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蘇格蘭極具標志性的勇士、詩人與魔法等象征元素為線索,帶領讀者走進當地深厚燦爛的文化景觀,深度理解這塊英倫高地的啟蒙歷史、民族性格與文化態度。從華萊士抗英的山林,到歷史小說家司各特的紀念塔,再到哈利波特原型的中世紀城堡,全書充滿濃厚的文藝氣息,是建筑、歷史和文學的復調之旅,是對蘇格蘭人創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魯佳 ·各國文化 ·16.1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波斯訪古”以作者的實地考察為基礎,討論兩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藝術、物種、冶金工藝、玻璃工藝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中國與波斯的文化交流”,從文獻記載、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發,進一步揭示二者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
林梅村 ·文化交流 ·12.7萬字
本書結合了中國古代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兩個維度,以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發生的文化交流為主線,講述中國歷史變遷、中外文明互鑒與融匯,揭示中國在跨文明的互動、互融歷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張朝陽 高藝 ·文化交流 ·2.4萬字
本書介紹了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梳理了中國文化傳統的脈絡與體系,把中華民族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哲學作為文化的核心與起點來解讀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價值、主流觀念、民族精神、社會傳習,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探討中國文化發展的前途。在中國萬年文化傳統中尋找規律,貫通了中國文化傳統的智慧與當今人類社會的文化需求;在中國文化的人文特質與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對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鑒,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有特質。
張岱年 ·中國文化 ·11.6萬字
本書按照黃河上、中、下游分為三輯,對黃河全流域重要城市、關鍵節點進行了掃描,多點和多側面展現了黃河流域的歷史性變化,文章旁征博引,有歷史性的探討,也有社會治理和生態文明方面的思考。
馮并 ·地域文化 ·18.7萬字
本書為《關于德語的88個小問題》的姊妹篇,精選了與德國相關的88個小問題,涉及德國的經濟特點、政治現狀、社會風俗、歷史傳統、文化典故等方面,從一些漫不經心卻又日常可見的小問題入手,為讀者呈現一個不一定與傳統印象相符卻真實的德國,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梁錫江 ·各國文化 ·10.7萬字
本書跳出以中國或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察視角和敘事方式,借用“季風亞洲”這一概念,從“互聯”“中心-邊緣”“世界主義”三條線索切入,收錄11個國際學術界的前沿研究,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和思想流動展開討論。
謝侃侃 張忞煜 曹寅編 ·各國文化 ·8.1萬字
本書對中國古代社會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項進行了梳理和呈現,全景式展現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遞圖景。透過古人的日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根,理解華夏文明的傳承與變遷,帶我們理解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氣質是如何塑造的。
李志生 ·文化史 ·19.9萬字
本書通過探討西方的漫威英雄、體育明星等文化現象,從文化社會學的元視角,探尋英雄在當代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內容涉及:對近代英雄主義的反思、英雄故事的敘述模型、英雄化的愿望和去英雄化的趨勢等前沿問題。
(德)烏爾里希·布呂克林 ·理論 ·17.4萬字
為進一步加強遼寧省職業院校課程建設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職教集團資源建設共建共享,遼寧信息技術職業教育集團組織開展了電工電子類課程標準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20門課程標準建設,探索開展了基于職業崗位分析的教學內容設計,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及評價標準與評價模式。為使課程建設成果服務更多職業院校教學人員,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建設,集團決定將首批20門課程標準編輯出版。
王雨華 馬彪 ·非遺 ·3.8萬字
《皇帝秘史·中國卷》講述了:中國古代最神秘的地方莫過于皇宮,那個被重重包裹的宮墻之內曾演繹著怎樣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皇帝到底是怎樣選定的?他有多少后妃和子女,如何管理龐大的家族?皇位的繼承人如何遴選和培養?登基大典的儀式有多么繁復?皇帝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業余愛好?這些都是尋常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薛晉蓉編著 ·神秘文化 ·11.2萬字
藝伎是日本文化的載體也是日本的文化寵兒。《圖說日本藝伎》全景展現了日本藝伎興衰史,詳實介紹了藝伎的日常生活、人生遭際以及她們在歷史變遷中的沉浮,同時亦從日本獨特的審美及民族特性出發,分析了藝伎業在情色與文化中游離的社會根源,以及文學作品里的藝伎之光。
石林 唐詩 ·各國文化 ·12.4萬字
