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晚明時期可謂是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轉型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一時期的思想從宋明道學轉向清代樸學,也是中西文化接觸的開端。《晚明思想史論》是第一部系統整理和研究晚明時期思想史的專著,它重點闡述了王門諸子的道學革新運動和東林派的反狂禪運動,而佛學、西學、古學則錯綜交織于其間。嵇文甫先生敘述的這一幕思想史劇,內涵豐富,引人入勝,是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典范性著作。
嵇文甫 ·知識讀物 ·9.4萬字
北師大名師李山老師傾情打造,帶領孩子一次讀通讀透《論語》,給孩子鋪就受益一生的人文底色。康震傾情推薦。《論語》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言行,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儒家極為重要的經典,也可以說是中國經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宋代朱熹將其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四書”是古代文人士子讀書目,對中國人的思想與價值觀念、一言一行有著深遠的影響。《課本里的論語》是北師大教授、《百家講壇》名師李山老師特意為孩子打造的《論語》精讀本。內容覆蓋中小學語文教材涉及的《論語》“學而時習之”“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舉一反三,因材施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字句,李山老師將這些字句摘選出來,還原到所在《論語》的章節,進行句義串講,同時不局限于小學教材,結合《論語》全書以及其他儒家經典,以及《左傳》《史記》等史書故事,對其進行闡發。在閱讀中拓展了孩子知識邊界,提升了孩子古文閱讀力、理解力、邏輯力。
李山 ·中國哲學 ·14.1萬字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教導子孫后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本書力求引導人們積極向善。
廣行 ·知識讀物 ·17.5萬字
我們現在通常看到的《大學》是二程及朱熹對原本《大學》改編、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認為《大學》原文本來就是儒家追求“內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邏輯嚴密,文氣通順,粲然可觀,不必加以篡改。為了向大眾揭示原本《大學》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義,先生特依據西漢小戴所傳曾子《大學》原經,對其本旨重新加以闡釋,內容包括《大學》的價值,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修養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內圣(明)之學,“修身”至“治國”的外王(用)之學,內外兼修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教訓,王朝更替與儒學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與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會古今,取精用宏,妙語連珠。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5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5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9.5萬字
本書作于1963年,是熊十力最后一部著作。案其《自序》,本欲將晚年隨筆不拘長短匯集成冊,因精力衰退僅成一卷,實乃一斷續寫成之長文。此文秉承熊先生的一貫做法,廣引佛儒經典解釋“十二緣生”,以此發揮其《新唯識論》到《乾坤衍》的思想。熊先生自謂歸本于“孔子之《易》”,對于佛道二家時加評判,讀者其善會焉。此書自云:“余雖不敢茍同于出世法,而人類有此一派思想,亦可為人間世貪癡兇殘之徒,給以大棒大喝。世人詆余毀佛,非獨不知余,又何所知于佛乎?”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3.2萬字
本書以《周易》六十四卦為序,先對每一卦的易理進行解讀,然后把易理結合作者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思考,闡發人生哲學,很多安身立命、為人處世之道非常實用,發前人之未言,很值得我們閱讀、借鑒。
田學斌 ·中國哲學 ·8.3萬字
全書圍繞在世界范圍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及世界帶來的巨大沖擊,分析應對疫情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異和沖突,進而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比較的視野中探討自由與生存、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情與理等如何相互融合、共生共存,實現偶然性與必然性、情與理的有機統一,并指出,用中國傳統生存智慧的“情理合一”來最終化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身心,直至人與諸文明等之間的矛盾,從而把人類遇到的各種災難的悲劇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劉悅笛 ·中國哲學 ·8.6萬字
有幽默感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將幽默當成心理的“按摩師”,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本書通過幽默在演講、說服、批評、反擊等不同情境,以及在家庭、戀愛、社交、朋友相處等不同場合的綜合運用,以生活化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幽默的重要性,指導人們如何修煉成為社交高手,即善用幽默。
夏天 ·美學 ·7.1萬字
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特蕾莎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地關注著貧窮的人,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特蕾莎修女,沒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來醫治人類最嚴重的病源:自私、貪婪、享受、冷漠、殘暴、剝削等惡行;也為通往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張旭編著 ·知識讀物 ·16.1萬字
