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康熙奇局》重點研究康熙統治數十年的是是非非,從“撤藩”“權臣”“治術”“用人”“奪嫡”“傳位”等多角度,還原康熙這個鐵腕專斷又開明睿智的強權人物,揭示了康熙盛世繁榮背后隱藏著的帝王政爭,心機與人性欲望,朝堂上下的權臣之爭,宮廷內院的隱秘……全面地詮釋政爭與正統、民族與天下、人情與皇權、虛無與血腥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理性客觀地質疑康熙權力人性錯位的深邃內涵。
向敬之 ·普及讀物 ·27.6萬字
李亞平“帝國政界往事”系列成名代表作,另類解讀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到雍正王朝近一百五十年間起伏跌宕的歷史風云。展現了大時代、大變局中努爾哈赤、皇太極、袁崇煥、多爾袞、孝莊、康熙、吳三桂等眾多歷史人物的悲喜人生。李亞平從“人”的視角詮釋了帝王重臣在歷史變革點時的選擇動因,通過入木三分的剖析、通俗生動的敘述,全新解讀歷史巨變與政治迷局。翻開本書,大清問鼎中原之路赫然在目,紛亂的歷史迷局在您眼前層層剝開!
李亞平 ·普及讀物 ·33.6萬字
汪篯先生是我國著名漢唐史專家,師從陳寅恪等史學大家,在秦漢王朝史、農民起義問題、漢至唐代的土地制度問題等方面發表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重要論著。汪先生去世后,所著文章大多散佚,本次由北京大學歷史系吳宗國教授主持,系統搜集、整理了汪先生在漢唐史方面的重要論述,結集出版。
汪篯 ·普及讀物 ·39.6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化、歷史隨筆集,是作者一系列已經發表的短篇文章的結集。內容包括:新軍腦后的辮子,小站練兵的風波,會過日子的西太后,中國人的文化癖,面子的變遷,中國的大學,饑不擇食談讀書,消失的邊陲古城等。
張鳴 ·普及讀物 ·16.5萬字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一段較長的動蕩時期,那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人們常說:亂世出英雄,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尤為顯現,一代梟雄曹操、神機妙算諸葛亮、風流才子周瑜都成為后世演繹的對象。而亂世之后的晉國,除了忙著斗富的君主外,更令人稱道的是那采菊東籬下的詩人。人們把三國時候的歌以詠志和兩晉時候的縱情山水稱作“魏晉風流”。而到了南北朝時期,浪漫的氣氛沒有了,剩下的只有硝煙和戰爭。
王曉琪 ·普及讀物 ·7.1萬字
本書用大量的篇幅揭露諸多的丑陋現象,較多地涉及了舊中國社會中的一些陰暗面,把它們的道道機關和層層偽裝統統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范春三 袁東旭 ·普及讀物 ·63.4萬字
北洋軍閥的興衰與末路;革命志士的抗爭與探索;國共十年的沉浮與教訓;近代日本的崛起與野心……本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近代中日兩國發生的大事件,細致地還原了近代中國各大派系的發展進程,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軍政、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變化,展現了那個時期中國青年們的奮斗不息的精神。書中附有不少珍貴報刊文獻資料,為讀者提供了看待那段歷史的新視角,是了解紛亂復雜的中國近代史的極佳讀本。
(日)陳舜臣 ·普及讀物 ·38.9萬字
《六史》記述了中國歷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六個轉折朝代,從興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細節。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學的雄渾奇偉之氣與草蛇灰線之趣,恪尊史實且文辭老辣,人物繁多卻栩栩如生;嬉笑怒罵間,寫盡歷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認的曠世史詩巨著。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6.5萬字
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兩河流域文明和中國、埃及文明可稱古代世界最早興起的三大文明。約公元前3000年,從外部遷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無雨地區的蘇美爾人開始利用河水灌溉農田并在生產中發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從而創造出一批人類最早的城市國家和燦爛的蘇美爾文明。在蘇美爾人的影響下,兩河流域本地的塞姆語民族加入了文明歷史的舞臺并先后和蘇美爾人并肩建立了燦爛的兩河流域文明。隨后,蘇美爾人消融于塞姆人之中。本書從考古、文字、歷史、文學、經濟和法律等幾方面講述兩河流域文明的偉大成就,使國內讀者對一個不熟悉的古代外國文明有一個感性和理性的基本認識。
吳宇虹等 ·普及讀物 ·10萬字
中國歷史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藏著甚深的智慧,但歷史現象紛繁復雜,普通讀者很難把握全貌。本書選取了若干經典的歷史案例,既有橫向的事件解讀,又有縱向的制度剖析,橫縱結合,像一張疏密有致的網絡,將中國古代歷史的精華漸次呈現。借助作者宏闊的視野和敏銳的觀察,我們便能洞悉歷史真相,以史為鑒,燭照當下。
張程 ·普及讀物 ·19.4萬字
明朝是一個王朝性格特別鮮明的朝代,一個家破人亡的和尚在亂世中開創了這段歷史,留給后人的印象并不是太好,乃至常常被人們所忽略。明朝,是一個欲望自始至終都勃勃膨脹的年代,也充滿了太多的戾氣。無論是開國初期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還是大明晚期的明熹宗朱由校、他們的手上無不沾滿了太多的血腥。而其他的一些皇帝,又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一些昏君或庸君。最終,欲望湮滅了一切,家傾國亡,同歸于盡……
李飛編著 ·普及讀物 ·16.2萬字
