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擇了100首精美的唐詩,分為經典的十類題材,加以重新的詮釋。其中既有對春花秋月等自然風物的細心描摹,又有登山臨水時的深情詠嘆,更有面對歷史古跡時的深沉反思,其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對十類詩歌的解讀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詩人們五彩斑斕的詩性生活,開闊自己的歷史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悅精神,享受快樂;又可以涵養性情,調適心境;更能夠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為。
李靜 ·古詩詞 ·16.9萬字
本書作者曾親赴新疆,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以真實細膩的筆觸再現了馬漢慶的罪惡人生。
牛伯成 ·紀實文學 ·13.4萬字
1950年3月24日,解放軍第62軍和平進駐康定,終結國民黨對西康的統治。在劉文輝起義基礎上,未戰而克藏漢樞紐,民眾獻哈達相迎。此役使西康全境解放加速,打通進藏要道,成為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在邊疆的成功實踐。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6萬字
20世紀德語文壇最重要的聲音之一,畢希納獎、奧地利國家文學獎獲得者英格博格·巴赫曼詩合集。英格博格·巴赫曼是20世紀最獨特的詩歌聲音之一,她與保羅·策蘭一同被認為是戰后德語文學中最重要的兩個詩人。她的詩歌將哲學洞察力與文學抒情性緊密結合在一起,用語言探索自然與世界的本質,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韻律與節奏,影響了包括托馬斯·伯恩哈德、埃爾夫麗德·耶利內克、克里斯塔·沃爾夫在內的一眾名家。巴赫曼生前幾乎拿遍德語文學界所有重要文學獎項,包括德語文學的最高榮譽畢希納獎。《大熊座的呼喚》收錄了巴赫曼生前發表過的所有詩集的內容,涵蓋了詩人一生的代表作。
(奧)英格博格·巴赫曼 ·外國詩歌 ·3.3萬字
在這部文筆優雅、極具可讀性的著作中,著名莎士比亞學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莎士比亞筆下的暴君及其暴政——他們可怕而自戀的愚蠢行徑,他們的篡逆、瘋狂和殘忍,他們的傲慢自大和缺德少才,他們的偏執與邪惡,他們的虛偽欺騙和對諂媚的渴求。在此之前,那些滿身血腥的人物幾乎從未這樣活靈活現,如在目前。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文學評論 ·10.1萬字
這是一部詩集,收錄了一百二十首新詩。在作者的游歷中,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持久地推動著他從自然到人文,多方感受異域的文明與文化,尤能結合對詩人、藝術家及其偉大創造的唱頌,綰結綺想,浚發激情,予人以美與智的享受。集中“愛一切復雜如圣書”、“仰眾神有光”、“致遠方至大的風景”和“它的名字”四輯,都能從詩的傳統中取精用宏,以傳達對歐洲歷史與文明、神話與傳說、習俗與風景、文學與藝術的理解,在文化識讀與詩藝營造方面,予人以繁富豐饒的審美體驗。
汪涌豪 ·現當代詩 ·7.4萬字
1945年9月,八路軍濱海軍區首克臨沂,建立山東解放區首府。1947年2月華野為實施“萊蕪戰役”誘敵戰略主動撤離,同年孟良崮大捷后重占。此城三度易手,終成鞏固根據地,為華東野戰軍提供兵源、物資支撐,陳毅稱其為“山東解放戰爭的心臟”。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萬字
1949年5月,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鄧華部)發起贛江追擊戰。渡江戰役后南逃的國民黨夏威兵團棄守南昌,5月22日解放軍第43軍兵不血刃進駐這座“英雄城”。此役切斷浙贛鐵路,孤立華中白崇禧集團,保護了八一起義紀念館等革命遺跡。南昌解放使華東與華南解放區連成一片,為進軍廣東掃清障礙,標志解放戰爭向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
