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先秦諸子文獻的形成
會員

從春秋末期至秦國統一前,這一階段的文化活動主體顯然是以先秦諸子為代表的士人階層。諸子各家觀點不同,學派理念有別,但他們所從事文化活動都以一定的知識、觀念為基礎,即通過對某類知識、觀念的衍生,進而提升出學派的立身準則和價值追求,而諸子文獻則是這一文化活動的文本化成果。本書力求通過挖掘知識、觀念衍生序列背后的文化制度,來展現出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軌跡。本書所謂的知識、觀念、制度均是取其廣義:知識是指一個時代對自然、社會以及人類自身的看法和認識;而觀念則是知識的綜合和系統化。一定的知識、觀念通過某種文化制度、運行途徑,又衍生出新的知識、觀念,進而形成了多種類別的文獻體系。與此同時,這一文獻體系也會反過來促使新的知識、觀念、文獻文本的衍生和發展。所謂的文化制度,包括各種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各種習慣、風俗、傳統等,即它不但指朝廷的綱常政制、刑法律典,而且指民間的家規族法、習俗慣例,乃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風俗習慣。結合這些知識、觀念、文化制度的定義,本書把先秦諸子所面對的知識、觀念分為禮樂教化、道家謀略、實用技藝、政治綜合等四個類別,力求通過這些知識、觀念背后的各種文化制度,來呈現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過程。

劉全志 ·中國哲學 ·18.7萬字

傳統禮治與當代軟法
會員

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其實就是中國傳統受西學激蕩的過程,以儒家禮制精神與法家思想為指導的中華法系也不能例外。在此過程中,為引領中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大工業社會發展,統一的國家法制建設自清末起就直接或間接向西方學習。不過,近代化過程中以“強硬的國家法”面目出現的法律觀所存在的局限,在西方不斷地得以發掘和批評,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軟法概念應運而生,指向不具有強制約束力、卻因為得到共同體成員認可而事實上發揮行為調整作用的規范。軟法與硬法的混合治理,日益受到重視與認可。與此同時,隨著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在槍炮停火之處漸入思想競爭模式,不僅兩千多年積淀的傳統禮學之優秀成分,有著重新煥發的機遇,而且,傳統禮治推進和塑造的注重多元規范結構、注重國法外的規范、注重教化和共識的中華法系性格,又恰與軟法的關切點有暗合之處。于是,傳統禮治是否構成當代軟法治理的本土資源之組成部分,當代軟法話語又是否為優良之傳統禮治在中國現代化治理中提供承載之所,是值得認真探索的話題。本書是首部推進此領域交叉學科研究的論文結晶,論文作者帶著基本相同或類似的學術關切,進入這個嶄新的領域,希冀為中國法治現代化作出獨特的貢獻。

沈巋 彭林 丁鼎 ·中國哲學 ·3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上林县| 莱西市| 稻城县| 申扎县| 怀仁县| 体育| 台中市| 中江县| 喜德县| 慈利县| 中宁县| 甘德县| 九台市| 黔江区| 鄂州市| 红原县| 富平县| 富源县| 石棉县| 东海县| 张家川| 宝鸡市| 荔波县| 南通市| 崇信县| 肥西县| 神池县| 吐鲁番市| 根河市| 广平县| 龙州县| 新疆| 高要市| 德钦县| 宁远县| 三穗县| 宜城市| 浠水县| 新龙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