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一個女人的自傳》和《雜記趙家》兩部。《一個女人的自傳》是楊步偉前半生的回憶錄,記錄了她出生、求學、擔任校長、日本留學、自我退婚、回國設立女子醫院、結識趙元任等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新時代的新女性在激蕩變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識、事業的經歷。《雜記趙家》記錄了楊步偉嫁給趙元任,回歸家庭后的故事。這一對夫婦均是名門望族出身,后又留學苦讀,回國后觸到的也是當時學術界的大佬們,他們看到的和記錄下的,就是一份20世紀學術界的群星譜。
楊步偉 ·自傳 ·27萬字
《榮格自傳:我的夢與潛意識(專家伴讀版)》是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對其探尋潛意識的一生回顧。它是一本少有的自傳,展示了心理學大師對自我潛意識持續一生的追蹤剖析。它還是一本潛意識探索案例集,展示了個體如何通過寫夢、畫夢、解夢等嘗試了解潛意識中真正的自己。夢見被追趕意味著什么?夢見動物有什么寓意?夢見過世的親人代表著什么?夢見和人打架暗示著什么?榮格指出:夢是潛意識發送的信息。榮格記錄下自己人生各階段的夢,向讀者完全袒露自己的潛意識世界,并展現了如何通過個人聯想、擴充分析、積極想象三大獨創技法對此進行解析,為讀者如何察覺潛意識、讀懂真正的自己提供了可行的參考。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自傳 ·30.9萬字
1942年,陳鶴琴50歲時,寫成了自傳《我的半生》他用鮮活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家世、童年、中學時代以及海外留學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孜孜以求、奮斗自強的青年,一個家道中落的雜貨店主的兒子,先后考入清華大學,后又留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哥倫比亞大學的成長歷程,以及學成歸國后畢生致力于中國師范教育與兒童教育的不平凡人生。陳鶴琴主張“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他提出“活教育”的口號,并率先垂范用“活教育”來改革中國教育,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陳鶴琴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幼兒教育之父,他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實踐,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的寶貴財富,至今影響著當代教育。
陳鶴琴 ·自傳 ·7.6萬字
19世紀80年代,霍普·潔倫的曾祖父母隨彼時興起的移民潮,從挪威奔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鎮,在這個冬天漫長而又寒冷的地方,加入似乎永遠不會停止運轉的屠宰流水線,默默勞作。到了霍普父母一代,他們不再直接受雇于屠宰工廠。雖然和很多北歐家庭一樣,霍普早已習慣與家人沉默相伴的日常,但倔強而不與命運妥協的母親,還有寬厚而心智開放的父親,都給予了她另擇人生可能的想象與勇氣。在父親工作的實驗室長大,在研究型實驗室求學、打工、獲得學位、拿到教職,再到從零開始搭建自己的實驗室,霍普·潔倫在這部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作品中所記錄下的友誼和愛情、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事業發展,都不能再與“實驗室”相分離。植物會向光生長,人也一樣。霍普選擇科學是因為科學供她以需,給了她一個家,一個令她心安的地方。而童年時期與她僅有一窗之隔、教會她堅忍克己的美國藍杉,幫助她完成蛻變、實現第一項獨立科學發現的美洲樸,還有成家之后、一直陪練未來的職業棒球手—兒子—左右的狐尾椰,這些樹也都在靜默的時間歷程中刻錄下各自的記憶,賦予霍普自然的眼睛,認識世界,再識自身。
(美)霍普·潔倫 ·自傳 ·19.3萬字
激蕩又自由的時代塑造出瘋狂而絢爛的設計師,這本自傳描述的就是時代與人的相遇。橫尾忠則用日記般的記錄細細回顧自己這段如波濤洶涌般的傳奇人生,娓娓道出他與一柳慧、大島渚、土方巽、小野洋子、三島由紀夫、田中一光、寺山修司、宇野亞喜良、亨利?米勒、杉浦康平、美輪明宏、約翰·列儂、唐十郎、高倉健、細江英公、野口勇、達利、磯崎新、筱山紀信、瀨戶內晴美……等多位當代大師名家相遇相知的種種過程,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
(日)橫尾忠則 ·自傳 ·18.4萬字
本書是以第一人稱寫作的回憶錄。大杉榮以時間為序,記述了自己在柴田的幼年時期,在名古屋陸軍幼年軍校就讀期間,以及退校后在東京的青年時期的生活軌跡,并以一個獨立章節,講述了自己在獄中的種種見聞;一個獨立章節講述了自己和伊藤野枝、神近市子兩名時代奇女子之間的戀愛糾葛,從當事人的角度還原了轟動一時的“日蔭茶屋刺殺事件”始末。本書為了解大杉榮其人,以及他自由激烈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最為直觀的角度,也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初日本社會生活和運動思潮的方方面面。
(日)大杉榮 ·自傳 ·12.1萬字
圍棋,是在方寸棋盤間自成天地的一種藝術,也是一場黑與白的精神搏殺。一步銜一步,步步驚心;一環扣一環,環環斗智。彼年于泱泱華夏大地,一位才情驚世的棋士悄然出生了。他黃口之年隨父學弈,志學之年東渡扶桑,而后直至其知天命之年,馳騁于十番棋擂臺而未嘗一敗。在他看來,圍棋不僅僅是一種競技,更像是一種藝術,一種哲學。終其一生他都貫徹著“恒常之心”,信奉著“中”的精神,并依靠一己之力,直接影響了日本棋壇十余年,開創了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時代。
