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家渡邊淳一,依據自己的文學創作歷程,把自己嘔心瀝血進行小說創作幾十年的寶貴經驗傾囊奉獻,寫的關于如何創作一部小說,以及如何創作一部暢銷小說的經驗著作。
(日)渡邊淳一 ·文學理論 ·8.8萬字
國民教育通識讀本,汲取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理念!借助22位中外學者與作家的深邃目光,透析文學經典!馬爾克斯、帕慕克、米蘭·昆德拉等大家原典呈現,王安憶、曹文軒、格非等專家深度解讀!《文學的意義》是《國民教育通識讀本》系列的文學卷,由知名教育學者、一線杰出教師扈永進精心選編,介紹并解讀了22篇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名家名作。
扈永進 ·文學理論 ·17萬字
作者認為,西方文學理論對解讀文學文本而言是低能甚至無效的,文學文本解讀應該追求對審美感染力以及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重復性的闡釋?;居^點就是回到文本分析,回到文學審美。落實到具體操作上,提出:第一,微觀直接分析:隱性矛盾;第二,微觀間接分析之一:藝術感知的還原;第三,微觀間接分析之二:情感邏輯的還原("無理而妙");第四,宏觀比較: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現代的情理交融;第五,歷史語境的還原,等等。
孫紹振 孫彥君 ·文學理論 ·47.2萬字
《詩學》是亞理斯多德(今通譯為亞里士多德)的一篇重要的美學論文,原名直譯為《論詩的》,意思就是“討論詩歌的藝術”。亞理斯多德根據人類活動的區別,把科學劃分為三類,其中,詩學所在的創造性科學為第三類,作者認為,是他的門徒們在求學行將結束的時候要學習的課程,它可以讓人成為詩人和演說家。本書現存二十六章,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的起源、寫作風格、如何評價等內容。亞理斯多德在書中回答了老師柏拉圖提出的關于詩歌的問題,從中可見作者的唯物主義美學觀點,并從十七世紀開始深深影響了后世的文學家和文學研究者。
(古希臘)亞理斯多德 ·文學理論 ·8.7萬字
元小說是“關于小說的小說,是關注小說的虛構身份及其創作過程的小說”,它是后現代文學的一種典型樣式。元小說最大的特點是“自反性”,即對自身作為虛構性人工制品之本質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并自揭虛構。在很多研究者看來,元小說由此斬斷了小說與現實的關聯,突顯了小說的自我意識和文本形式,帶有后現代文學的形式主義傾向和虛無主義色彩。但問題是,形式主義的文本未必就與現實政治無涉。形式體現了現實,并參與進現實世界的斗爭。本著采用經典敘述學與后經典敘述學相結合的方法,在形式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意識形態分析,力圖揭示元小說這種“形式主義文本”的形式實驗對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及其“自我反射”掩蓋下的對社會政治的積極介入。
李丹 ·文學理論 ·20萬字
本書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現代文學研究成果為研究對象,對當代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進行了縱向的梳理和橫向的辨析。本書以堅實的文獻史料為基礎,運用實事求是、辯證分析的方法,通過發掘有價值的史料,進行客觀分析,力求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思想和價值給以公允的判斷和結論。
邵寧寧 郭國昌 孫強 ·文學理論 ·41萬字
陳寅恪代表論文集,考訂、闡述我國中古時期(漢朝—隋唐)歷史人物、事件、制度等問題,收論文20篇。
陳寅恪 ·文學理論 ·19.1萬字
卡爾維諾在準備啟程前往哈佛大學發表“諾頓講座”前夕,不幸因腦溢血辭世,本書因此被視為這位小說大師贈與世人的遺產。他在書中精心勾勒的文學價值,既可充當評鑒一般作品的尺度,也可以作為認識卡爾維諾的指南??柧S諾出入古今典籍、旁征博引,其閱讀品味和學識見解令人嘆為觀止。這本專為熟悉和熱愛小說藝術的行家和讀者所寫的備忘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雄辯的文學辯護書,也是留給本世紀讀者的最好禮物。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6.8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在文學地理學方面著述的專題文集。包括《文學地理學的本質、內涵與方法》、《文學地圖與文學地理學、民族學問題》、《屈原詩學的人文地理分析》等15篇長篇論文,既有綜合性研究,也有地區和作家的區域和個案分析,既有古代文學地理學的探微,也有對現當代文學基于文學地理學的闡釋??傊?,這是楊義先生在首次提出文學地理學的概念之后多年來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楊義先生眾多著述中頗有分量的一部文集。
楊義 ·文學理論 ·49.7萬字
阿拜·庫南拜耶夫(1845—1904),哈薩克族偉大的思想家、作家、作曲家、哲學家、教育家。他是哈薩克文學代表性人物。由于阿拜的政治理想以及有關促進人類精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思考主要是由他富于藝術魅力的詩歌表達的,因此阿拜又被哈薩克人民推崇為詩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是據此于1995年將阿拜列入世界名人的行列,稱他為偉大的詩人。本書對早期阿拜研究進行了梳理,對阿拜學奠基人穆合塔爾·阿烏埃佐夫的著作及作者本人的探索成果做了簡略介紹。本書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阿拜和他體裁多樣的詩歌、他的創作活動對我國哈薩克文學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他在世界各地的影響。
哈拜 ·文學理論 ·12.8萬字
