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形而上學》是亞里士多德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也是西方哲學史上一部極具開創性的經典著作,它是亞里士多德在不同時期的作品合輯。哲學家羅斯曾說:“《形而上學》作為一個整體,它所要表述的并不是教條的體系,而是一顆孤獨的心靈在探求真理中的冒險。”《形而上學》是以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時間與空間的本質、自然的法則、靈魂、自由意志等經驗以外的對象為研究內容的不朽名著。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27.8萬字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何在?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每個人都會追問自己這些問題。本書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重要代表作,分為兩部分:“一種人生觀”和“人生與哲學”,共計21篇文章。第一部分是其20世紀20年代的馮友蘭重要著作《一種人生觀》一書,第二部分“人生與哲學”是馮友蘭文章精選,是對《一種人生觀》所闡述的人生哲學觀念的補充。在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從哲學角度進入,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血脈之中攝取養分,為我們提供了人生觀問題的一種答案。
馮友蘭 ·經典著作 ·3.8萬字
《哲學科學全書綱要》在黑格爾那里是同一著作三次出版,是一本書,三個版。這一著作每個版本的核心構成是三個部分,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每一個版本都是一本書,由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這樣三個部分構成的一本書。但是黑格爾的一些學生和友人在黑格爾逝世后給他出文集時卻完全改變了他這一著作的原則和制式。在這個大家通稱為“友人版”的文集內,《哲學科學全書綱要》的編者是唯一專取黑格爾這一著作1830年第三版,在其內另加大量“附釋”,將其一本書內的三個部分擴展成各各獨立的三本書。這樣一來黑格爾的《哲學科學全書綱要》第三版這本書在友人版那里就成了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三大本書。這帶來了嚴重后果,使人誤以為黑格爾的《哲學科學全書綱要》似乎就是他們所編成的那三大本書,這種誤解流行于無數業余愛好者,也流行于許多專業工作者。它完全不成其為“綱要”。那些“附釋”的編輯雜亂無章。編者甚至擅自改變黑格爾的本文。由于這類致命的缺陷,德國黑格爾檔案館在戰后編輯出版黑格爾新的文集時,徹底否定了友人版的那種做法,完全拋棄友人版編撰的那三本書,按照新的出版學原則恢復了黑格爾這一著作的原來制式,把黑格爾《哲學科學全書綱要》這一著作照原樣出成1817年,1827年,1830年三個版本。譯者所根據的就是黑格爾檔案館編出的這一著作的這三個版本,在翻譯它們時力求達到它們之間同者使同,異者使異。
(德)黑格爾 ·經典著作 ·16.1萬字
羅素追溯了1814年-1914年這一百年來政治變革的主要原因,認為它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經濟技術、政治理論和某些重要人物。羅素從拿破侖下臺、維也納會議失敗,講到一戰爆發,通過詳細探討塑造了19世紀的主要力量和重大事件,描繪了19世紀歷史上兩種決定性力量——自由和控制——之間的斗爭,生動地呈現了眾多歷史人物,包括馬爾薩斯、密爾、邊沁、杰斐遜、杰克遜、林肯等,在這些人的思想付諸實踐的過程中審視了美國體制的建立。最終,其目的在于追溯19世紀變革的兩大原因的對立和相互作用:自由主義者和激進分子對自由的信仰,以及通過工業和科學技術產生的組織的必要性。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31.3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妙趣橫生且思想深邃,值得每個人研究和學習。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0.7萬字
《皮浪主義概略》(含附錄:第歐根尼《名哲言行錄》第九卷、西塞羅《學園派》、普魯塔克《道德論集》及其他作品選篇)約20萬字。《皮浪主義概略》是后人研究當時懷疑論的主要資料。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將懷疑論作為方法,對其他學說或學科,如神學、倫理學、美學、邏輯學等都做了懷疑主義的結構。
(古希臘)塞克斯都·恩披里柯 ·經典著作 ·18.9萬字
《論自由》肯定思想和討論自由,并要求政府不僅要通過消極地不干預來保障公民自由,還須依靠立法來創造和增進公民自由。體制發揮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會,社會要素被引入密爾對自由的討論之中。
(英)約翰·密爾 ·經典著作 ·4.8萬字
本書是哲學經典著作,收錄了托馬斯·內格爾1974年的經典哲學文章《作為一只蝙蝠是什么樣?》,以及近年為該文所作的續篇《進一步的思考:心理物理關聯》。《作為一只蝙蝠是什么樣?》是心靈哲學的經典文本,是過去5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文章之一。其中提出的“蝙蝠問題”,也是引用最廣、影響最大的關于意識的思想實驗。該文對身體與心靈之間關系的長久討論有重大啟發,引起了更廣泛的爭論。文章探討了與意識相關的諸多難題,包括因“人的概念所無法把握的事實”而導致心身問題的無解、客觀性與還原論的限制、主觀經驗的“現象學特質”、人類想象力的局限,以及成為一個特定意識體的含義。內格爾“蝙蝠”一文的觀點不僅對哲學領域影響深遠,還對心理學、神經科學及動物意識研究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
(美)托馬斯·內格爾 ·經典著作 ·1.9萬字
1868年,位于巴黎貧民區的醫學院街,一間簡陋、骯臟的閣樓,一名男性自殺身亡,旁邊放著一本自傳的手稿。1897年,這本自傳以《阿萊克西納·B的故事》為名,被一名法醫學家編輯出版,人們這才發現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雙性人的故事。這部雙性人的自傳以感情充沛的筆調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孩經受的折磨和動蕩,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絕望的苦澀。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過程中,福柯發現了這名“聲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這部自傳連同那些討論“真實性別”所依據的醫學和法律文件一同編輯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導讀,闡釋了雙性人的身體如何成為話語/權力管控的對象。福柯借助“無確定性別”的快感概念,回應了19世紀以來醫學和司法要求確定“真實性別”的做法。
米歇爾·福柯 ·經典著作 ·11.7萬字
《技術與時間》是法國當代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所著《技術與時間》系列前三卷之合集,系作者在德里達指導下,積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學成果而成的鴻篇巨著,開創了當代技術和時間哲學的一個新方向,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代表作品之一。本書從人類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這兩個品質出發,對技術與時間在人類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進行重新討論,從而建立技術與時間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間新的關系;并從現代技術發展的角度,對人類之本提出了新的見解;對人類原有的特定記憶、種族記憶及個體記憶逐漸為新生的機器記憶所取代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視聽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的廣義上的“存在”所造成的影響。
