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易數鉤隱圖》一書是研究宋代象數易學的重要著作,自兩宋間人朱震于《漢上易傳卦圖》(原名《周易圖》)中列出黑白點《河圖》《洛書》,并于《上周易表》中謂“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牧陳天地五十有五之數”之后,人們對于《易數鉤隱圖》一書的作者劉牧即有不同字、不同官職、不同籍貫之說。書作者事關宋代《易》圖書學的傳承淵源,導讀部分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
(宋)劉牧撰 郭彧導讀 ·中國哲學 ·3.8萬字
徐梵澄先生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精神哲學家、翻譯家和印度學專家,被譽為“現代玄奘”,“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師”。《孔學古微》通過“以經解經”的方式,全面評述了孔子生平、儒學大義、六藝之學、顏曾思孟等主題,力圖還原孔學之精微、靈活與整全。橫向以多文明比較會通,宣揚中國思想之菁華;縱向提升個體精神維度,汲取生命困苦之救愈。對于“仁”,徐先生提出:“仁”就是“神圣之愛”。作為宇宙原則,“仁”不可能離我們很遠。……只要人覺醒于“仁”,“仁”便就在眼前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在舉手之間,就能覺醒,做到公正,善良,親切。
徐梵澄 ·中國哲學 ·13.3萬字
長篇文化哲學散文《老子如是說》,利用東西方一些哲學成果,以當代人的科學思維,特別是宇宙學的新認識,冷靜地剖析、客觀地批判與弘揚并重,科學化地解讀《老子》,破譯《老子》深刻的哲學密碼,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學的本真,敘前人之未敘。啟迪思想,照亮心靈,凈化道德,革新習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兩面,更能了解我們中華民族性格的多面性與深刻性。文筆幽美鮮活靚麗,恣肆縱橫。
杜明權 ·中國哲學 ·17.9萬字
本書對《論語》中的著名章節進行了分章講解,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通譯這部國學經典,從而讓國學入門讀者和國學愛好者可以更透徹地理解《論語》中的微言大義。
劉琦 ·中國哲學 ·7.9萬字
錢玄同是近代中國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因資料缺乏等原因,研究極為薄弱。本書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探討錢玄同思想的形成、發展變化和特色以及他在近代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地位,條理清晰,脈絡鮮明,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目前市場上系統研究錢玄同思想的書籍較少,本書對于錢玄同無政府主義思想、保存國粹思想、經學思想、自由主義思想、疑古思想、學習西方思想、漢字革命思想,以及文學革命和思想革命的主張的分析和整理,具有一定的價值,也有效補充了目前錢玄同思想研究方面的空白。對于國學研究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劉貴福 ·中國哲學 ·19.5萬字
本書從學術角度闡述了《推背圖》如同《周易》以及它的標識——太極圖一樣,是由陰陽兩個部分構成的,陰的一部分由符號、卦象、易術理論組成,陽的那一部分由讖曰和頌曰的文字描述組成。這陰陽兩部分相輔相成的組合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就是我們常說事物矛盾的兩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只有將這陰陽兩部分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去理解和證明才能真正明白《推背圖》的本意,以及易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許欽彬 ·中國哲學 ·18.3萬字
本書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前兩章,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梳理了《說卦》三篇后得和汲冢竹書《易》等問題,解決了“《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么”的重大疑難問題。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文本和思想;從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之思想比較四個方面,全面概括和論述了帛書《易傳》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最后兩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系,并從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
丁四新 ·中國哲學 ·13.2萬字
本書從“文”的字源出發,立足先秦原始文獻與新出簡帛,結合詮釋學理論,對先秦儒家人文觀的前史、成立、內涵進行了厘清和研究。西周燦爛的人文景觀得以出現的樞組,在于“文”從自然意轉為人文意,從而奠定了作為整體性文明所必需的價值與意義根基。周文通過禮樂教化達成審美陶冶和共通感的營造,使基于文化認同的禮儀共同體得以成型,周文疲散之后,孔子重訂六經而立人極,本書重點釋讀《詩》《書》《禮》《易》《論語》的人文意涵,試圖揭明其作為歷史中逐漸生成的精神要素,是使中國文明得以成立與傳承的根本原因。
廖恒 ·中國哲學 ·15.8萬字
本書是晚清維新領袖康有為的重要作品,極具歷史意義,梁啟超贊嘆這是當時思想界之一大颶風,雖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其石破天驚的論斷不僅否定了“清學正統派”漢學的立足點,而且打開了人們重新認識、估價一切傳統典籍的閘門。從而沖擊了正統派學術文化,動搖了“恪守祖訓”的觀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犊涤袨橹v新學偽經》重新梳理和遴選《新學偽經考》中的思想脈絡,兼顧其儒學價值和思辨思維,由此作為考訂康有為治學理念的重要借鑒。
(清)康有為 ·中國哲學 ·19.2萬字
梁啟超在曾國藩去世第二年出生,早年就對曾國藩推崇備至,認為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經世致用人物,自己也把他的作品視作每天的必讀書。1916年,梁啟超輯錄曾國藩最實用、最容易記誦的名言,編成《曾文正公嘉言鈔》一書。
(清)曾國藩 梁啟超輯 ·中國哲學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