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塞爾伯恩自然史》是英國著名的自然經典隨筆,也是作者在英國科學研究中對生態學領域所做的最重要的早期貢獻之一。書中對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及歷史演變進行了梳理,對包括鳥類、植物、氣候等很多物種及自然現象有著生動細致地描寫。然而,更具普遍意義的是,從吉爾伯特·懷特的文字中,生活在高科技時代的現代人可以逐漸領悟到怎樣在人類和自然之間形成一種共有的寬容,怎樣在熱愛自然與享受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種平衡。
(英)吉爾伯特·懷特 ·外國隨筆 ·22.3萬字
本書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的一部充滿冒險精神的優秀作品。它講述了在美國發展的初期,一隊文明社會的人——以博納維爾上尉為首的探險隊——進入美國西部從事探險、開拓、貿易的經歷,與當地原始野蠻人(如印第安人)的種種奇遇和沖突。它向我們展示了美國西部豐富多采的美麗風光,以及當地非同尋常的風土人情。作品可讀性強,文筆流暢,其一個個探險故事把讀者帶入一片片神奇的境界。
(美)華盛頓·歐文 ·外國隨筆 ·16.5萬字
本書由作者的兩部作品組成。在第一部“美國大草原之旅”中,讀者隨著歐文進入美國西部之后,撲面而來的便是它那特有的原始美和野性美。除了優美的景色外還有不少故事,這是本書充滿情趣的又一方面。在作品中我們也看到獵人們簡單而頗有情趣的生活。第二部《美國紀事及其他》是作者的一部故事傳奇和散文隨筆集,風格手法與《見聞札記》類似,只是內容不同而已。這些篇章創作于作者的晚年,并于他1859年去世的前四年出版。其中有不少描寫美國的風土人情,但同時也不局限于只寫美國,還寫了歐洲其他國家特別是西班牙的情況。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再次欣喜地讀到了類似于同時也并不遜色于《見聞札記》中的優美篇章,如《睡谷重游》,如《春鳥》。作者的文采又一次從這些篇章中充分煥發出來。
(美)華盛頓·歐文 ·外國隨筆 ·19.7萬字
《發現尼羅河源頭之探險日記》詳細記錄了斯皮克1860年第二次探險尼羅河源頭的過程。該書以日記體的形式寫成,比較容易為普通讀者所接受。斯皮克在書中描寫了他探險途中的所見所聞,其中有大量的描寫是關于非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以及在西方社會所看不到的種族和部落制,為我們充分展示了十九世紀一個歐洲人眼中的非洲。
(英)約翰·漢尼·斯皮克 ·外國隨筆 ·18.4萬字
1803年,美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向法國購買了路易安那和新奧爾良。新購得的土地比美國當時的國土還要大,同時也使得美國國土連接兩個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早在交易之前,杰弗遜總統就對這片遼闊的土地很感興趣,想找人進行探險,不過沒有成功。1803年,在這樁交易簽署之后,等待國會批準的過程中,杰弗遜說服國會撥款2500美元,組織一支探險隊,對這片神奇的土地進行探索。杰弗遜選中路易斯上尉做探險隊長,因為此人曾做過杰弗遜的私人秘書,對杰弗遜的計劃和期望了如指掌。本書描述路易斯上尉一行人28人的探索過程。他們沿著密蘇里河逆流而上,一路上跋山涉水,不僅考察各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礦藏,而且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語言。歷經三年時間,路易斯上尉一行人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完成了任務。1807年,路易斯上尉當選新成立的路易安那州州長,于是辭去了軍職。
(美)諾亞·布魯克斯 ·外國隨筆 ·16.3萬字
《首次南極探險》一書詳細記錄了羅德·阿蒙森登陸南極點的全過程。全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首先簡要回顧了歷史上眾多探險家們對南極探險事業所做的有益嘗試和偉大貢獻;第二章開始對此次探險活動攜帶的各項物資及設備作了全面細致的描述;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紹了“奮進號”從裝船、啟航到穿過南極圈,進入浮冰區,到達登極駐地——大冰障的鯨群灣整整五個月的艱難航行歷程;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別記述了物資搬運、搭建探險補給站和冬季駐地建設的情況;第八章則從參觀者的角度生動講述了“極進駐地”一天的生活;第九章著眼登極前的最后準備階段;從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作者記錄了五人探險組遠征南極點的艱苦行程,也是本書的高潮部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返回駐地和離開南極洲;第十五章是普雷斯特上尉率領的東行小組就愛德華七世地的勘探實錄,由普雷斯特親自執筆;最后,全書以第十六章尼爾森船長的探險回憶錄圓滿收尾。
(挪威)羅德·阿蒙森 ·外國隨筆 ·18.6萬字
