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讀德勒茲與加塔利《千高原》(思想家和思想導讀叢書)
會員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茲與加塔利的話說,它是如根莖般寫就的?!肚Ц咴分械氖遄咴岢龅摹皢栴}”可以分解成五類:1.認識論問題,思想該如何運作才能與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們棲居之所的相對解域,有時足夠幸運的話,甚至達到最大解域的無限速率,或者“純粹的內(nèi)在性”?“根莖”高原、“平滑與紋理”高原最直接地處理這一“問題”,“游牧學”高原的一些部分處理皇家科學與游牧科學以及公理體系和問題體系之間的差異。其目的是要發(fā)展出一種通過生成來把握存在,通過潛在來把握現(xiàn)實的思想圖像。2.本體論問題,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存在:它們既是變化的結果,同時又總是對未來的變化敞開懷抱。我們怎樣才能依據(jù)生成來理解存在,依據(jù)差異而不是同一,來將存在理解為開放系統(tǒng)的一個動態(tài)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處?它怎樣給我們的社會變化帶來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處理這個“問題”的是“道德地質(zhì)學”高原與“迭奏”高原——前者主要處理無機層的問題,而后者則主要處理異質(zhì)成形層的問題。3.人類學問題,第三類問題可以被稱作人類學問題,但僅僅在結構主義(反人文主義)的意義上關涉“象征秩序”:人類的生命形式是怎樣以象征的方式占據(jù)異質(zhì)成形層的;人類的社會自我組織是如何通過符號來實現(xiàn)并在符號中獲得反映——怎樣通過語言、貨幣與圖像來實現(xiàn)的?在此,相關的高原是“語言學公設”、“符號的機制”、“顏貌”和“捕獲裝置”高原。4.倫理問題,人類個體要如何自我組織,才能與他人一道盡可能地實現(xiàn)既有成效又愉悅的去層化?這里最切題的顯然是“怎樣使自己成為無器官的身體?”高原;但“一匹狼還是一些狼”、“三則短篇小說”和“生成”高原也同樣處理倫理“問題”。5.政治問題,我們要如何把人類生命形態(tài)理解為社會性的自我組織,才能使它既能解釋畜群行為又能解釋集群(獵群)行為,既能解釋壓抑的專制暴政又能解釋外向擴張的經(jīng)濟帝國主義,既能解釋嚴苛層化的約束又能解釋去層化的逃逸?“游牧學”、“微觀政治與節(jié)段性”高原最為直接地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其他許多高原也會處理這個“問題”,只是不那么顯而易見罷了。

(美)尤金·W.霍蘭德 ·理論流派 ·13.1萬字

無聲的北方:清代夏峰北學研究
會員

晚明時代,隨著皇權專制主義頹廢所導致的知識空間的擴展,以陽明學為主導,掀起了新一輪的儒學革新運動,由此導致明清理學轉(zhuǎn)向。在此過程中,隨著陽明學北傳及與北方理學致用傳統(tǒng)的結合,在晚明北直隸儒生集團實踐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獨具特色的以鹿善繼、孫奇逢為代表的燕南王學。而到清初,作為北方儒生共同體領軍人物的孫奇逢,承接晚明北直隸儒生集團遺產(chǎn),集北方理學之大成,以其回歸、重釋孔孟經(jīng)典來整合理學各派的內(nèi)圣思想,和在“舍三綱五常無道術”基礎上“禮理合一”的外王思想。兩者的完美結合,一方面為清學的展開提供了新平臺;另一方面也使得在清代北方形成了以孫奇逢為宗師、以會通儒學各派為特征的夏峰北學成為可能且風靡北方。在整個清代的流變中,既有以王五修、王法乾、王余佑為代表以俠儒兼收為特征的河北夏峰北學和顏李學派,也有以“中州十先生”為代表熱衷于理學的中州夏峰北學;既有如湯斌、張伯行、倭仁、李棠階這樣的理學名臣,也有規(guī)模龐大且不名一文的下層儒生;既有崇尚心學的張沐、趙御眾、馬時芳,也有程朱派的耿介、竇克勤、冉覲祖、李來章、田蘭芳;既有走向考據(jù)學而為清代考據(jù)學派"導夫先路"的費密,更有走向西學而成為清代“疇人之功首”的薛風祚。到嘉道年間,馬時芳承上啟下,視野更加擴展到漢唐儒學及諸子學,把“理”、“勢”、“人情”三者打通融合,兼容并包以至超出理學。這昭示了夏峰北學走向近代的新前景。

王堅 ·理論流派 ·29.4萬字

萊布尼茨文集(第8卷):實踐哲學文集
會員

《實踐哲學文集》為編譯者所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萊布尼茨文集》的翻譯與研究”的一項重要階段性成果,列為《萊布尼茨文集》第7卷。在西方哲學史上,畢達哥拉斯雖然如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所說,“第一個”講“道德”和“實踐哲學”,但由于他把“道德”或“實踐哲學”“還原為數(shù)”,從而并未真正建立起“道德理論”或“實踐哲學”。亞里士多德雖然建立起了以“倫理學”和“政治學”為基本內(nèi)容的“實踐科學”或“實踐哲學”,但他卻從“人是理性的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理論哲學”高于“實踐哲學”的理論公式。在西方實踐哲學史上,萊布尼茨的一項重要功績即在于他首次向亞里士多德的這一理論公式發(fā)出挑戰(zhàn),不僅提出了“實踐哲學高于和重于理論哲學”、理論哲學只不過是實踐哲學的“引論”的原理,而且還從“理性”“自發(fā)性”和“偶然性”三要素及其關系的角度對他的實踐哲學的核心概念——“自由”做出了相當細致和深入的闡述,對他的實踐哲學的三個主要分支學科——“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和“法哲學”做出了高屋建瓴的說明。萊布尼茨的實踐哲學思想是西方實踐哲學史上的一塊重要高地。

(德)萊布尼茨 ·理論流派 ·47.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通榆县| 怀远县| 平原县| 游戏| 沾益县| 鹤峰县| 论坛| 获嘉县| 德江县| 克山县| 从江县| 永济市| 乐平市| 崇左市| 泾源县| 霍州市| 新丰县| 台东市| 务川| 萝北县| 延津县| 泰州市| 灌南县| 彭州市| 邵阳县| 孙吴县| 兴安县| 潜山县| 西安市| 盐亭县| 永嘉县| 浦北县| 彭阳县| 来凤县| 隆安县| 灵璧县| 苏尼特右旗| 阿瓦提县| 奎屯市|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