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兩卷和兩個附錄,第一卷為“論上帝”,第二卷為“論人和屬于人的東西”,附錄一為“論實體、自然、上帝”,附錄二為“論人的心靈。第一卷有十章內容,對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論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內容,闡明了他關于人的境況的看法,對人如何受被動感情的影響、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夠達到人的康樂和完善的自由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10.3萬字
《知性改進論》是斯賓諾莎關于方法論和認識論的著作,共分五個部分:論哲學的目的、論知識的種類、論知性、論想象、論界說。本書可以當作斯賓諾莎的中心著作《倫理學》的導言來看。《知性改進論》作為方法論來看,是斯賓諾莎在這一段期間認真學習和研究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爾的著作,特別是他的《談談方法》所提示的方法問題的繼承、發展與批判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4.1萬字
《物性論》為讀者帶來一個警告:它是想改變你的生命。許多作者相信他們的著作將使讀者感到一個真實的沖擊,但是很少會想象到這種野心給讀者所帶來的變化。……想象一下,有滿足之感,并想得到一個可靠的對宇宙的理解以及生存的自然規律,從而再沒有對突如其來不愉快的驚訝,沒有怪物從我們的無知的陰暗角落向我們發動攻擊,而現在整個宇宙為自然規律的知識所照耀。想象沒有權力、金錢、愛情甚至生命本身的野心。你應放棄所有的這些東西,一滴眼淚也不掉。你應當享受生命已經給了你的,而不應先追求這以外的東西。你應保持安詳、滿足和智慧。在《物性論》的末尾,盧克萊修說,你也應有像這樣的一個生命。因此,這首詩并不是為炫耀其深奧聰明的觀念的一部枯燥的哲學論著,更不是一位疲憊的詩人,碰著一個問題專注于把希臘哲學用拉丁詩體來表示出來。
(古羅馬)盧克萊修 ·理論流派 ·16.9萬字
相對論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當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這一。愛因斯坦作為人類歷最偉大的科學家,不僅創立了深奧的相對論理論,而且為了讓這一深奧的科學理論為更多的人了解,他寫作了這本《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對整個宇宙的一些思考,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人類思想最精彩的科學理論。本書是物理學科中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面世以來流傳整個世界,多年來一直印行不輟。
(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理論流派 ·5.4萬字
神學是西塞羅哲學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延伸。在西塞羅看來,所謂諸神的本性、諸神的存在等問題是哲學問題。由于這些問題與人生信仰、生活幸福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哲學家必須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本書即是西塞羅對這些問題的研討和研究。
(古羅馬)西塞羅 ·理論流派 ·14.1萬字
1918年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出版,標志著西方現代性危機發展到最激烈的程度。“西方的沒落”自此成為表述西方現代性危機的一個新概念,在學界得到廣泛接受。此文集為紀念《西方的沒落》出版100周年而編,收入多篇關鍵的相關論文。旨在幫助國人深入理解西方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并在如今中西文明愈發相與激蕩的大潮中,提供一番借鑒。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構建者,如黑格爾、孟德斯鳩等人,不但共同塑造了西方現代文明的高峰,同時也埋下了西方現代文明危機的種子。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孟德斯鳩的歷史哲學,都是早期政治哲學思想的代表,文集中分別收入關于二人的一篇研究論文。20世紀的思想者施特勞斯對西方現代性給予了最深刻的反省,但其哲學思想和研究在西方主流學界并未得到應有的接受,本集選入一篇施特勞斯相關的研究論文,旨在表明,與施特勞斯相比,西方主流學界似乎擁有睿智的學院式的哲學思考,卻對西方現代性問題缺乏真正銳利的反思。
婁林主編 ·理論流派 ·17.3萬字
《道德原則研究》的翻譯最初是在陳修齋先生的指導下進行的,陳先生并且抱病校改了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節。對于陳先生的指導和教誨,譯者銘感至深,在此無法以言敬,只能聊以此書作為對他的紀念。鄧曉芒教授不辭辛勞通校了全書,顏一教授和李秋零教授分別協助譯出了書中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引文。
(英)休謨 ·理論流派 ·12.6萬字
本書是一部社會學理論教材。但在編寫體例上與現有各種社會學理論教材均不相同。全書將社會學理論共梳理為近100個問題,分為12個部分,以逐一回答問題的方式在敘述社會學理論的基本內容及發展歷史。作者從事社會學理論教學近20年,在教學中積累了一系列教學心得,去年又負責社會學專業核心課程項目“社會學理論課程群”,本書的寫作也是該建設項目的基本內容之一。與同類書比較,本書的特點是:1、同類書在體例上基本上是按人物、流派,再順時間來編排寫作,本書按社會學研究所涉及的內容來編排;2、本書將社會學理論的內容梳理成了近100個問題,并按逐一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寫作,這些問題本身即凝聚著作者多年從事社會學教學所獲的心得體會;3、在一系列相關問題中,本書將努力反映中國社會學家們的思考和貢獻。
王小章 ·理論流派 ·20萬字
這本集子中所收錄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中國諸多不同地點的考察,但為了這部為中國讀者量身定制的文集,這些文章都作了很大程度的修訂。作為激進啟蒙之主要承擔者“批判”是貫穿這些文章的主線。這意味著,這本文集所考察的美學、文學研究和哲學中的不同領域,都依賴于我們對“批判”一詞所賦予的意義這個固有問題。這里,批判性思考意味著發展那些關涉歷史敘事與變化之間關系的論爭,這相應地就要求一種在其當代聯結(conjunction)的背景下,對概念框架不斷進行再語境化的工作。
(瑞典)大流士·杜斯特 ·理論流派 ·9.3萬字
本書的目的不是概括或取代《悲劇的誕生》一書,而是幫助讀者深入閱讀原著。我們希望讀者將原著與本書同步閱讀。讀者可以一邊閱讀尼采如迷宮一樣的論證,一邊參考本書的評論。本書對原著所有的章節,及其中大部分的段落都有評論。在不同章節之間,我們盡量采用交叉引用的方式,以便讀者閱讀。我們不僅對尼采的論證以及文本風格進行解析,同時也提供背景信息。我們不希望本書抹殺原文,理解原文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原文......