民族自決權問題是備受關注的敏感問題。民族自決權思想研究中的不同詮釋,導致民族自決權實踐紛爭不斷。列寧對民族自決權思想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和闡發,不僅成功地解決了俄國復雜的民族問題,而且推動了歐洲和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對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撥開纏繞在民族自覺問題上的種種迷霧,對正確解決多民族國家民族自決權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書梳理了民族自決權思想發展演變的歷史,分析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理論淵源和時代背景,總結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通過列寧、威爾遜和斯大林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比較,更為翔實地闡述了列寧民族自決權思想的內涵、實質和意義。
陳娥英 ·馬哲 ·19萬字
辜鴻銘英譯的《中庸》與《大學》比較系統、完整地歸納了與“現代化”相對的“古典”精神。其中,《中庸》主要揭示了宇宙萬物與人性的本質,而《大學》則主要闡述了人類社會應如何去合理地發展這些本質。打開這本書,我們可以走進辜鴻銘通過英譯、解讀這兩本書而給我們描繪出的一個氣象恢宏的“古典”精神世界。評述者通過翻譯并解讀辜鴻銘英譯《中庸》《大學》,歸納其所包含的哲學體系,并為我們當前所遇到并在思考的“現代化”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提供了一種哲學意義上的參考。
辜鴻銘英譯 王京濤譯注 ·中國哲學 ·11.5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法的集合。但它內容駁雜,編排散亂,容易令普通讀者望而卻步。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周月亮,將其整合提煉,概括為立志功夫、格物致知功夫、精一功夫等15個主題,闡釋其核心觀點。帶大家輕松讀懂陽明心學,即便處在身不由己的世界,仍能保持一顆強大的心。
周月亮 ·知識讀物 ·10.5萬字
從小便有志于學,卻兩次落第;在宗教中尋找意義,也沒有結果;替他人伸張正義被當眾侮辱,想要弘揚圣人之道又被貶往邊地;在后世受到萬般敬仰的王陽明于人生之初活得并不如意,煩惱一直糾纏著他,是心學點亮了他后來的生命,讓他在中華文明中變得與眾不同。《心學的讀法》是心學名家、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月亮繼《王陽明心學》《王陽明傳》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本書中,作者以深厚的心學內涵為基礎,以解答現代人的生活煩惱為目標,解析各種心學概念,梳理心學發展脈絡,將復雜深奧的心學內涵變得簡單易懂,讓讀者在短時間內能讀懂心學。心學告訴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要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用良知建立自己與世界的關系,用理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周月亮 ·理論流派 ·10.9萬字
本書通過十課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儒學的精華思想,能夠使讀者從中吸取人生智慧和做人道理,通俗易懂,是人們學習、認識和了解儒學的基礎書籍。
顏明德編著 ·中國哲學 ·14.8萬字
本書所選錄的文章集中呈現出當前中國學界關于社會加速批判理論研究的學術熱點、理論前沿和發展趨勢。這些文章選擇了不同的視角、主題、內容,深化了對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加速批判理論之間辯證關系的討論,在哲學基礎、學術脈絡、現實批判、未來旨趣等維度相互關聯、彼此支撐、互為補充,較為全面地呈現了當前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視閾中社會加速批判理論研究的整體狀況和最新成果。
馬俊峰 馬喬恩主編 ·理論流派 ·17.6萬字
《幸福之路》是英國現代著名哲學伯特蘭·羅素為大眾寫的一本以“幸福”為話題的通俗讀物,全書分為上下兩編,分別討論導致不幸福的原因和帶來幸福的因素。羅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論述了自己對何為幸福、如何獲取快樂的觀點。羅素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是生活習慣導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賜,而是需要我們努力追求的。他還從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職業生涯、個人愛好等方面談論了關于幸福的見解,談論了嫉妒、自戀、無聊、孤獨等心理因素對幸福的影響。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10.2萬字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美國以及歐洲幾個國家興起了延續至20世紀80年代的科學左派運動。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科學左派的代表人物有貝爾納、李約瑟、穆勒以及奧本海默等。其中,貝爾納被公認為理論上的靈魂人物,他不僅系統批判了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制度,還提出對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張,與波蘭尼等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后期科學左派運動則是更廣泛社會運動的組成部分,以英國的激進科學運動和美國的“科學為人民”運動為代表。他們批判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制度只是資產階級獲取利潤和鞏固統治的工具,既不適合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無助于增進廣大人民的福祉。
戴建平 ·理論流派 ·18.3萬字
《藍皮書和褐皮書》是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時期小范圍授課的筆記。1933-1934年,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向他的七個學生口授了一部分講稿,并把這部分講稿打印了二三十份,送予羅素等友人征求意見,這部分講稿裝在一個藍色的封皮內,后被稱作《藍皮書》。1934-1935年,維特根斯坦在牛津大學又向兩個學生口授了另一部分講稿,這部分講稿只打印了三份,裝在一個褐色的封皮里,被稱作《褐皮書》。這兩本書被學界視為《哲學研究》一書的基礎材料。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西方哲學 ·18.4萬字
《美在民間》作者徐國源提出,討論民間審美問題,除了要撇開業已固化的“文人心態”和人們較為熟知的文人審美的模式,還必須在學理上進行“空間性”轉移,進入到民間審美文化的生產和傳播場域。該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從民間審美文化的“基礎問題”的討論入手,由此進入到“鄉土的邏輯”,進而在理論上探尋“民眾的美學”,再到更深層面的“民間趣味”的剖析。透過作者深入淺出的分析,讀者自會徜徉于民間審美文化的“學術的理解”之中。
徐國源 ·美學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