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地研究海德格爾對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分為五個部分。在海德格爾眼中,事實性的實踐行動以對象化的方式構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義上的實踐活動才能擺脫對象化的束縛,追尋存在者自身來源的活動,本書從古希臘形而上學起源開始,探究存在哲學的內在意義被表象構建方式逐漸湮滅的過程。該過程在近代主體哲學的發展過程中達到最高峰,進而形成近代科學主導的表象世界。
于志杰 ·理論流派 ·22.4萬字
本書在回答康德哲學中,關于自然的自然哲學和關于自由的道德哲學如何最終成為一個唯一的哲學體系的同時,提出還應領悟這其中的辯證關系:這是一種基于自由的自然與自由的最終和諧一致。而這也是康德的道德哲學最終導向一種道德宗教和信仰的真正原因和意義之所在,也是康德批判哲學最為深刻之處。本書通過揭示個性自身如何內在、自然乃至必然地生發出普遍性這一基本哲學問題,借以澄顯自由儒學的可能路徑;在對自由情感思想闡發與運用的同時,使自由情感成為宗教哲學和自由儒學理解的基礎。
趙廣明 ·理論流派 ·17.1萬字
從整個現代性批判理論的發展來看,馬克思和福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來的現代性批判理論的發展方向。二者的現代性批判理論在表現出不同特性的同時也呈現某種特別的聯系。無論是在對現代性的歷史分析中顯露出的不同歷史取向,還是在對權力的批判中展現出的研究場域差異,抑或是在對異化現象的剖析中做出的對現代性癥結的不同判斷,馬克思和福柯的現代性批判理論之間的關系很難以一種純粹的單向度的直接性判斷作為定論,而是呈現一種交錯的復雜性關系網絡。
陳帥 ·理論流派 ·18.9萬字
精神科學在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科學,它遵循的是實踐理性,而非理論理性,因此它的合法性基礎既不是自然科學的范式,也不是某個牢固的認知基礎,而是古希臘實踐哲學。伽達默爾從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出發,試圖恢復被“理論—應用”模式狹隘化了的“實踐”和“科學”的本來面目。本書分為五章,對伽達默爾的精神科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呈現了關于伽達默爾精神科學思想研究的清晰脈絡。
陳瑩 ·理論流派 ·24.2萬字
努斯鮑姆“好生活”倫理思想集中探討了德性、運氣、外在善與個人“好生活”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好生活”實現的影響。本書依據《善的脆弱性》一書的線索展開有關“好生活”與脆弱性關系的研究,脆弱性之于“好生活”意義的研究,以及德性在“好生活”中的地位與價值的研究等。本書還力圖展示國內外學者關于社會正義、教育、世界主義等熱點問題的學術討論,闡釋這些問題與“好生活”思想之間的內在關系,探究努斯鮑姆“好生活”思想的內在張力,最終凸顯“好生活”思想的理論意蘊及其實踐維度。
鄭琪 ·理論流派 ·21.7萬字
人類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歷史轉型過程中,而作為新的道德啟蒙,生態倫理建構以生態意識為先導,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為核心的道德體系,推動和促進文明的內在轉型。然而,這種基于生態考量的倫理思想,卻遭遇到現代倫理話語的理論指責和實踐難題,陷入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之間如何選擇的“兩難處境”。走出“兩難處境”,探尋生態倫理的整合價值,除了從傳統文化和后現代主義中探尋思想資源,還應該直面現代社會,以烏托邦的致思理路,在生態烏托邦思想的指引下,探討生態倫理對“現代性”道德的超越、整合及實踐路徑,以實現尊重自然與完善人類自身相統一的幸福之路。
張彭松 ·理論流派 ·2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