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不同于你所理解的美術館館導覽,更不是枯燥無味的藝術圖解,在書里,作者依照自身判斷和私人回憶,收集并回味了過去在美國的7座城市所拜訪與學習過的14座美術館。作者從大眾生活角度,聚焦美術館,結合日常生活、人文和地理、過去與未來,分享了多年來在美術館中感受到的東西——人類智慧、時代勇氣與藝術之美。身處美術館內的我們,時常會在圖文信息的茂密森林中迷失方向,而本書無疑會成為一盞溫暖的明燈,為普通人點亮去往藝術世界的道路。
蘇也 ·藝術理論 ·11.2萬字
“青藤白陽”的書畫藝術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據著崇高的地位,對后世中國花鳥畫甚至整個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自明代中后期直至今日,中國寫意花鳥畫始終沿著他們的足跡發展前行。“青藤白陽”的傳世作品數量不多,一向被視為民族瑰寶、藝術經典。此次特展由南京博物院主辦,聯合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精挑細選了七十余件(套)徐渭、陳淳的書畫精品,全面展示“青藤白陽”書畫藝術的完整面貌與發展源流,并推及二人的師承取法,為觀眾提供直面書畫珍品、領略大師風采的機緣。
南京博物院 ·收藏 ·6.6萬字
《上街》收錄了作者夏佑至近百幅攝影作品,以及眾多關于社會、城市、歷史、文化的小文章。這本書中有你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馬路上席地睡覺的建筑工人,小區里面仰頭看報覽的老人;年輕人穿著學士服和與之完全不匹配的運動鞋拍畢業照,新人擺出略顯造作的姿勢和表情拍婚紗照。也有你或許從未注意的日常事物背后的人類觀念與社會變遷:坐便器與蹲便器背后,隱藏著人關于何謂現代的判斷;植被與城市,看似處于靜態,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各自的領地卻總是此消彼長。這些圖像和文字,彼此平行又可相互對比,恣意地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與情感,同時引領觀眾進入廢墟與城市,進入包含隱喻與象征的人類學田野,進入處處微妙的人類社會。
夏佑至 ·攝影 ·7.3萬字
一個個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個人,被遺忘!鼎鼎大名,被追逐!怎么可能還有一群人???采取超越簡單的批判和頌揚立場,勇敢暴露自身的糾結和尷尬,以常人難以料及的大膽直面當代生活的真實焦慮。他們實驗不停,在在證成:邊緣人,牛氣得很!兩卷《藝術家·上》《藝術家·下》深描這群人:蔡國強、陳丹青、谷文達、黃銳、劉虹、劉建華、劉小東、羅中立、繆曉春、莫毅、木心、沈少民、石沖、宋冬、王廣義、王晉、王魯炎、夏小萬、徐冰、楊福東、尹秀珍、曾梵志、曾浩、展望、張大力、張洹……當代之重,我們不逃!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5萬字
觀賞繪畫可以悅目愉神、感動心靈、頤養性情。一些畫作會讓你一見如故,而另一些畫作卻需要借助于事先闡釋才會傾囊相與,當然其回報往往也更豐厚。本書明晰流暢,清新可讀,涉及繪畫觀賞的方方面面,既能增進觀賞繪畫之樂,又能激發思想靈光。蘇珊·伍德福德博士從熟悉的概念開始,進而探察幽微,發常人之所未見。譬如,她既道出繪畫如何可以作為平面圖案來觀賞,又點明深度幻覺如何有助于引發情感效果;既指出普通物品如何可能包藏隱含之義,又闡明傳統知識如何能提升我們對革命性作品之理解。
(英)蘇珊·伍德福德 ·收藏 ·4.3萬字
品讀中國歷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筆墨風神。胡竹峰品讀的不僅是書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煙火日常。王羲之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寫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誼;金農的《金農題畫記》寫著“豆莢青,豆花白。豆莢肥,秋雨濕。想見田間午飯時,此中滋味,問著肉食貴人全不知。”,道出四時風物的生活妙趣;張旭有一日肚痛,狂筆書就《肚痛貼》……這一切正是“一半是塵土,一半是清風,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藝術”。在流動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帶我們通往明、清、唐、宋與魏晉,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個人的心路。