什么是超藝術托馬森?是附著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無用之物,也是日復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獨特趣味。本書為風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觀察學”“考現學”經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殺入日本亞馬遜社會學暢銷榜前十。作者赤瀨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東京街頭時,發現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樓梯,至此開始了對整個都市的另類探索,掀起了一場觀察街頭和認識附近的運動,并于1986年與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畫家南伸坊等人發起“路上觀察學會”。作者詼諧、調侃、充滿玩樂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對都市現代化進程的嚴肅思考以及對日常風景的探尋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經驗越來越少的當下,以散步為基礎的路上觀察旨在喚回人們對附近的親切感,找回個人與外界的切身接觸。
(日)赤瀨川原平 ·文化研究 ·11.5萬字
《圖說莊子》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本書是一部對道家經典《莊子》進行注譯解讀、圖文并茂的國學讀物。《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道家學說的又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經典之作,它以汪洋恣肆的文筆,以不拘常理的觀念;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先秦諸子的獨特思想世界。該書條目清楚,解讀通俗易懂,圖片精美,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國學讀物。
袁敏 ·中國文化 ·10.8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三十六計》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說三十六計》以通行的《三十六計》為藍本,在原著文言的基礎上,保留古文原語、按語的內容,并加以翻譯,進而將古今中外的計謀運用實例加以穿插評點,同時對計謀運用的條件和精髓加以精練的闡述。
李明宇 ·中國文化 ·13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語》故事集。作者以《論語》章句為素材和綱領,以孔子及其弟子為主角,撰寫了28則小故事,既形象、直觀地闡釋了《論語》所蘊含的哲理,又生動地重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故事,以及春秋末期的社會風尚。比如《宰予晝寢》一章,作者根據《論語·公冶長篇》的一段原文,細膩地重構了宰予的心態變化,推想出“宰予晝寢”的前因后果。其描寫能讓現代的讀者感同身受,進而更好地理解《論語》原文想要傳達的道理。本書分為28章,每章一則故事,章前附有相關的《論語》章句原文和白話翻譯。
(日)下村湖人 ·中國文化 ·11.7萬字
《北大文化產業評論(2023—2024)》屬“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智庫叢書”系列,是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性學術書,每年一部,全書分為理論視野、前沿觀察、產業動態、區域熱點四大板塊,對文化產業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理論、區域文化產業、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國外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案例和文化產業學科建設等相關領域展開理論性、批判性、歷史性和國際性的研究論述,重點探討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倡導跨學科的視角研究文化產業現象和趨勢。
向勇主編 ·文化產業 ·11.7萬字
本書為2023-202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HB23YS042)立項課題研究。本研究將白狄族、鮮虞氏、中山國紋飾統稱為白狄中山國紋飾。從紋飾史視角,挖掘和構建白狄族、鮮虞氏、中山國三個主要階段的“紋飾”特征,明確其屬性與意義。從白狄中山國紋飾認知、理解、融合、創新,在河北新都市設計中的應用等多方面進行剖析與探索。通過藝術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元文化的交叉對比研究,探析白狄文化元素的融合與創新方案,加強河北省傳統文化繼承性與創新性,為河北省新城鎮設計的融合創新,白狄中山國藝術文化的發展提供新思路,為后續研究提供基礎資料。本書適合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及對社會人員參考學習使用。
王杰 宗同惠 ·民族文化 ·7.1萬字
這里有濃縮歐洲百年建筑精華的中央大街,這里有中國現存最早的聲光影色的表達者——和平藝術電影院,這里有旋律優美的“哈夏”音樂會,這里有魔幻又驚艷的冰雪大世界,這里還有風靡網絡、口味獨特的面包飲料“格瓦斯”。這里曾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最前沿,這里曾是引領時尚潮流的第一線。……作者以深沉的情感、靈動的筆觸、獨特的視角、詩意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哈爾濱的冰雪浪漫、音樂之風、建筑特色及文博旅游、美食文化等,呈現了哈爾濱充滿魅力的城市風貌和城市氣質。
劉冬穎 ·地域文化 ·8.9萬字
近現代,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家大師閃耀中國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學界。他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熱愛,那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無不以其格局之大、氣節之高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名門家風,有言傳,更多的是身教。本書創作團隊歷時八年,追蹤并對話33位文化名人子嗣,透過他們的目光,探尋書香之家的家風傳承、文脈流傳。在風云變幻的歷史長河中,個人和家族變遷的背后,是什么?33篇深度訪談,還原一段段名門歷史;130余幅珍貴照片,以饗讀者。
沈秀紅主編 ·隨筆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