本書主要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為研究方法,結合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政治、社會背景,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述了王爾德創作的倫理思想在其藝術實踐中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揭示了王爾德藝術實踐中的倫理內涵和內在關聯,著重探討了藝術與倫理道德既相沖突又相互融合的具體特征。
劉茂生 ·文學理論 ·24.4萬字
無論是新人作者還是資深作家,都會遭遇寫作瓶頸期。對此,暢銷書作家、資深寫作導師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給出的解決方法是:放手寫吧,直面自己心中的恐懼、疑慮和眼前的挫折,憑借對寫出佳作的熱切渴望,讓自己深深沉浸在寫作這門手藝中。在本書中,作者結合自身的寫作經歷,介紹了寫出令人難忘的故事并度過有意義的寫作生涯的方法。他為想要有所成就的寫作者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探明讀者真正想要的東西,并堅持不懈地學習寫作技巧,滿懷熱情地投身到創作中,直至寫出成功的作品。
(美)詹姆斯·斯科特·貝爾 ·文學理論 ·12.6萬字
《為什么讀書》之后,“法國最狂熱讀者”再論《什么是杰作》。什么是“杰作”?“杰作”這個中世紀形容藝術品的詞匯,是從何時開始用于文學?文學杰作有評判的標準乃至配方嗎?怎樣確認一本書是否為杰作?誰來確認?杰作是不朽的嗎?人們今天是否還需要杰作?……本書試圖回答林林總總關于杰作的問題,就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開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學杰作。從荷馬、海涅、貝克特到托馬斯·伯恩哈德,丹齊格往返于經典與當代作品之間,書中既能看到他對普魯斯特的不俗見解,也有關于喬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評論。
(法)夏爾·丹齊格 ·文學理論 ·11.5萬字
本書收錄了《蘇軾和北宋前期的文學理論批評》《黃庭堅和北宋后期的文學理論批評》《南宋文學理論批評的新發展》《金元的文學理論批評》《明代復古主義文學思潮的產生與發展》《明代的戲曲理論批評》《王夫之和葉燮的詩歌理論》等文章。
張少康 ·文學理論 ·43.9萬字
那些年,我常常懷念我的中學生活,一心想為正在讀中學的年輕人寫點什么,我寫的時候覺得與他們同在。我陸續寫了五本書跟他們討論作文,也涉及如何超越作文進入文學寫作,這五本書在出版家眼中成為一個系列。現在,我重新檢視這一套書,該修正的地方修正了,該補充的地方加以補充,推出嶄新的版本,為新版本寫一篇新序。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萬字
在文學理論中,“闡釋的邊界”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命題,它以闡釋的客觀性和意義的確定性為核心,在不確定性思潮泛濫的當下被不斷激活;它不同于獨斷專行的法則或律令,而是蘊含著豐富的理論路徑和方法論取向,不斷涉入更廣闊的文化精神領域。本書從概念內涵、歷史譜系、建構路徑、本體形態、實踐策略等不同向度切入,對文學闡釋的“邊界”問題加以深入分析,由此展開對當代文學理論乃至文化生態的批判性反思和話語重估。本書的目標,一是豐富關于闡釋邊界的理論言說,擴充文學研究的知識版圖;二是從邊界問題中提煉出人文精神、審美理想、真理價值等積極因素,為面臨相對主義乃至文化虛無主義威脅的人文學界提供一定的應對之道。
龐弘 ·文學理論 ·28.6萬字
在梳理劉震云創作過程的基礎上,本書概括了劉震云小說中的七個關鍵詞:權力、倫理、歷史、故鄉、宗教、人性、存在。這七個關鍵詞在他小說中的出現,有著創作上的先后順序和內在邏輯,體現了劉震云對中國現實的深入思考。本書對劉震云小說的整體性研究,有助讀者深入理解作家思想演化過程。
馮慶華 ·文學理論 ·24.3萬字
本書收錄福樓拜于1847—1880年間寫給情人、朋友、前輩作家及愛徒的信,分為情與性、個性化與非個性化、藝術至上、內心使命四輯,內容涉及文學創作、愛情、友誼、旅行、藝術理念、時代思潮、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用普魯斯特的話來說,福樓拜書簡不但反映了作者的文藝觀念,而且處處洋溢著友情、親情,是研究福樓拜的重要參考。福樓拜主張小說家不應在作品中自我表露,就像上帝在自然界中不露面一樣。因此,他的書信成為揭示隱藏在作品人物背后的作者福樓拜的鑰匙,對讀者理解福樓拜的時代和作品,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
(法)福樓拜 ·文學理論 ·14.7萬字
陶淵明既沒有屈原的宏偉悲壯,又沒有李白的豪放飄逸,也沒有杜甫的闊大沉雄,以他百來篇詩文,何以贏得了與這三位詩國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蘇軾認為:“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蓖鯂S指出:“屈子之后,文學上只雄者,淵明其尤也?!敝旃鉂撜f:陶淵明“崇高的詩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擬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陳寅恪認為:“陶淵明不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戴建業老師以深厚的學養,扎實的史學功底,風趣的文筆,獨到的價值取向,論述了陶淵明的文學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豐滿的陶淵明——他是滔滔濁流中的一泓清泉,“大偽斯興”時代里的一位真人。
戴建業 ·文學理論 ·28.8萬字
《西方文論史》全書共分19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古希臘、德國古典時期、唯意志論、俄蘇形式主義、現象學與存在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文論是"文學理論"的簡稱,主要包括對文學規律的總結,對具體作品的評判,對文學新潮的倡導,推動等方面的系統理論。它涉及文學與社會的產系、文學作品的內部規律、文學作品創作與鑒賞的基本方法、主體創作和鑒賞文學作品的心態等方面的研究。
朱志榮 ·文學理論 ·3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