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卑情結之父”阿德勒代表作品集(共4冊)
會員

套裝共4冊,分別為《個體心理學》《自卑與超越》《兒童教育心理學》《洞察人性》。《個體心理學》:本書收錄了1908年—1920年間阿德勒的心理學研究文章,以及他在心理機構和高校等發表的演講稿,結合大量的臨床案例,分析人們日常社交、婚戀、工作與兒童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探尋憂郁、強迫、失眠、厭食、叛逆等心理背后的成因,從而系統闡述自卑與補償、創造性自我、追求優越等個體心理學思想。個體心理學是實用的心理學,也是積極的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自卑與超越》: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會自卑,但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是使我們變得更加優秀的原動力。本書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激勵個人超越自卑,成為更優秀的人。書中運用大量案例,深入剖析人們自童年時期產生的自卑感和優越感,從教育、家庭、婚姻、社交等多個領域,闡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了解內心潛在的缺陷,打破自卑的枷鎖,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兒童教育心理學》:本書指出兒童出于各種原因會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師的支持與引導,從而養成自信、獨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出發,解析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如害羞、說謊、尿床、打架、口吃等行為背后的心理成因。在教育過程中,父母和教師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給予正向的關注,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幫助他們更有勇氣面對人生的挑戰,從而獲得更大成就。《洞察人性》:阿德勒認為,人性是復雜的,不要輕言善惡。一個人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和人生目標的影響,而個體的行為模式要追溯到他在童年早期形成了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本書分“人的行為”和“性格研究”兩大部分,細致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結合大量案例對人性進行剖析,幫助陷入關系困境的人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獲得更成熟的心智,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63.6萬字

最新章節 第78章 注釋 2021-09-28 15:07:20
正義之心:為什么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可以視為三本獨立的書,不過每一部分都建立在前一部分論述的基礎上.每一部分都呈現了道德心理學的一種主要原則。第一部分:直覺在先,策略性的推理在后。道德直覺幾乎于瞬間之內自動彈出,而道德推理開始運作則要晚很多,并且最初的直覺還試圖操控后面的論證。如果認為道德推理的作用是發現真理,那么看到人們在反對你時的愚蠢、偏頗和不合邏輯,你將會非常沮喪。但如果將道德推理理解為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本領,目的是強化社會功能-一為自身的行為辯護,捍衛我們的集體,那么這一切就有意義了。盯住直覺,不要只從表層理解人們的道德爭論。它們幾乎都是事后所建的空中樓閣,是因為一個或多個戰略目標來的。第二部分:道德的內涵不僅止于傷害和公平。本部分4章的中心喻示是,正義之心就像能感受六種味道的舌頭。西方世俗道德就像僅能激發一兩種味覺的菜系,它要么關注傷害或者受苦,要么在意公平以及不公-一但是人們還有很多強烈的道德直覺,比如那些與自由、忠誠、權威和神圣相關的。我會解釋上面說到的六種味覺從何而來、它們怎樣成為世界上那么多道德風味的基礎,以及為何右翼政客在烹煮選民喜歡的競選菜著時擁有內在優勢。第三部分:道德凝固人心,并具有盲目性。本部分4章的核心喻示是,人類在90%的意義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人性源起于兩種同時進行的自然選擇.在每一群體中,個體之間都存在競爭,我們是擅長個體競爭的靈長類動物的子孫。這造成了人類天性中丑陋的一面,書本中對這一天性的描繪常常圍繞著進化而展開。我們實在是自私的偽君子,嫻熟于偽善地作秀,甚至達到自我欺騙的程度。

(美)喬納森·海特 ·經典著作 ·21.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滦南县| 永丰县| 萍乡市| 喀喇| 资兴市| 邓州市| 闻喜县| 如东县| 颍上县| 依兰县| 闵行区| 车致| 东明县| 咸阳市| 平昌县| 呈贡县| 鱼台县| 通州区| 平安县| 富蕴县| 闽清县| 安徽省| 博罗县| 阿瓦提县| 益阳市| 清水河县| 林州市| 班戈县| 习水县| 枞阳县| 峨眉山市| 新河县| 敦化市| 互助| 西安市| 来宾市| 鲁甸县| 陆良县| 博湖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