胡竹峰 ·書法篆刻 ·7.2萬字
創造力從哪里來?創造力如何培養?腦中的創意如何實現落地?AI會代替沒有創造力的人類嗎?這些創意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問題,本書將提供靈感與參考。美國藝術和設計教育領域領航人物洛恩·M.布克曼20余年行業觀察與經驗總結。曾擔任戲劇導演、作家、戲劇文學教授和全球公認的“設計學院中的哈佛”——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院長的洛恩親手執筆,破解創造力、靈感與執行落地的密碼。創造力并非是靈光一現的魔法,而是能夠通過訓練習得。全書以具象的方式揭示創意的實現過程,顛覆了關于天賦和天才的流行觀念,作者走訪50余位創意工作者,涵蓋小說家、編劇、設計師、短片導演、建筑師、裝置藝術家、作曲人、策展人……通過大量采訪實例,見證和理解創意的誕生與實現過程。
(美)洛恩·M.布克曼 ·藝術理論 ·14.2萬字
本書是部人工智能繪畫作品集。人工智能小冰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的236位知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在受到文本或其他創作源激發時,可獨立完成原創性繪畫作品。本書中,小冰化身為七位不同身份的女性畫家,她們來自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有著截然不同的人設,創作出各種風格的畫作,營造出一種玄妙的藝術效果,形成一個“或然世界”。小冰還為每一幅畫作都創作了詩歌,展現了人工智能在創造性領域的劃時代進步,引發人們對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人類生活,藝術和創作是否是人類獨有等問題的暢想。
小冰 邱志杰 ·繪畫 ·1.4萬字
《劍橋藝術史:17世紀藝術》講述了對一切愛好美術的人來說,17世紀藝術大有看頭。不同藝術家表達同一故事時可以有不同方法,對所畫人物和所熟悉風景的觀察也不同,但他們都非常直接地對觀眾說話,看起他們的作品來,常常就好像在讀書。《劍橋藝術史:17世紀藝術》就是為幫助大家掌握這門藝術所編寫的,書中將記載藝術家創作的背景,人們要他們做什么,他們自己想做什么;我們還要講藝術家是怎樣取得某些效果的,并學會辨認不同作品的特色。
(英)瑪德琳·梅因斯通 ·收藏 ·5.2萬字
本書由馬塞爾·普魯斯特的曾侄孫女帕特里西亞`芒特—普魯斯特編寫,收錄了與作家及其作品相關的珍貴照片、資料及書評,展現了作家短暫而又繁花似錦的一生,披露了《追憶似水年華》寫作和出版背后的故事。這部影像集不僅是對普魯斯特形象的定格,更是進一步了解《追憶似水年華》的導讀,極具閱讀價值。譯者張新木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普魯斯特研究專家,他在翻譯本書之余亦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力求還原普魯斯特其人、其文、其風格的原貌。
(法)帕特里西亞·芒特—普魯斯特 米蕾葉·納杜雷爾 ·攝影 ·7.1萬字
本書主要講解平面設計中需要掌握的印前工藝知識,從基礎知識到技巧運用,從文件設置到實例操作,從普通印刷到特種印刷,進行全面的講解。全書共分9章,第1~3章主要講解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包括素材歸類、色彩原理、出血、分辨率、字號、常用中英文字體、紙張開數和拼版等;第4~6章主要講解膠版印刷相關知識,包括印刷原理、CMYK、專色、商務印刷品和印刷用紙等;第7~9章主要介紹了幾種特種印刷方式,包括凸版印刷、不干膠工藝、凹版印刷、絲網印刷、各種后工藝和噴繪寫真等。本書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在每個典型知識點后附帶多個實例詳解,重點在于讓初學者從操作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掌握方法并舉一反三,提高設計能力。本書寫給想要了解印前工藝的平面設計師,幫助設計師掌握印前相關知識。
