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周易》為六經之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不同的易學家和易學派別從各個角度對《周易》一書進行解說、詮釋,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書共收易學及相關論文20余篇,為易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了解易學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濤 ·中國哲學 ·33.2萬字
戴震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十八世紀中國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本書對于戴震的哲學思想做了新的闡釋!
吳根友 ·中國哲學 ·23.7萬字
朱熹是中國經學史上最具典范意義的學者。元明至清代前期,禮學以朱熹為宗;近代以來,朱熹則以哲學思想為學者所重,禮學漸被淡忘。回顧兩千年經學史或禮學史,朱熹尤其重要,一則以其元明前后五百年主導學術之重要歷史意義,二則以近兩百多年來學術界對朱熹禮學的陌生。本書正是一部探討朱熹禮學的論文集,共收錄22篇文章,分別從不同角度討論朱熹禮學的特點、朱熹禮學逐漸形成的過程以及特性、禮制與禮學的關系等問題,同時對研究朱熹禮學的核心文獻《儀禮經傳通解》進行版本詳考。本書內容豐富多彩,同時主題明確,對朱熹禮學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及豐富的啟發。
葉純芳 喬秀巖 ·中國哲學 ·30.5萬字
該書50萬字,是湖南省文史館主編的“湘學研究”叢書之一種。其內容主要是敘述湘學的發展歷程,評騭湘學的名家名作,探索湘學的嬗變規律,揭示湖南學術的未來走向。
陳書良 主編 ·中國哲學 ·44.4萬字
《莊子》又名《南華經》,約成書于先秦時期,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與人生觀,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等諸多方面,是戰國時期道家經典著作。本書屬于漫畫版《莊子》,對《莊子》中的千古名句進行直譯的同時,用輕松有趣的漫畫故事闡述名句背后的哲理思想,是青少年了解和閱讀國學經典的優質讀物。
稚子文化編繪 ·中國哲學 ·2萬字
《莊子》之“道”,“逍遙游”為“道”之境界,而“齊物論”則是得“道”之津梁。本書嘗試從《莊子》文本本身出發,還原莊子時代背景。入乎其內,以“逍遙游”和“齊物論”為視角,發掘莊子思想的深刻性;出乎其外,以天地萬物和宇宙人生為準繩,把握莊子思想的系統性。在內外研究相結合的基礎上,會通精神分析理論與語言哲學,揭示莊子思想軌物范世的本真意義,深度探討莊子思想的文化內涵,發掘莊子思想的現代價值。
王永豪 ·中國哲學 ·21.2萬字
《莊子》以其綺麗詭譎的文辭、夸張怪誕的寓言、字里行間透露出的瀟灑飄逸的人生態度受到人們的喜愛,百讀不厭。本書作者力求用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解讀《莊子》,為廣大讀者呈現一部譯注類之佳作。本書注釋簡明準確,譯文通達曉暢,解析深入淺出,將一個個《莊子》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在感受《莊子》優美文風的同時,享受精神上的愉悅。
曹礎基 ·中國哲學 ·31.2萬字
適合初學《道德經》者的入門之書。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習道德經的心得筆記。按照帛書《老子》的章節順序,把81章分為58個小節,意義相近或關聯性強的章節合并解讀,每一個小節用大眾熟悉的歷史典故或寓言切入,便于讀者建立起整體思維框架。獨到之處在于以經解經,用莊子注解老子,《老子》的每一章都匹配1—3段《莊子》原文+解析。
秦復觀 ·中國哲學 ·16萬字
“注”,指讀書時有疑問、有感悟,即在旁做出說明,寫出自己的體會與解釋。“讀”,指把書的內容讀懂,同時還要進行邏輯整理,以通暢的文字書寫出來。本書以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為底本,參考高明教授整理出來的帛書版本,對照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注本等傳世版本,結合北京大學藏西漢竹簡《老子》、郭店楚簡《老子》等相關出土文獻,運用作者的理解進行斷句、修正,整理出理論體系圓融的帛書版本。著重列出了帛書與通行本多達154處重大差異并詳細闡釋。81個章節均用“直譯”直白易懂精準翻譯帛書原文;且配有“解讀”對原文逐字詳解,對重要、疑難字詞單獨注釋,深入解析。
秦復觀 ·中國哲學 ·20.7萬字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學思想形成的全過程都借鑒與吸收了禪宗思想。本書在陽明心學與禪宗思想的基礎上,梳理了陽明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思想,著重審美過程中的體驗性與主體性;從心學與禪宗的關系、美學思想的異同,以及不同的歷史歸宿等方面,嘗試厘清二者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探尋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在審美文化史上的地位與價值。
劉繼平 ·中國哲學 ·21.6萬字