(英)道格拉斯·伯納姆等 ·理論流派 ·13.7萬字
為什么需要國家?國家權力源自契約?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自由與平等的理念從何而來?永久的和平能否達成?今時今日,政治己經成為入屋的日常話題。但關注各種政治議題的同時,大家對動人口號背后的基本理念又有多少認知?本書用深入淺出的手法,厘清各種概念,介紹由古到今,二千年來影響世界至深的各種政治哲學理論。
梁光耀 ·理論流派 ·12.5萬字
無論在傳統解釋學還是經歷了存在論轉變的哲學解釋學思想中,語言、文本、理解和解釋都是基礎性的概念范疇,它們之間的理論關聯建構起解釋學思想的大廈。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對于語言、理解與解釋的生存論分析,使解釋學與生存論之間的內在勾連得以彰顯。在解釋學思想的生存論闡明中,語言不再是為人所操縱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說和能夠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現為語言世界經驗和生命的精神化。無論是生存論,還是解釋學,其共同的視域乃是當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們當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變動不居的生成的世界與存在的界域。
梅景輝 ·理論流派 ·19.7萬字
本書以儒家倫理文化為基本的研究視閾,對“慎德”的一般意義、道德內涵、歷史演變、倫理結構、基本原則、個體修養、政治實踐進行了理論闡述。分析了傳統“慎德”的歷史影響和現代價值,將“慎德”置于當代社會的轉型時期,賦予其新的倫理精神、道德內涵和理論內容,并總結了“慎德”在中國道德結構中的地位、特點及其重要性,對其未來發展趨向進行了展望。
郝玉明 ·理論流派 ·17.5萬字
作者從個人和法律的深層次角度來處理這些深奧問題和旁觀者—受害者關系,聚焦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并且探討當前社會中的案例。他訴說其父母和祖輩在大屠殺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發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觀者選擇不干涉的問題。
(美)阿莫斯·吉亞拉 ·理論流派 ·11.7萬字
《儒教與民族國家》是著名學者劉小楓的論文集,這些文章是劉小楓教授關于儒教與儒家思想的思考成果。本書前兩篇思考的問題是儒教與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的中國的關系——儒教仍然在型塑現代中國,未來的中國也不可能與儒教斷絕干系……作者在文中指出,儒家的確是個含混的指稱,不能說儒家就直接等于儒教,儒家與儒教有一種“生存論上的差異”。他從何謂“儒教士”入手來澄清這一問題。
劉小楓 ·理論流派 ·14.6萬字
本書認為,當今我們就心靈哲學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靈哲學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結論推廣運用到社會哲學研究領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過逐步實現對惟理智主義的基本立場、思維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變革,把人當作在現實生活之中不斷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把心靈當作這樣的人實際上所具有的、不斷生成發展的主觀精神世界來看待,心靈哲學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從其各種各樣的“科學的迷夢”之中醒來,通過盡可能恰當地理解作為其研究對象的現實社會個體所實際擁有的主觀精神世界,逐步開辟并走上能夠使心靈哲學研究得以健康發展的坦途。此一思路無疑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霍桂桓 ·理論流派 ·15.3萬字
本書對道家思想進行了概說,并介紹了道家哲學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歷史上的顯現。
金開誠 ·理論流派 ·3.8萬字
孟德斯鳩對中國很有興趣,他通過與幾位傳教士的交往,從他們那里獲得了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因此在孟氏的著作中,多處可見對于中國的論述。此次結集出版的《孟德斯鳩論中國》,收錄了散見于《論法的精神》《歐洲游記》《隨想錄》《地理》《隨筆》等著作中有關中國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今天的讀者可以了解到18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對于中國的觀感。
(法)孟德斯鳩 ·理論流派 ·12.3萬字
本書是1753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征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于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法)盧梭 ·理論流派 ·4.1萬字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欲望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說無欲則剛?信念和覺知又是從何而來?這是一組追求生命本質的談話,帶你進入更深的領域,探尋神秘的生命。
丹尼爾·厄爾威(阿卡·尼馬拉) ·理論流派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