(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經典著作 ·63.8萬字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是當代著名西方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后期重要論著。這一時期,作者的研究重心從方法論擴展到知識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因而轉到對世界的性質和結構以及整個宇宙進化的闡釋。在本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識進化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爭論,對我們研究西方科學哲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英)卡爾·波普爾 ·經典著作 ·23.1萬字
叔本華從來不會讓自己局限在對深奧難懂的哲學問題的思考上,除了生命、存在這樣亙古長存的難題,他還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人的意欲,投向了人的生活。叔本華的智慧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大眾感興趣的和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書一方面收錄和整理了叔本華關于人的意欲、思想等許多方面的文章著述和隨筆,展現了他對人的思維問題的積極思考,同時也收錄了叔本華關于心理、天才、自殺、文學等等細碎問題的討論文章,更加多元地向讀者展現叔本華的思想和智慧之所在。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9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哲學代表作之一,其目的是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本書內容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大板塊,由古希臘文明說起,一直說到邏輯分析哲學為止。閱讀此書,我們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聯。書稿章節明晰,內容詳實,語言通俗,全書近五十萬字,可謂一部規模宏大、邏輯嚴謹的哲學史著作,表現了羅素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32萬字
《哲學簡史》是一部通俗哲學著作,是在其鴻篇巨制《西方哲學史》的基礎上勾勒新意,編撰而成的又一部全新的哲學史入門書。羅素在其《哲學簡史》中,以各個哲學流派及其代表哲學家為中心,記述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對各個哲學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哲學家生活的時代狀況加以描述,內容涉及歷史、科學、經濟、政治等方面,幫助讀者能夠更全面、更立體地把握西方哲學兩千年來都出現了哪些哲學觀點,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觀點,以及這些觀點是如何影響后世的,當然還包括羅素本人從哲學家的角度對這些哲學觀點給出的回應及批判。羅素的《哲學簡史》一改以往哲學書的艱深晦澀,通俗易懂,可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門書。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26.9萬字
這是一位有著強烈道德感的統治者古羅馬皇帝的內心獨白,是一部寫給自己看的書,是自己與自己的12篇對話。該書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在書中,作者思考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宇宙與人生的關系、理性與欲望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同時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心世界。作者是古羅馬的皇帝,在政治上他沒有留下什么豐功偉績,但這本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沉思錄》卻被無數代人奉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該書一直被認為有“一種甜美、憂郁和高貴結合在一起的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的高貴,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和身處亂世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8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生存意欲的特征、論肯定生存意欲、否定生存意欲的理論、生存意欲的肯定和否定學說的補遺、論生活的虛無和痛苦、論生存的痛苦和虛無、生存空虛說的幾點補充、論自殺、我們的真正本質并不會因死亡而消亡、論死亡極其與我們的自在本質不滅性的關系、解脫之道。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13.7萬字
本書為“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的其中一冊,是莫里斯·梅洛-龐蒂的作品。內容包括:可見的與自然:哲學探究;反思與探究;探究與辯證法;探究與直覺;交錯與交織等。本書內容豐富,觀點新穎,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法)梅洛-龐蒂 ·經典著作 ·21.1萬字
《我和你》通過探討“我和你”與“我和它”兩種關系范疇,區分出經驗世界與關系世界,對西方近代以來的哲學進行了深入的反思。“我和你”的關系存在于兩個能動的主體之間,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而是兩個主動主體的相遇和對話。本書觀點對人文社科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
(德)馬丁·布伯 ·經典著作 ·9.2萬字
本書是新康德主義弗萊堡學派創始人文德爾班的代表作,與廣為人知的《哲學史教程》相互配合,構成新康德主義哲學的基本綱領,對哲學入門者也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全書以存在(理論)問題和價值問題的區分為基礎,以價值的存在與存在的價值之間的關系立論,探討了本體論、發生論、認識論、倫理學、美學、宗教等各類哲學問題。作者關注重大哲學主題所蘊含的內在力量,以日常生活和科學中的樸素預設為出發點,從哲學史的流變入手,試圖解釋處理這些問題的各種趨勢及其分歧,并將生命中的基本問題簡明扼要地呈現出來,旨在呼喚讀者思索生命中的重大問題。
(德)威廉·文德爾班 ·經典著作 ·22.5萬字
《人類的由來(上下)》是達爾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并且提出了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全書共分三編二十一章。原書第一編敘述人類的由來或起源,闡述人是不是與任阿一種其他物種一樣,是從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種生物類型傳下來的。第二、三編敘述性選擇,性選擇與人類的關系。
(英)查爾斯·達爾文 ·經典著作 ·6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