蘇珊·桑塔格是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對美國文化界有很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國文化思潮的變化與爭論。本書以20世紀60年代美國文化激進主義為研究背景,基于桑塔格本人的經歷和她的《沉默的美學》《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以及同時代的文學同道或對她的思想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的作家與學者,審視了桑塔格的存在主義、形式主義等思想,批判反文化、反理論等思想,對于理解當今美國文化現狀及一些現象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陳文鋼 ·文學理論 ·14.9萬字
《發宋陵寢》是古代文獻中,明確寫及盜皇族墓的很早的文章。行文以元初西域僧人楊璉真迦盜掘南宋皇陵為核心事件,展現了宋元政權更迭中的一幕轉瞬即逝的悲劇。1285年,江南佛教總管、藏教僧侶楊璉真迦借元廷權臣桑哥之勢,率眾掘毀紹興宋六陵,將高宗、孝宗、理宗等六帝及后妃陵墓洗劫一空。珍寶遺失無數,宋理宗更以倒懸尸身瀝取水銀、割取頭顱制作法器。無數行為今日看來都令人發指。這場持續數月的劫掠,讓宋王朝顏面盡毀,文物散佚殆盡。整場盜墓事件背后暗藏的復雜政治博弈、宗教狂熱、文化符號等都引發了后世長久思考。
(元)陶宗儀 ·古代隨筆 ·1萬字
一本獻給所有精神遠足者的散文“地圖”,帶你重新定義“抵達”。收錄汪曾祺、老舍、朱自清等十余位文學巨匠的精神圖譜,匯聚近40篇經過時光淬煉的經典散文。這些智者以沾滿人間煙火的筆觸,將市井煙火與山河遠闊編織成錦繡的精神長卷。這些穿越時空的書寫,既是作家對生命本質的凝視,更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自傳,于字里行間流淌著東方哲學特有的從容智慧。每個人都在述說:生命的要義從不在于疾行。我們所要追求的,從來不是成為最先到達終點的人,而是成為最懂得欣賞沿途風景的人。
汪曾祺等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研究)類圖書,講述了中國俠文學史的發展和流變脈絡與圖譜(早期歷史之俠,古代俠義書寫,百年武俠小說,網絡奇幻武俠),通過對中國之俠(歷史上的俠)基本問題的梳理與分析,提出一種從理想人格的角度(俠介于“圣賢”和“英雄”兩大理想人格之間)來重新認識俠的思路,進而探尋俠文學由古代到現代再到當代發展和演變的軌跡、脈絡(由史傳到散文到詩歌到小說,由古代俠文學到武俠小說到網絡小說),從而對2500年間中國俠歷史、俠文學進行綜合研究和把握。2023年是武俠小說誕生百年,2024年是金庸、梁羽生百年誕辰。值此之際,對中國俠文學史進行整體書寫和研究顯得特別有必要,而目前學界及市面上尚無一本此類兼具學術性和科普性閱讀的著作,作為個人第一部獨立署名的著作,也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期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俠義文化傳統和俠義精神的當代建構和重構提供借鑒和參考,也是武俠文學、網絡文學研究的一種有益補充和推進。
侯向學 ·文學評論 ·16萬字
1947年11月,晉察冀野戰軍在聶榮臻指揮下發動石家莊戰役。解放軍集中3個縱隊,首創“坑道爆破與步炮協同”戰術,經六晝夜攻堅,于11月12日攻克華北戰略樞紐石家莊,全殲守敵2.4萬余人。此役是解放軍首次奪取國軍重兵設防的大城市,粉碎國民黨分割華北解放區的企圖,使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朱德贊譽其為“奪取大城市之范例”,為后續城市攻堅戰積累寶貴經驗。
