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沙鄉(xiāng)年鑒》以四季為順序,記錄了利奧波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個農(nóng)場進行生態(tài)修復工作的經(jīng)歷,以及在各個州工作和游歷過程中的思考,從哲學、倫理學、美學及文化傳統(tǒng)的角度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應該具備的關(guān)系。“土地倫理”代表了利奧波德生態(tài)思想的精髓,至今依然受用。這體現(xiàn)出利奧波德思想的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稱為生態(tài)主義的“先知”。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外國隨筆 ·14.5萬字
一八四四年,狄更斯從辛苦的小說寫作中抽身出來,帶領(lǐng)家人赴法國和意大利旅游度假,本來打算休息幾個月時間,實際上在意大利待了將近一年。他們游覽了意大利那些最著名的景點:熱那亞、羅馬、那不勒斯(當時維蘇威火山仍在悶燃)、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在他的游記當中,狄更斯描繪了一個具有巨大反差的國度:宏偉的建筑與城市的凋敝,在古代的遺跡旁邊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令他大感興趣的是意大利那豐富多彩的街市生活,尤其是羅馬狂歡節(jié)上的著裝、易裝以及勃勃生機。
(英)查理斯·狄更斯 ·外國隨筆 ·15.2萬字
《培根隨筆全集》由弗蘭西斯·培根所著,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文學家,《培根隨筆全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總共五十八篇短文,以其簡潔的語言、優(yōu)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散文作品之一。英國大詩人雪萊曾在他著名的《詩辯》中稱譽道:“培根勛爵是一位詩人。他的語言有一種甜美而又莊嚴的節(jié)奏,這滿足我們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滿足我們的智力那樣。他的文章的調(diào)子,波瀾壯闊,沖擊你心靈的局限,帶著你的心一齊傾瀉,涌向它永遠與之共鳴的宇宙萬象。”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4萬字
村上文學的全新打開方式!在《斯普特尼克戀人》中體會西語的魔力,在《挪威的森林》中感受畢加索的“藍色時期”。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回望戰(zhàn)爭的傷痛,在《且聽風吟》中傾聽巴塞羅那海邊的風聲。西班牙極富魅力的文化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也吸引了村上春樹。他自青年時代起就十分喜愛西班牙文化,并將這份喜愛融入到了自己的諸多作品中。毋庸置疑,這將是一場生動有趣的村上文學之旅,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西班牙之行!
(日)小阪知弘 ·外國隨筆 ·7.3萬字
《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一本病中探望日記,也是一部關(guān)于衰老、死亡和母女關(guān)系的沉思錄。它記錄了安妮·埃爾諾試圖幫助母親從阿爾茨海默病中康復,但最終徒勞無功,以及在照護過程中她感受到的內(nèi)疚、恐懼、沮喪與和解。“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是作者母親寫下的最后一句話。在只有“黑夜”的時刻,埃爾諾不離棄失智癥的母親,堅持在痛苦中書寫。這本書是作者和自己母親的故事,也是所有女兒和母親的故事,也是走向衰老和死亡之人的故事。