“感知”“理知”“自我認知”是著名哲學家陳嘉映先生長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題。秉持一貫的論述特點,在本書中,他從精微的概念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學中此類論理詞背后的理路,進而拆掉概念的圍墻,將其貫穿、打通,讓我們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與我們生活的聯系。不管談感知、理知還是自我認知,他總是連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在談,連著整個時代、人類經歷過來的一個個時代在談。在今天這個理知落幕的時代,面對技術化、數字化的大形勢,如何認知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認知我們自身在人之中的位置,本書提供了一個深入而又有新意的視角,讓我們對這個世界重新產生感覺,更有力量去應對當下的問題。這不是艱澀的哲學論文,也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而是一位始終關注人在世界之中如何生活的哲學家將他的多年思考以易懂的方式聊給我們聽。
陳嘉映 ·中國哲學 ·14.5萬字
《菜根譚》在參照各種權威版本的基礎上,精心篩選出最具可靠性、時代性、契合度的經典原文。為便于閱讀,我們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持篇、養身篇、閑適篇,并編制了主題目錄。書中準確流暢的“釋義”和詳盡的“注釋”,更便于您去閱讀和理解。獨特的“新解”,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時提供有益的借鑒。
魯一帆編著 ·中國哲學 ·8萬字
“四書五經”作為儒家學派的經書,詳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重要哲學思想,本書主要是對“四書五經”概要和精華的總結和囊括,力求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
(春秋)孔子等著 徐夢然編 ·中國哲學 ·36.8萬字
孔子編著的《論語全書》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論語全書》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孔子 思履 ·中國哲學 ·34萬字
《彩圖全解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文約意豐,涵蓋哲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后人尊奉為治國、齊家、為學、修身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從《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春秋)老子著 任犀然主編 ·中國哲學 ·42.6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子弟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思想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著作。本書從現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王陽明的言論及其心學的基本宗旨。
(明) 王陽明 思履 ·中國哲學 ·43萬字
全書在歷時性分析近代知識觀念與知識結構的總體演化軌跡及其譜系變革的動態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知識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既從社會文化的“大視野”給出知識發展的背景性說明,又從知識“小視野”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給出具有解釋力的闡釋。本書對近代史、知識學乃至國學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傅榮賢 ·中國哲學 ·18.5萬字
《孟子》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言辭尖銳,氣勢磅礴,其中的諸多思想閃耀著時代的光輝,蘊含著歷史的真知灼見,在我國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書的篇首部分列出本書中的名言名句和譯文,然后用與名言名句內涵想通的歷史典故或故事來對其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這樣更利于青少年讀者閱讀、理解和記憶。
稚子文化編繪 ·中國哲學 ·9663字
本書是著名《易經》專家、國學大家、著名歷史文化學者、著名中醫學家楊力教授所著。楊力精通文史醫哲,國學著作頗豐。本書的特色是把《易經》哲學和中國歷史相融會貫通,進行升華、提煉和驗證。相信這部哲學和歷史相結合的國學著作會給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智慧啟示和聰明之悟,成為一部做人做事的智囊。
楊力 ·中國哲學 ·16萬字
本書是“什剎海書院經典讀本系列”中的一本。書稿分為概論和經文解讀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對《易經》的內容、版本、創作時代背景、研讀方法等角度進行提綱挈領的概述。第二部分分為經文原文、注釋、翻譯、解讀四個部分,全方位深度解讀《易經》。本書是了解《易經》的較好的入門書,對于中小學教師和家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
臧守虎 ·中國哲學 ·2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