適當補充了部分他寫給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現曾氏人生全貌。其內容上至經邦緯國、濟世救民之道的闡發,中及進德修業、讀書求學方法的指導,下至人際瑣事處理和家庭經濟生計的經驗建議,可謂事無巨細,纖悉無遺,生動地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及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蘊含了其處世應變的哲學體悟和思想精髓。
檀作文譯注 ·中國文化 ·104萬字
所謂”禮記”,就是關于“禮經”的“記”,即對“經”的詮釋講解,是禮學家對禮經的解釋以及他們所采擇的各種意見的輯錄。《大戴禮記》《小戴禮記》就是這類的書。《大戴禮記》,相傳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家戴德編纂;《小戴禮記》,相傳是由西漢禮學家戴德之從兄子戴圣編纂。《小戴禮記》,也稱為《禮記》,凡四十九篇。本書是對《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全文注譯。內容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出題解,扼要概括通篇內容旨意。其次出正文,正文的分節參考了北大標點本《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及各家譯注本的分節,文字也參考各種版本進行了勘校,有調整者在注釋中加以說明。再次出注釋,注釋兼及章句訓詁與名物制度介紹,在引述各家說法時,為求簡明,最常見的鄭玄注、孔穎達疏,簡稱“鄭注”“孔疏”,其他注家或相關著作則引作者與書名,如朱彬《禮記訓纂》、孫希旦《禮記集解》、陳澔《禮記集說》,或徑直引作朱彬說、孫希旦說等。
胡平生 張萌譯注 ·中國文化 ·63.1萬字
本書共收錄名言警句、歇后語、謎語、對聯、俗語、諺語等上萬條。這些鮮活的語言文字語簡意賅,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這些語句,或寓意深長,或幽默風趣,有著過目難忘的藝術效果。本書以名句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所選的名句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到當代名人的智慧言語均有涉及;所選的名句范圍非常廣,從詩詞曲賦、小說雜記等文學體裁,到俗諺、歇后語、謎語等民間文學都有涉獵。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過這些或引人發笑、或讓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讀者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6.9萬字
古人認為聲音是圣潔的,音樂可以潔凈人的思想、靈魂,創作和諧的音樂就是要和諧地使用“八音”,所謂“八音”就是指分別由青銅、石頭、陶器、木頭、竹子、蠶絲、葫蘆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絲、匏、革八類樂器。中國古人是按照樂器制作的材質來區分不同的樂器,正是這些看似簡單卻凝聚了無數古人卓越智慧的樂器,在歷史的深處。
金開誠 ·中國文化 ·3萬字
家風是最基本、最靠譜的家庭教育。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引領孩子成長,是每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家庭的風氣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們就要讓它長長久久。曾仕強教授學貫中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而精確的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曾教授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若每個人都能維護好、傳承好自己的家風,則世界無為而治,人間萬象泰和。無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無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曾仕強 ·中國文化 ·11.4萬字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論語》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這一說法,大體可信。原始記錄雜出于眾手,最后編定當在戰國初期,以曾參門人為主。《論語》一書是集章成篇的體例,各章間的關系性較小。《論語》的核心思想為“仁”,提倡“仁”“義”“禮”“智”“信”,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其內容廣泛深邃,其風格雋永含蓄,對后世起到了重大的影響。
陳曉芬譯注 ·中國文化 ·8.9萬字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原為王力先生主編的漢語言專業大學教材《古代漢語》通論部分中的“古代文化常識”,由馬漢麟先生執筆,自成體系且架構完整。全書分為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十四章,涉及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內容詳明,干貨滿滿。每章結合古代著作里的案例講解該部分最核心的概念或常見的習俗、器物,行文平易簡潔,雅俗共賞,為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入門經典。
王力主編 馬漢麟著 余才林補訂 ·中國文化 ·8.8萬字
《梁啟超講國學》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選取了梁啟超著述中的相關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輔以故事性的敘述方式,來做解讀。這些內容包括史學、文學、儒學、佛學、法學和教育、修養、倫理等諸方面。我們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是希望通過本書能讓初接觸的讀者一看就入門,讓有基礎的讀者一看就能見微知著,從而更上一層樓。
季風 ·中國文化 ·13.7萬字
本書中包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所有重大傳統節日,將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習俗、文化內涵,融入到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里。每一個傳統節日故事,都是一次與歷史的相遇,都是一次想象力的豐富和藝術的熏陶。節日故事內容生動活潑,充滿童趣,讓孩子們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節日氣氛,在體會節日的歡愉中,知道節日背后的意義,得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滋養。
謝桂梅 ·中國文化 ·6.1萬字
《易經》自古即稱作“天人之學”,探討的是天道演化及人事興革的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關系。上經三十卦,始于乾、坤,終于坎、離,內容從開天辟地談到人類文明昌盛,顯示自然演化的歷程中,生命的蘊養成長遍歷艱險;下經三十四卦,始于咸、恒,終于既濟、未濟,內容從戀愛婚姻談到人生的終極成敗,細數離合悲歡與愛恨情仇。關于《易經》的書,深入淺出是必然的要求。然而《易經》太難,要講得讓一般人能懂,實在不易。《易經的第一堂課》(全新修訂版)共六十四篇,介紹《易經》中一些深沉雋永的智慧,其中六十四卦大部分談到,再附加些通貫性的論述,雖非《易經》全貌,但用心的讀者已能管窺。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1.1萬字
擔心看不懂《易經》?有了這本書,輕輕松松讀懂《易經》!《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文化之源、諸子百家之始,其內容極其豐富,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社會生產到日常生活,從管理之道到做人處世……幾乎包羅萬象,無所不含,它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影響。馮戈吸收易經智慧精華,以趣味十足的漫畫形式講解這部流傳已久的國學經典。其風格詼諧幽默,文字深刻直白,讓我們笑著笑著就讀懂了《易經》,學會了《易經》里的做人處世哲學。
馮戈編繪 ·中國文化 ·658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