(法)安妮·埃爾諾 ·外國隨筆 ·2.9萬字
從上班族轉(zhuǎn)換為專職作家的林慶璇,偶爾出出專輯唱唱歌的藝人兼作家慎秀珍。她們就像“駱駝與企鵝”一樣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位既坦率又“豪邁”,而另一位則自認為與外界交流時會比較“虛偽”。但是,她們卻像年少時期互相分享心事的少女一樣,交換日記近半年。究竟是什么樣的契機,讓她們圍繞著“生為女人的我們”這樣一個主題展開了如此之久的深入交流呢?她們時而笑著哭著,她們一起聊工作與愛情、人生、兩性、旅行、金錢、自由,以及為了獲得這一切而必須付出的日復一日的艱辛與掙扎。兩個女人毫不設防的交換日記,就這樣誕生了。
(韓)慎秀珍 林慶璇 ·外國隨筆 ·7.5萬字
此書以法國著名小說家、詩人、藝術(shù)理論家戈蒂耶的《回憶波德萊爾》為主體。翻開《惡之花》扉頁,這一近代最負盛名的抒情詩集就是提贈給本書作者的。波德萊爾稱他為“非常親愛和非常尊敬的老師與朋友”。他在波德萊爾去世不到半年就寫下了這篇情意深切而又洋洋灑灑的大文,既是回憶錄,又是風格別致的傳論。書中還收入波本人的詩、文、書信等精華,確實是對這位非凡詩人的極好的回憶與紀念。蓋伊·桑稱之為“傳記杰作”,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珠玉”,一字一句都更移不得。
(法)泰奧菲爾·戈蒂耶 ·外國隨筆 ·16.2萬字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日本近代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谷崎潤一郎帶你窺探婚姻生活的第一萬種可能;三島由紀夫以此書推薦谷崎潤一郎候選諾貝爾文學獎,著名作家郁達夫傾力推薦;漸行漸遠卻無法分離的親密關(guān)系,深思婚姻與夫妻的意義。本書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小說作品,講述貌合神離的斯波要與美佐子夫妻二人從起意到確定離婚的過程。看似和諧的夫妻關(guān)系,分離已成定局,但牽絆綿延。兩人各自都有另外的伴侶,卻都不愿主動結(jié)束婚姻。斯波要時不時去找歐亞混血女郎露易絲,還與岳父大人的年輕女伴阿久漸生曖昧;美佐子與情人阿曾定期相會,做著長相廝守的準備——漸行漸遠的夫妻卻又對彼此有所期待,相互揣度,相互試探,對離婚之于年幼兒子的影響顧慮重重,對離婚之后的生活心懷忐忑,兩人竟達成合約,“采取連自己都難以察覺的漸進方式來達到分離的目的”。
(日)谷崎潤一郎 ·外國隨筆 ·8.3萬字
是胡言,還是真相?是偏見,還是犀利?村上龍最具有影響力的隨筆集,文筆犀利明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天才式的獨辟蹊徑,孩子氣的口無遮攔;人有各種各樣,想法也五花八門,而這些都應該被允許存在。本書是村上龍出版于1993年的隨筆集,在日本社會引起劇烈反響。每一篇文章的標題都相當抓人眼球,用評論家的話來說,完全就是“廣告文案”的水平。此外,村上龍在文章中,對當下的社會里的男女關(guān)系(父權(quán)衰弱、女權(quán)崛起等),通過嬉笑怒罵的方式,提出了犀利明快、具有前瞻性的點評,常常令人拍案叫絕。與小說作品一樣,他的隨筆集也屬于同類作品中獨樹一幟、驚世駭俗之作,反映了“文壇才子”村上龍迷人的才情,相當具有“觀賞性”。
(日)村上龍 ·外國隨筆 ·6.9萬字
21歲到27歲,在人生的黃金時代,海明威旅居巴黎,度過了一段困頓、瘋狂的日子。他信仰文學,心高氣傲,卻只能靠做記者度日,妻子哈德莉的基金是主要經(jīng)濟來源。最為貧困的時候,他甚至去盧森堡公園偷襲鴿子,逮住了就回家燉了吃。他是社交寵兒,熱愛拳擊和斗牛。打拳擊是他交朋友的慣例,對斗牛的狂熱則為他帶來了人生第一部重要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與杜芙夫人、菲佛姐妹的曖昧,令海明威吃了哈德莉“一拳”——相濡以沫的婚姻宣告結(jié)束。他戲仿作品嘲弄恩師,把巴黎、倫敦、紐約一些精英朋友難以示人的情感糾葛寫進小說……海明威從一個無人問津的時代旁觀者變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有人說海明威是“壞男孩”,混合了巴黎的喧囂、阿爾卑斯山的粗獷、拳擊場的野蠻,還有一種別樣的才華光芒。從始至終,海明威最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樣的人,取得什么樣的成就,沒有任何人和事可以阻擋他。
