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將作為觀念和意識的“視覺”主題放到中國古典文化的語境中進行研究,將宏觀與微觀、本體與歷史、視覺意識與藝術經驗有機結合,從方法、本體和歷史三個層面揭示中國古代視覺意識的構成、內涵與演變邏輯;梳理了“高遠之觀”“游目”“游觀”等“看”的方式,并結合詩歌、繪畫對其進行了探討,深入分析了“看”與“知”的關系;從視覺意識與身體意識、質料與形式、文字與圖像三個維度辨析了視覺意識的內涵。
劉泰然 ·藝術理論 ·35.3萬字
明代大力推行的科舉考試制度,使明代教育具有了特殊性:一切以是否合于儒家經典為標準。它造成了明人普遍具有遵經、崇圣心態(tài)。當這種心態(tài)滲透至書畫創(chuàng)作和理論總結時,就使書畫理論和實踐都具有了崇古的特征。
蔣志琴 ·繪畫 ·23.5萬字
本書史論結合、以論為主,在敘述歷史時著眼于歷史過程所積淀的理論形態(tài),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tài),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分述早期工業(yè)時期的藝術設計、現代派藝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對藝術設計特別是藝術設計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學校、功能主義和樣式主義、后現代藝術設計、波普設計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組織;二是根據“創(chuàng)作-作品-欣賞”的系統(tǒng)闡述藝術設計按其自身邏輯發(fā)展的理論,包括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人工智能與創(chuàng)新設計、藝術設計的心理學、藝術設計管理、民族民間設計、大審美經濟形態(tài)中藝術設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藝術設計等。
凌繼堯等 ·藝術理論 ·25.9萬字
《服裝品牌策劃與營銷》一書將品牌認知、市場調研、品牌策劃、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內容貫穿起來,圖文并茂。書中內容結合大量圖片表格加以說明,同時引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并培養(yǎng)讀者形成自己產品策劃與營銷方案。且由于目前服裝市場與網絡結合日益緊密,《服裝品牌策劃與營銷》一書特別就服裝品牌的網絡管理和網絡銷售進行闡述,使得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兼具專業(yè)性與時效性的特點。《服裝品牌策劃與營銷》一書可供服裝企業(yè)品牌策劃人員、營銷人員閱讀,也可供服裝專業(yè)院校師生參考。
周輝 ·設計 ·20.7萬字
本書從多個視角探討了嵇康的音樂理論。嵇康的樂論已經遠遠超出了音樂的范疇,而深入觸及到當時的哲學、藝術、文化與政治等諸多領域。從哲學上講,嵇康樂論體現了他卓越的思辨才華,集中展現了其名理之學的思維方式與高度。從藝術上講,嵇康樂論突破了當時經學音樂觀的束縛,建立起一種全新的音樂審美觀,為六朝悲歌、悲曲的興盛奠定了哲學上的基礎。從文化角度看,嵇康樂論順應了當時“人的自覺”和“藝術的自覺”這一歷史潮流,促進了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從政治角度看,嵇康樂論又是對曹魏樂制變革的一種回應,且卓爾不群,和嵇康自己的人生悲劇密不可分。
張玉安 ·音樂 ·24萬字
當代表演藝術起源于文化藝術交流和碰撞,但對于這一歷史進程,目前國內外幾種主要的看法互有盲區(qū)。一種是把當代表演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一個分支,主要討論它與其他當代藝術尤其是視覺藝術的關系。這種立場傾向于將所有在傳統(tǒng)劇場中發(fā)生的表演排除在視野之外,甚至不討論一些最具表演革新性但已經被劇場界奉為圭臬的藝術家,比如阿爾托。還有一種較近的劇場界內部的認知趨勢,也傾向于將表演看作戲劇藝術的核心,它梳理出一條從阿爾托等人開始的脈絡。但這些大師似乎都被描述為橫空出世的英雄,因為在這些敘述中,其他當代藝術的影響,往往只作為舞臺美術等具體功能而被提及。本書試圖融合幾種視野,將當代藝術的影響、表演的突出地位,與更傳統(tǒng)的戲劇影視表演(尤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問題結合起來,并參照當代思想演進中對主體/他者人之死等問題的討論,重新思考當代表演藝術的起源與它作為人學的可能性。書中涉及許多新老案例,有些國外表演藝術作品在國內還鮮有專著描述和討論過,而有些國內的劇場藝術作品,則被納入新的觀照視野,獲得全新的解讀。
鄧菡彬 曾不容 ·戲劇藝術 ·21.6萬字
本書是對2014年度中國內地藝術學門類各學科發(fā)展狀況的一次年度掃描,書中介紹了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五個一級學科在2014年度的發(fā)展概況,主要聚焦于學科動態(tài)、問題聚焦和專題研究三方面:學科動態(tài)部分對各學科年度發(fā)展概況做了全景式掃描;問題聚焦部分就各學科引發(fā)關注的年度重點問題展開全面梳理和分析;專題研究選取在學科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理論問題做縱深研討。
