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對上百個躍動的中國文化“符號”進行饒有趣味的科普解讀,融自然、人文、傳統、歷史、藝術、情感于書中,訴說著千年的傳承,凝視著現今的變遷。無可否認,這些文化符號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生活,以至思想當中,再從我們手中流傳下去。
馮驥才 ·中國文化 ·5.3萬字
《西游補》是《西游記》的續書,全書故事承接在唐僧師徒四人過火焰山之后,寫孫行者化齋,為鯖魚精所迷,撞入了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幻造的“青青世界”。孫行者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臺”。他通過樓臺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后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秦檜審判、行刑,并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整個故事描寫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明)董說 趙紅娟等校注 ·中國文化 ·13.6萬字
《山海經》全書共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4卷、《海內經》1卷。其中14卷是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這些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漢)劉向 劉歆編 鄭志玲譯注 ·中國文化 ·13.7萬字
我國的當鋪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漢代,典當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專營與兼營并立,逐漸向專營發展,正式成為了一種行業。這是中國典當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大變化,雖然它們曾經備受爭議,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它們以超前的經濟意識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最終促進了現代金融業的發展。
鄭明武 馬良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中國星座星名的起源、含義,以及隱藏在星名后面的故事。以二十八宿為骨干,將一個個星座、一個個故事貫穿起來。書中配有百余幅插圖,包含近百個歷史或神話故事。本書內容豐富,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是一本幫助讀者認識中國星座的很好的入門書,是科普與文化結合的有益嘗試,即使對天文專業的讀者而言,也不失為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閱讀這本書,同時可以起到學習中國歷史的作用。
陳久金 ·中國文化 ·10.8萬字
本書編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來,精選出數百則典故,并對每則典故的出處、故事、含義、用法進行了詳解。為了方便讀者查閱,根據含義的異同對這些典故進行了分類,使讀者用起來方便快捷、得心應手。一書在手,盡覽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竭寶峰主編 ·中國文化 ·10.3萬字
浙江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民俗風情更是淳厚獨特。本書從絢麗多彩的浙江民俗中精選35個故事,從歲時、生產、生活、飲食、信仰等側面展現浙江民俗的風情畫卷。親切質樸的語言,搭配傳統的中國畫,向孩子們講述獨特民俗背后的悲歡離合、人情冷暖,帶孩子們領略浙江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
毛曉青 ·中國文化 ·7.7萬字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及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產品叫“秋版”?!吨袊幕R讀本:中國年畫》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文化 ·3.1萬字
本套書精選“三百千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12種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經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準確釋義,同時根據每節內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識、文學典故,閱讀性強,文、史、哲涉獵廣泛,專注塑造國學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畫,或者相關的文物圖片,以反映傳統的生活情境,匯集豐富多彩的中華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國學盛宴。
蕭史 ·中國文化 ·5萬字
本書選取了燕趙、三秦、三晉、齊魯、吳越、荊楚、巴蜀、滇云、嶺南、青藏、閩南等十一個文化生態群體,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風物、飲食、建筑、文化名人等歷史沿革,力圖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區域文化上,構建一個清晰的文化性格脈絡。同一般的人文文化書相比,本書內容廣泛,不僅停留在對風俗人情的簡單介紹上,而且是從“文化性格”上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對中華文明的一個深入思考。
秦榆 ·中國文化 ·18.3萬字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唐)韓愈著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4.9萬字
作者用數百幅親手拍攝的不同季節、不同背景的高清照片,以散文的筆調,將茶席歷史、茶席構成、茶席美學、茶席的插花等,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書客觀嚴謹,翔實耐讀,并由安徽農業大學著名茶文化專家丁以壽老師傾情作序推薦。
靜清和 ·中國文化 ·10.2萬字