(美)萊斯利·M.M.布魯姆 ·外國隨筆 ·19.2萬字
在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稱譽為毛姆最佳作品的《西班牙主題變奏》中,毛姆為探索西班牙這個他為之心醉神迷的國度獨一無二的精神真諦,帶領(lǐng)我們重新回到她的黃金時代,一一檢點她的宗教信仰以及流浪漢小說、戲劇、繪畫等最具代表性的藝術(shù)文化門類,回顧了羅耀拉、德·維加、塞萬提斯、格列柯、圣特雷薩修女等塑造了這個民族精神面貌的那些偉人的人生故事和心路歷程,描繪出黃金時代西班牙人的真實形象,揭示出為什么堂吉訶德、桑丘和唐璜成為最能代表西班牙人的精神面貌的三個不朽形象,并由此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在西班牙,人就是詩歌,是繪畫,是建筑。人就是這個國家的哲學。這些黃金時代的西班牙人生活著,感受著,行動著,但他們并不思考。他們追求并發(fā)現(xiàn)的是生活,是騷動的、熱烈的、多樣的生活。激情是他們生命的種子,激情也是他們綻放的花朵。……他們的卓越之處……在于不同的方向:那是一種性格的卓越。在這一點上,我想無人可以超越他們,只有古代羅馬人才能與他們匹敵。這個精力旺盛的民族似乎將它所有的活力和獨創(chuàng)性都投入了一個目標,一個唯一的目標:人的創(chuàng)造。他們并不擅長藝術(shù),他們擅長的是一個比藝術(shù)更加偉大的領(lǐng)域——人。”
(英)毛姆 ·外國隨筆 ·12.9萬字
30個臨終故事,描述了每個人從容面對人生終點的可能;6件重要的事,描繪出英國知名姑息治療專家獻給每個家庭的必修課;40年行醫(yī)經(jīng)驗傾囊相授,助你和家人安養(yǎng)最后的時光。幫助臨終者提高臨終生活質(zhì)量,安然度過人生最后旅程;幫助照護者擺脫無助與疲憊,獲得科學、溫暖的指導。在這本書中,作者從了解臨終模式、找到合適的告別方式、選擇討論死亡的更佳時機、調(diào)整生命的預期,到留下給世界的贈禮、超越生命的局限等6大方面,用30個娓娓道來的感人故事,寫出了一本讓讀者了解緩和醫(yī)療與臨終關(guān)懷的經(jīng)典之作。如果你正在陪伴人生臨近終點的親人與朋友、如果你正在從事緩和醫(yī)療相關(guān)工作,如果你想擴寬自己人生的寬度,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那這本書有助于你更多了解死亡、更深思考自我、更能無所畏懼,逆風翻盤,笑對人生。
(英)凱瑟琳·曼尼克斯 ·外國隨筆 ·17.9萬字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時年四十五歲的毛姆來到中國,溯長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國屏風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產(chǎn)物,五十八篇或長或短、原本可以寫成小說的“素材”,連綴成“一組中國之行的敘事”。毛姆為英國同胞展現(xiàn)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發(fā)著濃郁東方情調(diào)的“中國屏風”。他以一顆久經(jīng)世故又不失赤子純真的悲憫之心感受著、傳達著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滿懷同情地試圖貼近中國風土人情的同時,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態(tài)度反映了在中國的英國人的生活真相。因為他始終認為:“寫作中,更重要的不是豐富的材料,而是豐富的個性。”
(英)毛姆 ·外國隨筆 ·8.9萬字