王擁軍 ·自傳 ·12.5萬字
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從一個失去光明者的視角,告誡所有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本書收錄了凱勒著名的演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同時全文翻譯了《我的故事》以及《我的世界》。
海倫·凱勒 ·自傳 ·16.7萬字
本書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人生的回憶錄,從青少年時代的經歷到成年后的所見所聞,從作為醫生所治療過的癥狀到自身的夢境和幻覺,從與弗洛伊德相識相知到分道揚鑣,榮格對這各種各樣的他人或自身的精神活動做了詳盡的記錄和分析,甚至包括對死后生活的見解和對自己的思想的充分的解析等等。本書還收錄有榮格與夫人及弗洛伊德等友人的書信,并對書中艱澀的專業術語作了專業化的解釋。嚴格來說,這本書雖為自傳,卻非自傳體文學。榮格通過這本自傳,將畢生研究所得分享出來,造就出了一部舉世無雙的偉大著作。也許,這會比你想象的傳記艱澀難懂;也許,書中并沒有你所想要的散文式的回憶錄;然而,若你耐心品讀,必將會與其中精彩的精神分析與內在體驗產生共鳴,從而得到意想不到的領悟和啟迪。希望正品讀此書的你,能夠與我一起,在榮格漸行漸遠的回憶中感受他那偉大的思想。
(瑞士)榮格 ·自傳 ·29.2萬字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系列。本書是他以第三人稱寫成的自傳體作品,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傳記,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經典與歷史文化名著。本書運用自傳與德式教育小說相結合,對一個時代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它要說的不是本書所講述的歷史,而是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因此,亞當斯希望人們這樣來看他這本書,把這本書當做一個歷史哲學的思辨過程。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傳閱的自傳,后來成為20世紀的美國青年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時代的必讀教科書。1919年,即亞當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該書獲得了普利策獎。
(美)亨利·亞當斯 ·自傳 ·37.1萬字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自傳,講述其從一個蘇格蘭窮小子一步一步成長為鋼鐵大王的故事,他建立起龐大的產業,積累起巨大的財富,然后又主動地、有條不紊地把所有的財富奉獻給社會,用于啟蒙人類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這是一部鼓舞無數美國青年的作品。自傳還真實地展現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頗富藝術鑒賞力的卡內基。
(美)安德魯·卡內基 ·自傳 ·19.3萬字
本書是將麥當勞造為世界連鎖餐廳的克羅克親筆寫就的自傳,記錄的是另一種人生,另一種教育歷程。雷·克洛克在52歲時遇見麥當勞兄弟,獲得快餐的特許經營權。從此,麥當勞成功在全美推廣,1984年擴大到全世界,擁有8000家店鋪之多。現在,麥當勞在119個國家擴展到30000多家店。雷·克洛克的傳奇故事,還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大創業家》,電影改編時,故事素材的基礎內容均來于這部自傳。該書中文版一共出版了三個版本。第一版,是20世紀90年代由臺灣地區新華出版社出版的繁體字版,名為《苦心經營:麥當勞創業史》,作為世界大企業家傳記書系推出,當時頗受歡迎,引起廣泛關注。第二版,是2004年由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年一億倍:麥當勞教父雷·克洛克自傳》,該書即為陳寅翻譯完成。第三版,是2009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麥當勞之父的創業冒險》,該書由錢峰翻譯,出版之初也引起一定關注,銷量亦很不錯。
(美)雷·克洛克 羅伯特·安德森 ·自傳 ·13.7萬字
《夢室:大衛·林奇傳》是一部回憶錄與自傳“合璧”的傳記,由克里斯汀·麥肯納與大衛·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傳統的傳記寫作方法完成一個章節,林奇則在通讀后做出補充和修改。為了寫作此書,克里斯汀采訪了與大衛·林奇有關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員,以及合作過的演員、經紀人、音樂人、同事等。借用他們的回憶,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階段。林奇通讀后,會在此基礎上做出回應和補充。人生中的重要抉擇,經典作品《橡皮頭》《象人》《藍絲絨》《我心狂野》《雙峰》《穆赫蘭道》等的拍攝歷程,影像背后的人世沉浮,豐富曲折的感情生活,繪畫、音樂等方面的跨界實踐……
(美)大衛·林奇 克里斯汀·麥肯納 ·自傳 ·34.4萬字
