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20世紀英美科學左派研究(南大STS學術前沿文叢)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美國以及歐洲幾個國家興起了延續至20世紀80年代的科學左派運動。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科學左派的代表人物有貝爾納、李約瑟、穆勒以及奧本海默等。其中,貝爾納被公認為理論上的靈魂人物,他不僅系統批判了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制度,還提出對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張,與波蘭尼等人展開了激烈的爭論。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后期科學左派運動則是更廣泛社會運動的組成部分,以英國的激進科學運動和美國的“科學為人民”運動為代表。他們批判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制度只是資產階級獲取利潤和鞏固統治的工具,既不適合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無助于增進廣大人民的福祉。
最新章節
- 第13章 余音不絕: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科學左派運動
- 第12章 H.J.穆勒與政治旋渦中的蘇聯遺傳學[1]
- 第11章 美國科學界的蘇聯印象:以密立根和奧本海默為例
- 第10章 反對貝爾納主義:貝克與波蘭尼
- 第9章 李約瑟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科學
- 第8章 克勞瑟論科學的社會關系
第1章 作者簡介
戴建平,河北邢臺人,1995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科學哲學和科學史,已在海內外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四部,譯著六部。近幾年主要研究英美科學左派、氣候變化爭論的科學與政治等課題。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5-04-22 10:32:4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