當盛年不再,變老意味著什么?“今天,我迎來了自己九十歲的生日,但還有太多的東西有待發(fā)現(xiàn)。”2017年11月11日,英國作家詹姆斯·羅斯-埃文斯度過了自己的九十歲生日。他決定以日記形式寫下一年的生活,記錄在人生第十個十年的開端,有怎樣的日常與感悟。從衰老帶來的種種不便與病痛,到日常制作酸辣醬的樂趣,從深愛之人離世的傷痛與回憶,到自身對生命及死亡的思索。羅斯-埃文斯的文字充滿智慧與對生活細節(jié)的洞察,描寫日常瑣事,但極具沉思意味。
(英)詹姆斯·羅斯-埃文斯 ·外國隨筆 ·11萬字
本書由泰戈爾的短篇童話《愿望的實現(xiàn)》和詩歌集《新月集》集結(jié)而成。泰戈爾的詩歌童趣中充滿哲理,思考中帶著明媚,成為世界文學中的經(jīng)典。
(印)泰戈爾 ·外國隨筆 ·1.8萬字
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從一個失去光明者的視角,告誡所有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本書收錄了凱勒著名的演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同時全文翻譯了《我的故事》以及《我的世界》。
海倫·凱勒 ·外國隨筆 ·16.6萬字
該怎么說明這一切呢?我恨她,我想逃離她,我想我早就等著這一天吧。但是,我也好想她。本書是美國童星詹妮特·麥柯迪的回憶錄,講述的是一段名為母愛實為剝削的母女關(guān)系。詹妮特的媽媽從小渴望成為一名演員,卻沒有實現(xiàn),于是她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詹妮特從6歲開始被媽媽帶著試鏡;11歲在媽媽的引導下開始控制熱量;17歲還要接受媽媽的檢查……表面上,她是被閃光燈、歡呼聲與追求者包圍的小明星,暗地里,焦慮、羞恥、疾病、自我厭惡啃噬著她的身心。奉行著“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讓媽媽高興”的人生哲學,詹妮特小心地維護著和媽媽的親密羈絆,并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出于媽媽的愛。當媽媽的死亡襲來,詹妮特的人生意義分崩離析,也讓她重新審視這段母女關(guān)系,這究竟是愛還是虐待?是羈絆還是枷鎖?而因為童星經(jīng)歷和母親死亡患上的心理疾病、暴食癥、厭食癥,又該如何治愈?
(美)詹妮特·麥柯迪 ·外國隨筆 ·15.2萬字
《銀兒與我》是希梅內(nèi)斯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書由138篇精美的短篇散文構(gòu)成,作者帶著心愛的小毛驢銀兒走過市井的喧囂,對它傾訴衷腸,甚至引為知己。詩人細膩的描繪飽含溫柔,其筆下生動真實的鄉(xiāng)野生活,對底層民眾的憐憫和同情,以及與小毛驢純美溫馨的互動嬉戲,都足以令人動容。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內(nèi)斯 ·外國隨筆 ·6.5萬字
《給媽媽的信》描述了1910年至1944年間圣埃克絮佩里寫給的信箋是最美麗的文字,揭示了圣埃克絮佩里鮮為人知的一面。
圣·埃克蘇佩里 ·外國隨筆 ·8.4萬字
毛姆醞釀多時、對他個人具有重大意義的創(chuàng)作生涯回憶錄式作品;談文說藝,知人論世,警句迭出。V.S.普利切特和格雷厄姆·格林盛贊。《總結(jié)》由英國海涅曼出版社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出版,兩個月后尼爾森·道布爾迪公司推出了美國版,是毛姆醞釀多時、對他個人具有重大意義的創(chuàng)作生涯回憶錄式作品,雖然他在全書開篇就澄清說“本書既非自傳,也不是回憶錄”。在《總結(jié)》的前半部分,毛姆詳盡回顧了自己的作家職業(yè)生涯,后半部分則由他對人生各個階段影響他思想的問題的探討構(gòu)成。寫作《總結(jié)》時毛姆年近六十,初衷是為了立下作為作家的“遺囑”,他眼看老之將至,雖說“一個人不會在他立完遺囑以后馬上就死掉的”,“立下遺囑是為了以防萬一”。事實上,他寫完《總結(jié)》后又活了二十七年,期間更是寫出了代表作《刀鋒》。
(英)毛姆 ·外國隨筆 ·17.3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