錢穆先生一生崇敬國家民族之傳統文化,幾同宗教信仰。先生以為中國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義與價值,縱使一時受人輕蔑鄙視,但就人類生命全體之前途言,中國文化宜有其再現光輝與發揚之一日。讀此書庶可見中國文化影響之悠久偉大,實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錢穆 ·中國文化 ·9.1萬字
道德,是日常的規范也是隱秘的“玄學”,而中國文化大大拓展了它的層次,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魅力。本書立足中國傳統哲學的內在語境,以《老子》和《易傳》等為主要文本,訴諸樸素的文本細讀和哲學的辯證分析,尋章摘句,探賾索隱,細致審查了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種種隱微和曲折,呈現了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深刻性和豐富性。全書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究本溯源,厘清了一些模糊的焦點問題,有助于讀者清晰把握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深層差異,進而由之洞悉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秘密,一窺中國文化的堂奧。
吳小龍 ·中國文化 ·12.7萬字
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鮮明的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神,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已經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對今人依然有許多啟迪和借鑒意義?!吨腥A傳統文化:齊文化讀本》叢書編寫委員會以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把握齊文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面向中小學生,一體化設計讀本的編寫內容與編寫體例,使讀本由淺入深,由分到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點面結合,縱向延伸,呈現出層級性、有序性、銜接性、系統性。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3.4萬字
用英語解讀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含52幅精美插畫,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經典著述對國家的形成、人民日常生活的影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吨袊鴼v史著述(英文版)》以地道流暢的英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52本中國傳統經典著作,配以彩色插畫,賞心悅目,圖文并茂,是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材料。本書每篇短文介紹一本經典著述,時間跨度3000余年,內容包含了醫學、數學、軍事謀略、宗教、文學以及藝術、游記等。
張慈贇著 朱晨蕾繪 ·中國文化 ·3.5萬字
本書以家庭為切入點,從飲食男女到四時祭祀,從鄉愁鄉思到祠堂家譜,從居住空間到民俗風情,從家風家教到家國情懷,涵蓋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剖析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闡述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本書共分為七章,分別是:家居、家祭、家鄉、家庭、家風、家教、家國。本書文字優雅,趣味橫生,樸實無華,感人至深,既是一本中華傳統文化的“濃縮讀本”,也是一本家庭生活的“百科全書”。
薛仁明 白劍峰 ·中國文化 ·17.3萬字
此書稿《國學教程》系列第二冊,主要是以講義的形式,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對國學經典(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引導性解讀,也包括對社會生活教育、科技文化應用、傳統修身技能等層面傳統文化的歷史概貌、核心思想、社會價值的解讀。
湖南省教師教育學會組織 編寫 ·中國文化 ·19.3萬字
《禪花與節氣節日》依托三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的歲時文化,二是中國人對花長久以來的衷情和應用,三是中國傳統繪畫和詩詞的影響。以二十四節氣為基礎的歲時文化,源自先民在耕作、游獵、桑漁、騎射等生存中對自然天象與物候周期性變化的觀察和認識,反映了先民的宇宙觀。禪花蘊含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色彩,與美學、文學、繪畫、植物學等關聯至深。本書介紹了禪藝插花與節氣、節日的有關聯系以及禪花作品與詩詞繪畫藝術交相輝映的風采,輔以時令禪藝插花代表性作品示例,便于讀者了解和掌握禪藝插花的制作步驟和作品意境的創作與欣賞?!抖U花與節氣節日》可供園藝愛好者、花藝培訓和花藝愛好者、花店從業者參考閱讀,也可供相關院校的園藝、環藝、花藝、植物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參考。
楊卓 呂玉主編 ·中國文化 ·4.2萬字
本書是辜鴻銘影響至深至廣的一部著作,書中他以極大的熱情將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西方世界,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晚清以來,中國形象被嚴重扭曲。學貫中西、特立獨行的國學大師辜鴻銘,于1915年出版了用英文寫成的《中國人的精神》一書,用自己的筆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本書全面反映了辜鴻銘的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是一戰前后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本書從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對于中國精神生活的“揭示”,關于中國文化道德精神價值的闡述,都很有意義。
辜鴻銘 ·中國文化 ·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