一天,地下劇場放映松本清張的《砂之器》,電影出現舊時日本的景色,只去過熱海和京都的我卻有種懷念之感。一天,花做了個夢:我在隅田川游泳,和我并行,在我的斜上方,媽媽在飛。一天,阿球沒了呼吸。按人類的年齡,它一百歲了。一天,我弄丟了花的錢包。她一句話也不說,腳步嚴峻又匆忙。我感覺自己變成了十分老邁的人。一天,看到關東煮的實物模型,情緒像熱水一樣涌上來:死后的世界該很寂寥吧。那個世界沒有這樣的熱鬧吧。我還想在充斥著這些東西的世界再活一陣!……母女和愛貓共度的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一日三餐,攜伴出行,平靜的日常深處不時翻起記憶的潮涌。武田百合子是晚成的也是天生的散文家,她以孩童般鮮活又強烈的目光,記述倏然而至、令人莞爾的細節,悠長四季流轉更迭的風物,裹挾在死之預感與生之眷戀中、一日一日步履不停的人們。她的日記是生活的枝與葉,擷取到手,仍在呼吸。
(日)武田百合子 ·外國隨筆 ·10萬字
在前作《鹽之路》中,雷諾與丈夫茂斯因友人的背叛失去家園,而此時茂斯又身患絕癥。絕境中二人決定進行一場無畏的徒步旅行,在行進中茂斯的健康狀況得以改善,二人在異鄉開啟了全新的生活。然而,二人新生活充滿著挑戰:當雷諾的母親中風入院,命懸一線,作為女兒的雷諾應選擇全力搶救還是姑息治療?身患退行性疾病、一度無法自理的茂斯是勉力完成學業還是就此放棄?面對突如其來的饋贈,遭遇背叛、流離失所的夫妻二人是否仍有勇氣再度信任他人,接受陌生人的好意?雷諾又如何敞開心扉,用紙筆與茂斯的疾病抗衡,挽救丈夫的記憶?憑借堅強的意志與對自然的無限熱愛,雷諾與茂斯勇敢地擁抱屬于他們的生活……
(英)雷諾·溫恩 ·外國隨筆 ·16.1萬字
《寂靜的春天》是生物學家、環保運動先驅蕾切爾·卡森的經典作品。她以嚴謹求實的科學理性精神與詩意化的語言,詳細分析了化學污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全書充溢著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1962年,《寂靜的春天》初次出版,將長期被忽視的農藥、殺蟲劑濫用問題推到聚光燈下,直接挑戰了化工巨頭的既得利益。猶如一枚文化核彈,在全球引發巨大震動。“環境保護”議題由此進入公眾視野,成為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寂靜的春天》通識圖解版,以精細圖解,直觀展示有關自然科學知識,書末特別收錄“《寂靜的春天》傳播簡史”,揭示本書在全球環保運動中的重要地位與深遠影響。
(美)蕾切爾·卡森 ·外國隨筆 ·17.6萬字
本書是德國作家黑塞的讀書隨筆精選集。黑塞寫書、愛書,最能知道書的魅力。他一生寫了3000余篇書評,思考讀書的目的與過程、人與讀書的關系,也分享自己喜愛的讀物。他認為讀書必須走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閱讀的目的不應當是為了忘卻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們自己的生活。黑塞強調書與自我的內在統一,他的文學評論不是客觀的分析,而是經過內化后從中超拔出來的“隨感”。在這本書里,他不以學者的立場而以讀者的心境去談“讀書”,在這我們能透視黑塞如何將書籍世界化為自我世界,從而建立適合自己脾性的書目。
(德)赫爾曼·黑塞 ·外國隨筆 ·7.3萬字
本書所選譯的是阿拉伯古代各時期(賈希利葉時期、伊斯蘭時期、伍麥葉朝時期、阿拔斯朝時期、近古時期與安達盧西亞時期)的詩歌。所選詩歌涉及其重要的詩歌流派,如賈希利葉時期的懸詩、俠寇詩;和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世人,如烏姆魯勒·蓋斯、安塔拉、白沙爾·本·布爾德、艾布·努瓦斯、穆太奈比、艾布·阿塔希葉、麥阿里等。詩歌的題旨則涵蓋描狀詩、贊頌詩、矜夸詩、貞情詩、艷情詩、諷刺詩、哲理詩、詠酒詩、勸世詩、悼亡詩等。
仲躋昆 ·外國隨筆 ·2.9萬字
作品講述了私生子湯姆·瓊斯尋求真愛的故事。沃爾華綏是一個善良大度而且富有的鄉紳,收養了棄嬰湯姆·瓊斯,他妹妹的兒子卜利非也生活在家中,是沃氏財產的合法繼承人,卜利非將湯姆視為爭奪舅舅遺產的眼中釘,千方百計詆毀湯姆的榮譽。終于,湯姆被不明真相的沃爾華綏趕出了家門,開始了一連串悲喜交加的奇遇。
(英)亨利·菲爾丁 ·外國隨筆 ·74.8萬字
《雙城記》是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以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為創作背景,將“雙城”巴黎和倫敦兩個城市連結起來,圍繞莫奈特醫生一家的遭遇,用細膩的筆觸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彼此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巧妙交織在一起。小說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本書的主要思想是為了愛而自我犧牲。這部小說深刻影響了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一百多年來在全世界一直盛行不衰,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
(英)查理斯·狄更斯 ·外國隨筆 ·27.3萬字
古羅馬神話是古羅馬人對遠古歷史和對自然界斗爭的一種藝術回顧,是人們在同大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在對高尚和文明的不懈追求中創造出來的,反映了古羅馬人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神秘自然的執著追求,對英雄神圣的信仰崇拜,對和平生活的熱情向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它們向我們展示了遠古時代人類的思想和情感,我們可以透過它們憶起古代與自然共生的人類,體味到世界剛“誕生”時的幽遠和隱秘。