羅紅霞編著 ·設計 ·5萬字
作者以學院美術為線索,將西方繪畫史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呈現西方繪畫500年來的發展脈絡。本書將帶領讀者拆解畫面,體察畫家的構圖、造型、調色、筆觸,還有創作中的猶豫與堅定,立意時的欲望與野心,讓讀者仿佛來到大師創作的現場,重新發現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杰作;發現一幅畫包含的風格與技藝的傳承與革新,并理解這些流派是如何相互影響、此消彼長,西方繪畫是以什么樣的邏輯在演變。
馬蕭 ·繪畫 ·13.4萬字
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不再追求!策展人和藝術家以邊緣身份,努力營造社會基礎,保障中國當代藝術的常規展出。從故宮博物院到當代私人美術館,從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到2019年“星星1979”,《展覽》一卷,呈現私密把玩的雅好如何蛻變為現代性的公共空間陳設。逾界,蛻變!藝術品、藝術家、策展人和觀眾之間的界限不斷被打破,展覽的社會意義不斷被拓展。我們作為獨立個人的愿望、決心和使命感得以不斷生長。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2.7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二季的講稿,圍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鋪展開來。歷史不是靜止的,美術館收藏的就是重重疊疊的時間。勃魯蓋爾與李公麟對望眼前的麥田,維米爾堆砌起凝結層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將沙龍繪畫擠至次席……這些藝術家,大多數沒進過大學,古人更不消說——規范永遠期待天才的偏離。再完美的規范也無法包容千差萬別的真實。“此所以美術館是我的大學,此所以我至今尚未畢業。”。
陳丹青 ·藝術理論 ·5.7萬字
《劍橋藝術史:繪畫觀賞》明晰流暢,清新可讀,涉及繪畫觀賞的方方面面,既能增進觀賞繪畫之樂,又能激發思想靈光。蘇珊·伍德福德博士從熟悉的概念開始,進而探察幽微,發常人之所未見。譬如,她既道出繪畫如何可以作為平面圖案來觀賞,又點明深度幻覺如何有助于引發情感效果;既指出普通物品如何可能包藏隱含之義,又闡明傳統知識如何能提升我們對革命性作品之理解。
(美)蘇珊·伍德福德 ·收藏 ·4.6萬字
從20多年前,作者開始觀察父輩那一代的攝影人,到現在通過10年的商業攝影積累的大量實戰經驗和長期的觀察總結中,發現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大部分人攝影還停留在討論用什么相機和鏡頭,記各種拍攝參數,嚴重依賴拍攝技巧,模仿復制他人作品的階段。卻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面:要拍出好照片,需要攝影師有自己獨立的觀察與思考、需要走出舒適區、擴展自我能力的邊界、提升自身的眼界與審美、了解自己的弱點并發揮自己的擅長,等等。這些在攝影技能技巧以外的因素被忽視,導致攝影的原創性嚴重滯后。而《你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被忽視的問題,每一章節會針對一個如何拍出好照片的主題進行討論。主題的內容涵蓋攝影技巧、拍攝實戰、影像思維、審美能力和個人能力邊界的試探與擴展等。通過豐富的圖片示例將眾多真實案例分享給大家。每個章節的內容簡短精煉,易懂耐讀。
陸奇 ·攝影 ·5.7萬字