《過夜》以蕭紅在哈爾濱的寒冬夜流浪為線索,刻畫了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主人公在寒夜輾轉寄人籬下,目睹老婦人為生存逼一個十三歲的幼女賣身。貧困對人性的扭曲、寒夜的雪、煎熬的個體、人際間的冰冷功利,交織成一幅凄厲的社會畫卷。本集另收錄《蹲在洋車上》《家族以外的人》,主要表達親情,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底色是刺骨的冰冷、悲傷。
蕭紅 ·名家作品 ·2.4萬字
1949年10月,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發動廣東戰役。在衡寶戰役擊潰白崇禧集團后,四野疾進粵北,于10月7日攻占粵漢鐵路樞紐韶關,國軍棄城南逃。此役兵不血刃保全城市,繳獲火車機車32臺、軍械倉庫17座,切斷廣州守軍陸上退路。韶關解放使粵北門戶洞開,四野主力沿鐵路直撲廣州(10月14日解放),加速華南國民黨政權崩潰,為后續廣西戰役殲滅白崇禧殘部奠定基礎。
林可行 ·紀實文學 ·19.5萬字
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以90萬兵力兵臨北平城下,國民黨守將傅作義部25萬人陷入絕境。為保護這座千年文化古都免遭戰火,中共中央力主和平解放。在軍事威懾、北平地下黨策反及民主人士推動下,傅作義最終接受和平條件,于1月21日簽署《關于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十日后(1月31日),解放軍舉行入城式進駐北平,兵不血刃實現解放。此舉使故宮、頤和園等珍貴遺產完好留存,標志著平津戰役勝利落幕,也為全國和平解放樹立典范。
《阿茲海默獸》是詩人絲絨隕最新詩集,精選其2022年中所寫的部分詩作。本書分兩輯,上輯為“阿茲海默獸”,以不分行詩的形式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感受;下輯“宇宙脫粒機”,以攝影師的敏感,逐幀記錄那些或定格或流動的瞬間。
絲絨隕 ·現當代詩 ·1.3萬字
《風土記》是晉朝人周處的一部地方志類作品。記錄了晉代時期江南的風土人情。內容短小精悍,涉風俗、地貌和民間傳說。因成文較早,年代久遠,多散佚,留存至今幾經輾轉即今天呈現之貌。周處在吳、西晉都入朝為官,在身殉前一直都是地方官員,有著相當豐富的治理經驗。他記錄下的風俗和社會狀況,是后人了解當時政治、經濟及文化變遷的珍貴資料。今人通過一部微型地方志,了解古代江南風土人情,亦了解周處本人多面的呈現,是一種難得的收獲。
(晉)周處 ·古代隨筆 ·3868字
《滑竿》是一篇很有趣的文字,以黃河驢子與四川轎夫為意象,勾勒抗戰時期底層民眾的生存圖景。黃河驢子馱負軍糧在荒原跋涉,四川轎夫在險峻山道負重攀爬,二者皆以佝僂身軀承載時代重壓。作者通過與轎夫對話,展現其樸素的愛國情懷。該集另收錄《無題》《一條鐵路的完成》《來信》《骨架與靈魂》等幾篇優秀文字,都彰顯了愛國即愛家愛人、民族覺醒的精神內核。
蕭紅 ·名家作品 ·1.5萬字
本書作者受到自己崇拜的英雄——《白鯨》作者梅爾維爾和《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激勵,決心去太平洋上作一次探險航行。1907年他與妻子和船員一道,駕駛蛇鯊號船從舊金山出發。盡管暈船并患上熱帶疾病,但倫敦堅持寫作,除創作出一些重要的長短篇小說外,還寫了這本非虛構的作品,其中包括《莫洛凱島的麻風病人》、《“太陽之屋”火山口》和《泰比谷探秘》等游記。這些不乏幽默風趣和神奇探險的篇章記錄了倫敦在海上及諸島的探險經歷和故事,反映出他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男子漢氣概。倫敦不滿足于現狀、喜歡探索的心理和行為在書中得到了很好體現。讀者會看到環游世界給人帶來激動與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危險、考驗和挑戰,而這對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無啟示。本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收入世界著名的“企鵝經典”系列。
(美)杰克·倫敦 ·外國隨筆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