劉佳 劉世潔 ·外國隨筆 ·10.8萬字
當代文學大師、觀察與內省的天才卡爾·奧韋·克瑙斯高,以四季為基調創作的四部曲作品合集。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外國隨筆 ·39.2萬字
《樸贊郁的蒙太奇》是樸贊郁首部個人隨筆集,收錄了導演1997年到2005年間的文章及電影札記,展現出與電影風格截然不同的真實又有趣的樸贊郁。本書記錄了《共同警備區》《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等重要電影的誕生過程及創作理念。導演對世界的看法,對習以為常現象的思考,對經典電影的剖析都有閃爍著獨特的智慧。第一是個性,第二還是個性,個性高于一切。
(韓)樸贊郁 ·外國隨筆 ·11.5萬字
和我一起長大的孩子們都相信,他們的世界一定會比父母的更美好!但這些曾經快樂的孩子,最后都死了,死了,死了,死了。是他們不夠努力嗎?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本對未來滿懷希望的他們一步步走向破碎?我們的老朋友克萊頓坦誠地講述了自己的苦難,但令人痛心的是,本書尚未完成,他就離開了人世。陷入困境的他們并不比他們的父母差。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受過更好的教育。但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不幸并非個例:對于很多人來說,生活已經越來越變得像在走鋼索……可社會有一種流行的批判,去抱怨那些人的懶惰、不負責任和自毀行為。為此,我們回到故鄉亞姆希爾,并探訪了全國50個州和1個特區,去深入了解和我一起長大的伙伴們的遭遇,去探尋數千萬人經歷失去工作、尊嚴、希望、生命的原因,并指出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直擊和作者一起長大的童年伙伴們的人生經歷,反思他們悲慘命運背后的原因——從政府到社會,讓我們看到底層勞動者的困境,以及如何才能守護普通人的希望和尊嚴。
(美)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等 ·外國隨筆 ·18.4萬字
《馬可波羅行紀》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旅游行記。馬可·波羅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道的人。本書記載了他于13世紀從威尼斯出發,穿過陸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經歷。在書中,馬可·波羅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使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對東方無限神往,揭開世界地理大發現的熱潮,也徹底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想象。《馬可波羅行紀》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對于文藝復興前夜閉塞的歐洲,這不單是一部游記,而是啟蒙式作品。
(意)馬可·波羅著 (英)慕阿德等編 ·外國隨筆 ·17萬字
《你好,陌生人》充滿了關于在異國他鄉與各自獨特習俗的聯系的軼事,它感人地提醒我們,我們首先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物,需要與他人互動,尤其是在悲傷和孤獨感加劇的時候。這是一本為心靈而寫的書,它在提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人類的本性。”這是一本感人的回憶錄,當人類學家、旅行家威爾·白金漢的伴侶去世時,他通過向陌生人敞開大門來尋求安慰。他講述了在終生伴侶去世后,他在緬甸等地旅行和交談中尋求治愈的故事,而這些地方在文化上與他的祖國英國有著很大差異。這也是一本匯集了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和文學見解的書,它探索了我們這個時代急需思考的問題——在全球疫情影響下的大范圍隔離、以及世界范圍內沖突越來越突出的時候,我們人類該如何與他人、與世界重新建立連接,我們如何拋開本能的仇外心理和對外來者的恐懼,去擁抱我們最本真的世界?
(英)威爾·白金漢 ·外國隨筆 ·15萬字
風格獨特行走文壇多年,生活中的村上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這有絕佳的立體畫像和真切的答案。“村上朝日堂系列”之一,共56篇。內有安西水丸的插圖61幅。一、村上對日本某些不正常的和奇特的社會現象提出批評議論,前者如關于學校體罰學生、報紙信息泛濫、標語口號的無聊、重理輕文、物價昂貴等,后者如情人旅館競相使用怪異名稱、主婦裸體做家務等。二、村上對一些文化現象提出褒貶意見,涉及文學、電影、音樂、辭書、翻譯、廣告以及色情讀物等諸多方面。三、村上談自己的日常生活,如飲食、旅行、長跑、交友、養貓等;談人生經驗,如條件反射的危險、如何自我保護、如何投訴等,談趣聞逸事,如成名后的煩惱、閃電式的艷遇、脫發等,以及自己的幻想,如空中飄游等,多角度地反映了“生活中的村上”。全書各篇寫法不一,體現了村上幽默生動、親切隨意、無拘無束、異想天開的典型風格,可讀性強,但也有犀利的批判、深刻的見解和深沉的悼念,顯示了村上多方面的寫作才能。
(日)村上春樹 安西水丸 ·外國隨筆 ·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