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退休教授王慶豐收集整理的克敬之先生滿蒙漢語教學手稿,包括滿蒙文語音教學、滿文語法教學、滿文詞匯教學、滿漢教學翻譯手稿。這些手稿,可以稱得上“價值連城”,非常珍貴。克敬之先生于20世紀50年代被中國科學院滿文班聘為高級滿文教授,當時他為滿文班編寫過有關教材的手稿等珍貴資料一直保存在他的學生王慶豐先生手中。王先生受克敬之家人委托,整理出版克先生珍貴教學手稿。
王慶豐編著 ·語言文字 ·4132字
本書是專門為德語剛入門或基礎較弱、急于開口說德語的讀者量身定制的一本實用德語速成工具書,能幫助讀者輕輕松松快速掌握簡單德語。全書分為四大部分,將日常必需單詞、日常生活用語、情景應急口語全部覆蓋,第四部分附錄對德語國家概況、節日和習俗作了介紹。這是一本即翻即用型的便攜工具書,是赴德語國家學習、生活、工作、旅游和購物的好幫手。
云心叢書主編 王璐本書主編 ·語言文字 ·5萬字
語言被視為區分民族的重要標志之一,文字作為語言最重要的內在載體與外在形式,其發展與變革對民族國家文化發展至關重要。文字改革作為語言政策中缺一不可的部分,影響著一個國家文化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文字改革國際化:東亞國家文化現代化的路徑研究》從政治學角度出發,重現文字改革國際化背后的國際政治社會因素,并將這些影響因素歸納為四個變量,選取中國、日本、越南三個國家近代文字改革國際化的進程進行研究,梳理了三個國家近代文字改革國際化不同階段的歷史面貌和四個變量對改革過程的影響,通過對三個國家的對比,得出文字改革國際化的東亞規律和中國特征。
張瀚文 ·語言文字 ·19.3萬字
本書綜合運用言語行為理論、框架語義學理論、構式語法理論、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等多種語言學理論,考察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的語義與句法、語用的接口情況,重點探討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的框架語義分類、基于框架語義分類下的漢語言語行為動詞與漢語一些特殊構式的選擇限制關系、言語行為動詞的人際功能以及言語行為動詞的句類地位,從而建立起一個相對全面的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的語義、句法、語用分析框架和一個相對完整的漢語句類系統,以推動漢語言語行為動詞的多視角研究和漢語言語行為的基礎理論研究。
吳劍鋒 ·語言文字 ·15.1萬字
本套叢書用故事+知識的形式講述一些女孩子必須懂得的成長要點,以貼近孩子現實生活的故事為敘述引子,引出知識小貼士。故事生動活潑,切合女孩們的現實生活和特點,知識點準確到位,再配以精美插圖,讓女孩子在愉快閱讀的同時,學會了解自己,激勵自己,完美自己,積極快樂地感受身邊的一切。
彭凡編著 ·語言文字 ·3.6萬字
本書是為了幫助日語學習者學習標準地道的日語口語而編寫的,旨在利用超簡單的方法讓日語初學者有效提高日語口語水平。本書圍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分談天說地、著裝打扮、品嘗美食、房屋住宿、交通出行、休閑娛樂、日常購物、潮流生活八個部分,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常用對話。
羅春霞編著 ·語言文字 ·617字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內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邱龍升 ·語言文字 ·19.8萬字
本書根據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漢字詞匯等級劃分》提供的材料,選取了900個初級漢字的常用義,逐一介紹2245個常用詞,并編成閱讀短文,以培養學習者的初級漢字識讀能力和基礎閱讀理解能力。本書通過漢字認讀—字詞識讀—短文閱讀這一階梯式路徑,初步完成了識字讀書的基本功訓練。同時該書以邊讀邊寫、邊聽邊說的形式,使漢字學習與漢語普通話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共創雙贏。本書可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供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時參考使用。
董玉國 ·語言文字 ·9萬字
《中華通韻》是中華詩詞學會組織研制的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是新中國語言體系中的新韻書。該書由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審定委員會于2019年3月審定通過。2019年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中華通韻》正式實施。本書按照《中華通韻》韻部押韻,遴選成語典故編成對句,并逐句詳細注釋。全書仿照古人的《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等訓練兒童應對和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有二子對、三字對、四字對、五子對、六字對和七字對,兩句字數相等,力求詞性對偶,格式不拘平仄,修辭不追藻飾,聲調和諧押韻,韻腳不拘四聲。本書對提高寫詩填詞會有所幫助。
王潤安編著 ·語言文字 ·10.3萬字
本書以北朝通語語音為研究切入點,結合從三國、西晉到北朝時期的語音變化,深入探討了南北各地方音的特點以及它們與通語的關系。作者從方言的角度解析了重紐問題、泥娘是否合一以及南北朝通語中“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的成分等問題。本書的研究成果對于認識《切韻》性質及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劉冠才 ·語言文字 ·32.2萬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表彰的全國道德模范,都是群眾愛戴的先進典型。他們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精神。本書收錄了最美鄉村老師、最美醫生、最美的消防隊員、勞動模范等多位典型事跡的案例,旨在引導廣大讀者勤奮學習,深入實踐,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堅定報國理想,在報效祖國、為人民服務中成長,創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而奮進。
張保忠 ·語言文字 ·15.8萬字
全書以印第安人圖畫文字為主線對美國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一次詳盡梳理,話題幾乎涵蓋人類學所有領域的內容,比如生死命題、家庭生活、教育、戰爭、宗教、習俗、歷法等等。作為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成果,馬勒里收集整理的圖畫文字首先是作為研究文化的透鏡和工具;事實上,馬勒里扎實的田野材料收集能力為此研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圖畫文字實例,書中使用1300多幅圖畫文字和54幅整頁圖畫成為研究前文字與文字起源問題的珍貴一手資料。特別是在進入20世紀以后,書中調查過的圖畫文字遺跡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很多圖畫文字的資料已經無法尋得了,書中保存下來的近1400幅圖畫文字的價值也就益發彰顯,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本書為文字學、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藝術學等研究領域的研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圖畫文字大觀。