《居里夫人自傳》前半部分為居里夫人自傳,居里夫人真實地記述了她作為一個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學經歷,戰爭帶來的災難,她在追求科學道路上的頑強堅持,及她對伴侶、孩子、家庭生活的愛。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對美國之行記憶猶新,在戰爭中她采用鐳射氣治病救人。后半部分是皮埃爾傳,是居里夫人為丈夫所寫。居里夫人用真誠而坦率的語言,通過對兩人共同追求的科學事業的記敘、兩人的書信來往的回憶,及他人對皮埃爾居里的評價等,展現了皮埃爾·居里對科學的崇高追求和無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瑪麗·居里 ·自傳 ·8.3萬字
本書是恩古吉自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則寫到作者上中學為止),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作者在肯尼亞一所英國人管理的精英中學的四年生活。與此同時,他的哥哥正在反英殖民主義的武裝游擊隊里浴血奮戰。雙重視角的敘述增加了自傳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也是對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非洲最深刻的描述。
(肯尼亞)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傳 ·10.8萬字
本書是一部個人傳記,講述了一位貧窮的農村知識青年從大山里走出來,從窮鄉僻壤走向繁華都市,從一個農民兒子成長為實業家的人生歷程。全書以時間為主線,串起作者“少年尋夢”“高考造夢”“事業追夢”“右江奔夢”“從頭圓夢”的人生經歷,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幾十年來社會變革前進的種種細節。主人公的成長道路和奮斗歷程充滿艱難險阻,但也閃現著追求夢想、樂觀向上的輝光。
覃世松 ·自傳 ·28.6萬字
該書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鄢烈山先生的首部回憶錄,全書收錄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包括前言、故園鄉情、求學之旅、從業生涯、人情世態、心路歷程、附錄七個部分。從童年至花甲,從故鄉到都市,作者以樸實動人的語言,從容理性的筆調,敘述了他半個多世紀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同時折射出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風貌。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這位頗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的人生歷程和精神世界,也能觸動讀者對那代人的成長的思索。
鄢烈山 ·自傳 ·11.8萬字
如果電腦能識別你的面部表情,并對你的感覺做出反應,該怎么辦?這本書的作者,美籍埃及裔年輕女性娜·埃爾·卡利烏比大概是早期思考這個問題并付諸行動的科學家之一。無論是在科技界還是在她的祖國埃及,拉娜·埃爾·卡利烏比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女性——在“情感人工智能”這個白人和男性仍占絕大多數的科技新領域,身為穆斯林女性的拉娜成了領軍人物。拉娜在埃及和科威特長大,她的父親很嚴厲,重視傳統,母親是中東地區最早的女計算機程序員之一。自求學時期,拉娜便打破了做一個“聽話的女兒”以及后來的“聽話的妻子”的規則,大膽地去追求自己夢想。拉娜從她的研究中深深察覺,一個情感盲目的數字世界損害了人們的智慧和情感,包括同理心。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不久,她帶著兩個孩子從開羅搬到了美國,不斷踐行著她所追求的事業——在技術令我們失去人性之前,使技術本身更加“人性化”。拉娜與合伙人共同創立了Affectiva公司,這本書記錄了拉娜從一個“乖巧的埃及女孩”成長為一名掌握前沿技術的科學家的歷程。在革新技術的同時,面對女性科研者所面臨的原生家庭、社會環境、婚姻育兒重重困境,她遵從內心,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美)拉娜·埃爾·卡利烏比 ·自傳 ·18.9萬字
《半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主要講述主人公穆亦明地方大學畢業后參軍入伍,從地方青年到基層軍官、機關干事、基層主官,一步步蛻變成長的過程。期間有初來報到時的迷茫彷徨,有“三點一線”的單調重復,有改行受挫時的失意消沉,有貴人相助時的好運連連,有完成任務時的激動興奮,也有虧欠家庭的自責不安,這些都是他平凡而不簡單的軍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人生“前半場”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十五年的青春時光都是在部隊度過的。本書帶你了解真實的飛行團隊,走近那群仰望星空的刀尖舞者,感受他們不一樣的青春年華。
鱔堂集慶 ·自傳 ·11.8萬字
托馬斯·杰斐遜,亞伯拉罕·林肯和弗蘭克林·羅斯福是懷著堅定信仰的奮斗者;他們是美國歷史的靈魂;他們改寫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也改寫了世界格局;他們當之無愧稱得上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民眾敬仰和學習的人。然而,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神秘而又遙不可及。《無可替代:美國歷史上三位偉大總統的自傳(勵志珍藏譯本)》編者研究美國歷史多年,力求將他們真實的一生清晰地呈現給每位讀者。
(美)杰斐遜 林肯 羅斯福 ·自傳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