王一川主編 ·藝術理論 ·24.6萬字
《電影藝術觀念》是一部全面闡述世界電影藝術觀念的著作,其顯著特色在于將權威的電影學術理論與生動的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結合在一起,將清晰的電影歷史脈絡與鮮明的電影藝術家個性結合在一起,將獨特的電影藝術表達與多元的國際社會文化及哲學美學背景結合在一起,打通學術性與實踐性之間的壁壘,形成一種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寫作風格,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之中汲取電影藝術素養(yǎng)。《電影藝術觀念》是一部電影藝術理論著作(涉及好萊塢經典敘事體系、蒙太奇、長鏡頭、現代及后現代電影觀念),又不乏對電影藝術家進行的創(chuàng)作個案研究(涉及格里菲斯、愛森斯坦、奧森·威爾斯、戈達爾、伯格曼和科波拉等電影藝術大師),它還可以被當作一本風格獨特的世界電影史(涉及類型電影、先鋒派、紀錄電影、新現實主義、“新浪潮”、新好萊塢和獨立電影等重要流派)。
游飛 ·戲劇藝術 ·31.5萬字
廣府文化精神與精粹,是提煉和凝聚廣府民俗審美的學理與實踐。而最能表現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主要表現:一是“民俗”,即民間習俗;一是“民藝”,即民間藝術。本書探討了廣府民俗藝術的基本特征、獨特風采、文化內涵、審美價值等。廣府民俗藝術審美,是對民俗藝術中的人或事物在表達情思、抒發(fā)情感所具有的特征作評析鑒賞;討論獨樹一幟的廣府民俗藝術風采,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內涵,民俗審美的文化魅力。
劉介民 ·藝術理論 ·40.4萬字
舊京民俗文化豐富而廣博,韻味無窮的京劇文化正是其中尤其燦爛的一筆。本書通過大量切實可信的資料,輔之以流暢的筆觸,幫我們補上了舊京伶人的生活與藝術這有趣的一課。
張文瑞 ·戲劇藝術 ·20.9萬字
本書結合作者的學術經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音樂文獻學的知識與方法,具體討論了傳統(tǒng)學術的精髓,也討論了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勝任文史考據工作的途徑。第一版共七章,分為進入學術工作的十條經驗、學會閱讀、利用工具書搜集專題資料等七講,有近四十幅插圖和四個附錄。附錄部分重點解讀了漢文音樂文獻在中國古代叢書、類書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分布。第二版增加了三章內容,分別為關于編纂音樂史料的學術規(guī)范、從《琴操》版本談音樂古籍輯佚學、遺落在民間的音樂文獻,使本書的體系更完善。本書文字清新、生動,部分內容采用指導練習的方式,對讀者從零基礎開始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和音樂文化遺產有重要價值。首版出版后一直被武漢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院校作為教材使用。
王小盾 ·藝術理論 ·27.6萬字
陜北道情是陜北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地方戲種,它集音樂、舞蹈、美術、文學等要素于一身,極具陜北地方特色。其曲調豐富,音樂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高亢雄渾,委婉清秀,敘事性強,說唱兼存。《陜北道情》系列圖書,是延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本書為《陜北道情·子長卷》。
胡仰明 ·民間藝術 ·21.9萬字
《中文版Photoshop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全視頻實戰(zhàn)228例》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講解Photoshop進行平面廣告設計的案例式教材,注重案例的實用性和精美度。全書共設置228個實用案例,按照技術和行業(yè)應用進行劃分,清晰有序,可以方便零基礎的讀者由淺入深地學習,從而循序漸進地提升Photoshop平面設計能力。《中文版Photoshop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全視頻實戰(zhàn)228例》共分為20章,針對基礎操作、選區(qū)與摳圖、矢量繪圖、圖像修飾、調色、蒙版、圖層混合與樣式、濾鏡等技術進行了細致的案例講解和理論解析。在本書最后還重點設置了8個章節(jié),針對平面設計常用領域的高級應用進行剖析。本書第1~2章主要講解軟件入門操作,是最簡單、最需要完全掌握的基礎章節(jié)。第3~12章是按照技術劃分每個門類的高級案例操作,平面設計中的常用技術技巧在這些章節(jié)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學習。第13~20章是完整的大型項目案例,是專門為讀者設置的高級大型綜合實例提升章節(jié)。《中文版Photoshop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全視頻實戰(zhàn)228例》不僅適合作為平面設計人員的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和培訓機構平面設計及其相關專業(yè)的學習教材,還可作為設計愛好者的工具書。