《LAUNCH首發》系列MOOK,是國內具有開拓性價值的新商業MOOK。由場景實驗室主編,邀請商業思想家吳伯凡出任學術顧問,得到App總編輯、資深媒體人李翔與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共同擔任聯合出品人,每期MOOK通過提出一個具備啟發性的新商業觀念,展開足夠多元化的探討:以商業為視角,理解生活方式的嶄新可能。《首發02:美術館時代》中,拋出“美術館時代”這一新商業觀念。“美”即審美價值,代表美術館特有的藝術IP和體驗;“術”即美術館的內容刷新機制,獨特的空間算法和議題引領能力;“館”則是用戶關系,指向主理人、策展人和社群。美術館是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但在數字時代的當下,伴隨生活方式和美學需求的升級,以新視覺技術為代表,文化藝術越來越多地融入日常空間和全品類商業范式。策展式商業、藝術化日常、數字交互體驗、設計驅動產品……藝術不再高居殿堂,而是更加日常化的表達。曾經稀缺的美術館,已經從文化、商業等各個角度成為生活的底層色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美術館時代”。
場景實驗室主編 ·各國藝術 ·5.8萬字
甲殼蟲樂隊解散—1970年—《東方紅》電波響徹寰宇:破碎的世界,不缺席的音樂。列儂被槍殺—1980年—羅中立作巨幅油畫《父親》:個體再小,廢墟般的滄桑如紀念碑。曼德拉釋放—1990年—劉小東開個展:人心脆弱,但實驗性地創造歷史。首批航天員登上國際空間站—2000年—楊福東拍攝《第一個知識分子》:世界控制著人,但人在互動中超越。維基解密揭露世界性的丑聞—2010年—中國藝術品進入億元時代:人犧牲了自己,須重訪為什么出發。新冠病毒全球爆發—2020年—蔡國強爆破煙花《悲劇的誕生》:多線條的力量,完全本土,完全世界。50載光陰,時間點前端的事件,你我耳熟能詳;但時間點后端的事件(中國當代藝術的概念、歷史,以及它作為全球當代藝術一支的特殊條件、經驗和性格),需一卷《潮流》帶我們回望。沒有這些錯過的后端,你總以為只有你,被涌向心頭的欲望和緊迫感,弄得惶惶不安……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0.2萬字
一本包羅萬象、契合當下的藝術入門書。藝術史研究者夏洛特·馬林斯以娓娓道來的講述,帶領讀者穿行于遼闊多樣的藝術世界,領略從10萬年前至今的藝術魔法。從洞穴繪畫的起源,到秦始皇打造兵馬俑的創舉;從印象派、立體主義等流派輪番登場,到當代藝術百花齊放,成為強大的社會變革力量;從沙龍展的出現,到大型博物館和連鎖畫廊的興起……在歷史長河中,見證藝術的誕生、交融與演變,掌握藝術新動向。通過本書既能一睹米開朗琪羅、葛飾北齋、莫奈、杜尚等大師的風采,解鎖數百件名作背后的奧秘,也能發現那些常被藝術史忽視的創作者和作品,以多元視角重新品味藝術之美:從古希臘黑繪大師,到拜占庭佚名藝術家;從首位宮廷女畫家,到“游擊隊女孩”的街頭海報;從影響畢加索的非洲面具,到碧昂絲的盧浮宮音樂短片……藝術的故事不斷更新,誰將成為未來的講述者?
(英)夏洛特·馬林斯 ·藝術理論 ·19.5萬字
一本能喚醒記憶的美麗圖書,原野、北雁、疾風、新綠、飛雪……儲存了不被打擾的故鄉的安寧。畫家宋源文先生1933年生于遼寧,是中國現當代版畫大家和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他擅長打動人心的風景木版畫,喚起人心底的鄉愁。本書為“新中國美術家”系列之一種,正文收錄一百余幅宋先生經典作品,涵蓋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并由畫家親自撰寫了各幅作品的創作方法,特別收錄宋先生在版畫創作、藝術學習方面心得體會,對莘莘學子和中國現代藝術的研究者和愛好者而言有重要參考價值。“CAFAM學術叢書”之“新中國美術家”系列,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學術研究和館藏作品為依托,呈現1949年后幾代美術名家的藝為人生之路。通過個案研究,梳理這段發生在現代傳統美術轉型后的風云激蕩的美術史。繪畫、雕塑、設計等各領域名家作品的匯聚,使這一段美術史被勾畫得清晰生動且富于細節。新中國美術家生活在與西方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并行的時代,他們也同樣在讓自己的作品熱切地回應變革,成為時代精神的強響。它們隨著時間融入國人的審美基因和圖像記憶,這便是我們在今天、在這里仍能清晰聽到的回響。
蔡萌 ·繪畫 ·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