(美)加里克·馬勒里 ·語言文字 ·49.7萬字
詞匯場的歷史演變研究是建立完整漢語詞匯史的重要內容,顏色詞則是其中一個具有較強系統性的詞匯類聚。本書在《上古一中古漢語顏色詞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唐宋至元明清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過程。先對近代漢語紅、黑、白,綠,藍、黃、紫、灰、褐、棕十大范疇的單音顏色詞和復音顏色詞進行了全面收集,再以不同的造詞類型為立足點,從舊詞承用、新詞產生的角度說明近代漢語顏色詞怎樣從上古、中古顏色詞演變而來,又如何進一步演變為現代漢語的顏色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漢語顏色詞的演變歷史與規律、漢語各時期的基本顏色詞、近代漢語顏色詞的釋詁、漢語顏色詞研究對辭書編撰的意義以及漢語顏色詞的方言比較等專題問題。
趙曉馳 ·語言文字 ·18.4萬字
本書在闡述語言學與翻譯理論的基礎上,對翻譯理論流派及其主要觀點做了進一步分析,并對英語翻譯的主要技巧進行了具體的解讀。同時,本書還基于跨文化傳播視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分析了新聞、營銷、影視、廣告、外貿等多個領域的語言特色與翻譯策略,并進行了具體的翻譯實踐。本書可供翻譯實踐與研究人員參考借鑒,也可供高等院校翻譯專業和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趙冰 ·語言文字 ·13.4萬字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以現行黨和國家的公文法規的規定作為依據,積極體現當前公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和現實效用。本書沒有一開篇就介紹各類具體公文的寫作與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較多的文字講述了公文的含義、作用以及特點、類型、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閱讀了這些文字,學習了這些內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觀念,夯實公文寫作的基礎。具備了較高的專業素質之后,再進一步掌握公文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起草格式,寫出高質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劉俊 ·語言文字 ·19.7萬字
這是一本能夠陪伴你從初學者到成熟作家的網文寫作變現指南。無論你是零基礎小白,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網文作者,這本書都是你的實用工具箱和好幫手,帶你系統了解女頻、男頻、付費短篇三大賽道的寫作變現要領,并弄懂以下問題:新人剛開始寫小說,到底寫什么?怎么寫?編輯眼中的好大綱長什么樣?追妻火葬場、破鏡重圓、先婚后愛……開篇就火的設定有哪些?如何塑造討喜的男女主?如何打造人物的宿命感?甜文、虐文、爽文……如何寫出跌宕起伏的愛恨糾葛?穿越重生、真假千金、權謀爽文……如何寫出讀者熬夜都想追的精彩故事?三位作者深耕網文多年,對網文市場現狀、題材選擇、寫作技巧有著豐富的領悟和見解。本書將手把手教你從選題到大綱、從人物到劇情,寫出引人入勝的網文。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鳴驚人的網文作家,無論你是有志于成為全職作家,還是打算把寫網文當成副業,翻開這本書,也許下一個網文界新星就是你!
冰封 曹縵兮 鹿小策 ·語言文字 ·14.4萬字
《漢字構形十二講》是“教育援青”人文學科基礎建設系列中的一部,是作者根據已出版的《漢字構形學講座》及對《說文解字》的研究重新改寫的一部小型著作,與已出版的專著相比,具有流暢可讀、篇幅短小、圖文并茂等特點,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漢字構形的構件演變、漢字字形與音義的關系、漢字字形演變與漢字教育、當代漢字的規范等問題,比較全面地梳理了漢字字形的時空變化規律,是一本適合中等學歷以上人群閱讀和學習的優秀的小型教材。
王寧 ·語言文字 ·8.2萬字
漢字看似平凡,卻有著漫長的不平凡經歷。它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負載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長期承擔著數億人用書面語交流思想的任務,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它生發了篆刻、書法等獨特的東方藝術。在當代,它又以多種創新性方式進入了計算機,從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解決了現代化信息處理的問題,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戰,使漢語信息和東方文明順利地傳播到全世界。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因此,本書的內容,應當是國內外讀者都會感興趣的話題。
王寧著 國家圖書館整理 ·語言文字 ·15.6萬字
本書在作者近10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論文寫作經驗和作為審稿人的心得體會,針對研究生學術研究中問題意識不足、寫作能力不強、意志品質缺乏等現象,給出研究生在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系統導引,以期達到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寫作水平的目的,特別是人文—經濟地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會更為受用。本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第三章)系統講解研究生學術研究的興趣真諦、基本功真核、時間安排真經,以糾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不良狀態。第二部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主要講解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初心、質量、規范、修改與包裝,以達到研究生能夠撰寫高質量論文。第三篇(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從師生交流的視角出發,重點講解研究生在社交方面應注意的禮儀、規范、法則,以提升研究生的行為規范。
丁志偉 ·語言文字 ·20.7萬字
本書是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博士/碩士研究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投稿指導讀物,可以作為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科技人員撰寫論文的參考書。它深入淺出地介紹、分析了在國際、國內權威期刊、會議發表論文時應當注意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法。本書圍繞中國作者如何在國際、國內一流刊物、會議上發表高質量論文這一實際問題;從讀者、作者、審稿人、編輯等角度,多方位分析;從論文準備到發表、傳播等方面,結合學科實例,給出提高論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李剛著 ·語言文字 ·2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