周彬 ·工藝美術 ·23萬字
宋代繪畫不僅盛況空前絕后,而且畫學成就震古爍今,允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黃金時代。本書對宋代繪畫發(fā)展興盛的原因、特質、表現情形,以及畫論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梳理與闡釋。作者在對原作實物、文獻資料等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繪畫實踐,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是對宋代繪畫史論研究的有益補充。
佘城 ·繪畫 ·36.4萬字
本書的內容包括機械制造工藝的基本知識、軸類零件制造、箱體類零件制造、齒輪零件制造、機械制造質量分析、機械制造裝配、機械零件的精密加工方法、機械零件的特種加工方法以及先進制造方法簡介等。本書可作為機電類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亦可供從事機械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王東聲 ·書法篆刻 ·23.1萬字
20世紀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是中國畫發(fā)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國畫脈絡錯綜,流派紛呈,呈現多元化發(fā)展的狀態(tài),各個主要流派特點鮮明,或者持守正統(tǒng),或者融合中西……本論文選在20世紀中國畫各主要流派的風格特點、傳承脈絡和代表人物等方面都有涉及,力圖從寫意和寫實兩個路向上對中國畫在這個時期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整體的考察和呈現。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編 ·藝術理論 ·28萬字
《夏衍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論》主要探討了夏衍的電影創(chuàng)作之路、電影創(chuàng)作觀念的嬗變、電影的改編特色,夏衍修改電影劇本的心態(tài)、動因、策略,以及他對父親形象、女性/母親形象塑造的意義幾個方面。作為中國電影的開山鼻祖與中國電影的實際領導者,夏衍的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一直引領著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本書的研究成果對于當下的電影研究者、創(chuàng)作者都有著啟發(fā)借鑒意義。
王俠 ·藝術理論 ·22.8萬字
像黑色電影中的私家偵探一般,詹姆斯·納雷摩爾抽絲剝繭,深挖數十部經典影片,包括經典之作《雙重賠償》《馬耳他之鷹》《第三個人》《來自過去》,“新黑色電影”《唐人街》《低俗小說》《藍衣魔鬼》,以及21世紀的黑色電影《穆赫蘭道》《罪惡之城》《殺戮賭場》等,指出了進入黑色電影的七個路徑——概念生成、時代背景、審查制度、成本預算、美學風格、黑暗隱喻、新黑色電影。《黑色電影》提供了對黑色電影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方法,既生動又廣博,同時還有大量的影片信息和對數十部影片的評論,揭示出電影與文學、歷史和觀念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具有啟發(fā)意義。
(美)詹姆斯·納雷摩爾 ·媒體藝術 ·31.3萬字
本書是對2015年度中國內地藝術學門類各學科發(fā)展狀況的一次年度掃描。書中概要介紹了藝術學門類下屬五個一級學科在2015年度的發(fā)展概況,即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主要聚焦于學科動態(tài)、問題聚焦和專題研究三方面:學科動態(tài)部分對各學科年度發(fā)展概況做了全景式掃描;問題聚焦部分就各學科引發(fā)關注的年度重點問題展開全面梳理和分析;專題研究選取在學科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理論問題做縱深研討。
王一川 陳旭光 彭鋒 唐金楠 ·藝術理論 ·24.7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音聲技藝”“職業(yè)群體”“制度傳播”為視角,對曲子的意義進行重新認知與詮釋,突破前人成說而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論見,在音樂學研究領域具有開拓意義。本書曾在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郭威 ·音樂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