本書以人性解史,以趣味說史,以現代的視角,講述春秋戰國數百年間的歷史。運用三維結構,梳理春秋戰國歷史中的多重形象,并試圖透過分析歷史事件,解開其后所隱藏的玄機。此外,本書深度挖掘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感,用歷史事件來展現人性的復雜和詭秘。透過歷史的迷霧,解構歷史中的人物,以人性洞察歷史,還原歷史真相。書寫一部歷史,是為了與歷史中的人物身影交錯,攜手同游,共經興衰的波瀾,體味人生的豪邁與遺憾。本書在正史的基礎上,綜合各家之言,將古今中外許多歷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匯聚其中。全新的觀點、現代的語言、詼諧的文字,真實再現春秋戰國的興衰與沒落,全新解讀這段波瀾壯闊而又扣人心弦的古老過往。
羽凌 ·普及讀物 ·14.9萬字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空前大分裂時代,群雄迭起,亂象紛飛。相對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朝,煙雨樓臺中的南朝,太過迤邐,甚至風流。
趙海峰 ·普及讀物 ·29.4萬字
乾隆帝把一個朝代推向了巔峰,刷新了兩項中國封建帝王的記錄:壽命長、掌權久。然而,乾隆帝又飽受爭議,在幾十年的施政生涯中,毀譽交織。本書共分九章,從乾隆帝的順利即位開始寫起,到其陵墓被盜為止。著重寫了他在位期間的一些重要事件、舉措及相關人物,如執政初年為鞏固皇權所做的努力,整治官場貪腐,平準、定回、安藏,木蘭秋彌、東尋、西游、下江南,與和珅的關系,后宮囧事等。全書以史為據,正本清源,為廣大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的乾隆帝。
李寅 ·普及讀物 ·15.1萬字
作為首席軍機、內閣總理大臣與皇族親貴,慶親王奕劻是光宣政局變動中的關鍵人物。自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起,大清國的內政外交幾乎均操其手。因其在20世紀中國政壇上的特殊地位與影響,奕劻的名字幾乎為西方各國所知曉。但是,關于奕劻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十分薄弱,學界只有零星的論說,缺乏系統性的成果。其原因,主要是奕劻本人沒有文集與日記傳世,資料十分缺乏,因而深入研究這個人物困難很大。
馬平安 ·普及讀物 ·11.7萬字
曲江池畔,一場場詩意盎然的聚會,再現了唐代名人韓愈、張籍、白居易等的春游情景。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詞,讓人走入充滿詩意的世界。在李白的人生中,有哪些關鍵的社交圈與轉折點?走仕途還是做學問,他如何取舍?杜甫一生起起落落,他的朋友圈里都有誰?在青年、中年和晚年的不同階段,他如何向上社交?文壇巨匠劉禹錫與白居易,兩人在揚州的首次相遇,怎樣發展成跨越時空的深厚友誼?在遭遇人生低谷時,詩人們如何保持松弛感與進取心,在困難面前永不放棄?生于帝王家,身為皇親國戚,人生是不是就注定高枕無憂?唐人居然離婚自由?其婚姻觀比想象中的更前衛?唐人會延遲退休嗎?他們是否擔心個人養老問題?書中不僅展現了唐代名人的成就,更觸及他們的情感深處,讓歷史人物變得鮮活立體。
張程 ·普及讀物 ·10.3萬字
《歷史中國》是有史以來最全的中國斷代史,每卷從50個角度觀照該段歷史,用50篇專題文章,深度闡述歷史知識、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并融合了當前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成果,以夾敘夾議的方式,講述遠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歷史,每卷末附錄該時間段的詳細年譜,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書式的通俗歷史讀物。《歷史中國》是一部中國歷史精品之作、“中國人都能看懂的中國歷史百科全書”。
張程 ·普及讀物 ·26.3萬字
書寫歷史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存在猶如歷史的AB面——A面的主人公們如:宋襄公、趙武靈王、伍子胥等,他們有雄心和抱負,但看不清局勢,導致悲慘的結局。B面的主人公們如:西門豹、曹參、周昌等,他們的人生起點不高,但腳踏實地,做出了不朽的成績。本卷通過對兩種人生的解讀,希望能幫助青少年讀者,盡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史記》中暗含的智慧。
大梁如姬 ·普及讀物 ·10萬字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干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歷史背后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第5冊《危機與考驗》緊緊圍繞東漢帝國的獨特運作方式展開論述,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從秦漢到隋唐之間的過渡有著有趣的歷史演進模式,你會看到:東漢和西漢雖然都是“漢”,但東漢政權的基礎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共治;外戚、宦官和士族三方勢力在朝廷上反復拼殺,最終瓦解了漢帝國;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可以在東漢找到源頭,那就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曹操的崛起可不是因為什么“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因實行屯田而來的強勢權力;王充是一位很特別的思想家,無意中成了漢代儒學向魏晉玄學轉變的關鍵人物……
楊照 ·普及讀物 ·14.9萬字
本書以近年公開發表的《蔣介石日記》為起點,作者野島剛鍥而不舍地探索散落中國臺灣、美國、日本三地的龐大資料,包括從未公開的《曹士澄檔案》,白團成員家書、日記等珍貴史料,同時透過對相關人士的縝密訪談,忠實描繪出“政治家蔣介石”最真實的面貌,以及日本軍事顧問團“白團”的實際活動情況,呈現了白團在“報恩”和“反共”的外表形象之下,更私密、更真實的人性一面。
(日)野島剛 ·普及讀物 ·1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