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高醫療成本時代的家庭健康指南,年輕媽媽、職場白領、家庭主婦、中醫愛好者的生活必備手冊。41種現代家庭病,120個中醫藥方,掌握常見的婦科、兒科和藥食同源類食物的健康知識,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家庭醫生。懶兔子原創幽默漫畫+取自萬千讀者的真實醫案,珍藏版新增了中醫雜談,集合了作者自學中醫的生活感悟,教會大家用中醫的思維去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活潑生動的漫畫圖解向我們展示了中醫的神奇療效,中醫從來沒有這么有趣。
懶兔子著繪 ·中醫養生 ·8.2萬字
我們提倡平日品飲,將藥茶的功效發揮至極大,讓百病難侵、有病易愈。書中對每一種食養本草進行中醫養生功效解讀,介紹本草膳食的制作方法。書中所收載的本草、食材均為尋常之品,容易置備,方便操作。將具有食療效果的藥草加入日常茶飲以預防疾病,勝過以藥治病。本書內提供的藥茶僅供參考,讀者在選用藥茶時應遵循醫囑,并結合自身實際健康狀況進行選擇。藥借茶力,茶借藥性,將藥茶的功效發揮到極致。將具有食療作用的中草藥加入日常茶飲,以茶防病,勝過以要治病。
蔡虎志 奉延旗主編 ·中醫養生 ·4.7萬字
本書將中國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對九種體質的人群生活中的保健注意事項提出了建議和方法,對相關人群的養生保健具有指導和參考作用。
慈艷麗 ·中醫養生 ·49.3萬字
本書列舉了五官、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經等科的常見疾病,對每種疾病都介紹了相應的癥狀診斷方法,并介紹了一些中西醫治療手段。此外,最重要的是針對每種疾病都介紹了數個對治的特效穴位,,并對取穴方法、按摩手法進行了詳盡的圖解,為你去掉了學習按摩的最后一道專業門檻,幫你輕松掌握穴位按摩的要點,為自己、也為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中醫養生 ·5.8萬字
這是一本養肝、護肝的實用保健書。全書從中醫的角度分別說明了肝臟的特點和功能,重點介紹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來養肝、護肝,分別講解了養肝、護肝的食療方法,以及簡單易學的運動、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養肝方法,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節心理以養肝,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肝、護肝細節。
賈民勇 孫秀全主編 ·中醫養生 ·9.1萬字
本書是專為飲食男女解憂的貼心之作。全書從認識腎臟、子宮開始,從中醫角度,說明了腎臟、子宮的特點和功能,并提醒讀者,一旦腎臟、子宮出現問題或發生疾病,會有哪些癥狀與征兆,身體會發出怎樣的警報。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實用有效的方法來養腎強腎,養宮護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該掌握的腎臟、子宮保養細節,養腎、養宮與性和生殖健康等知識。
閆俊編著 ·中醫養生 ·13.8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醫案解讀。上篇“寒熱導悟”用案例說明寒熱、陰陽、疾病、治療的關系,簡要解悟中醫理論;下篇“醫案辨迷”,重點解析如何從紛繁復雜的臨床表現中抓取辨別寒熱的關鍵,判定陰陽的虛實盛衰,著眼調理陰陽精確配伍處方。即“良醫之救人,不過能辨此陰陽而已;庸醫之殺人,不過錯認陰陽而已。
潘遠根 ·中醫養生 ·22.7萬字
這是一套說透正確的防病治病之道、讓我們好好活著的明心見性之書。讓普通人全面掌握醫學知識是不可能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有害的,但是,"隔行不隔理"。不管多么艱澀高深的學問,都不能違背基本的自然規律,必定有章可循,有道理可講。現在,很多人完全活得神魂顛倒,所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養生之道,歸根結底是養心之道、養神之道。知道《黃帝內經》的智慧,就能無病少災,成為一個走運的人。
徐文兵 ·中醫養生 ·15.6萬字
你有沒有想過,元氣是什么?它就好像人生旅途里我們唯一的行囊,我們的行為和狀態是需要能量支撐的。睡得著、吃得香、能思考、能專注都需要能量,能高興、有熱情更是如此。這本小書里集成的內容,便是并圍繞著這些問題進行的短文書寫。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中國傳統智慧對生命和養生的理解與認知。第二部分是關于保養身心我們值得了解的一些基本常識。第三部分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從五臟中樞紐性的存在——脾為入手處,談論一些和衣食住行相關的事情。第四部延續前文對于養護身心的探討,收錄了幾篇相關文字。
林曦 ·中醫養生 ·7.3萬字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而飲食也要講究分清體質。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多吃相應的食物,合理膳食,為自己制定營養飲食方略,不失為保健養生的途徑。本書作者根據不同體質的特點,提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營養策略。本書根據《黃帝內經》養生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不同體質人群的飲食方法,并按體質將本書分章逐一描述體質飲食的應用和問題。
吉軍編著 ·中醫養生 ·12.7萬字
本書是一本養脾健胃的實用保健書。全書從中醫的角度說明了脾的特點和功能,重點介紹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方法養護脾胃,分別講解了養脾健胃的食療方法,以及簡單易學的運動、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養脾護胃法,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節心理來養護脾胃,又有哪些應該掌握的護養脾胃的生活細節。本書內容簡明清晰,一學就會,一書在手,養脾不愁。
賈民勇 孫秀全主編 ·中醫養生 ·8.6萬字
本書從中醫基礎、中醫診病、中醫經絡、中藥、中醫養生、中醫瑜伽等多個方面,通過亦理亦趣、亦評亦說的表述,讓深奧難懂的中醫知識變得通俗易學,把中醫基礎、診斷、經絡、中藥、養生整合成為系統的中醫知識體系,把中醫講的明明白白,讓讀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王祚邦等 ·中醫養生 ·28.3萬字
《本草綱目》是到16世紀為止我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本書精挑細選了《本草綱目》中的養生和治病藥方,用一對一圖解的形式介紹了養生方的煎藥方法、服藥方法、功效和主治,可謂是全方位地圖解了藥方,讓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中醫養生 ·6.4萬字
有什么『藥』用過后既沒有副作用,又能緩解病痛?那便是特效穴了。其實,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大藥田,穴位便是靈機能,一些常見的病癥和身體的不適都可輕松防治只要您『取藥有方』,利用身體本身的恢復本書在人體幾百個穴位中精選了100個常用特效按出健康的身體。為您和家人日常保健養生還是防病治病,本書說明簡易清晰,讓專家告訴您如何按摩最有效。還可一看就會。每個步驟還配有真人演示按摩手法,步驟,按照本書提供按出健康的身體。
王東坡主編 ·中醫養生 ·4.9萬字
中醫養生保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是以保護健康、預防疾病、修身養性、增強體質為宗旨的綜合性養生保健活動。《中醫健康養生100問》的內容分為體質調理篇、四季養生篇、飲食養生篇、運動養生篇、藥食養生篇5篇,以問答形式詳細講解了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措施和操作方法。力求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簡便易行,醫理淺顯易解,配以生動插圖,將科學性、可讀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為社區居民增加中醫健康知識,助于養生保健,送上一本實用的科普讀本。本書還附有牛角梳保健、刮痧療法的簡介、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適應范圍,通過掃描封底的二維碼,可以用APP觀看操作方法的教學視頻。
張慧 楊建梅 ·中醫養生 ·2.5萬字
本書從“認識”生姜開始,了解生姜的分類、選購和保存、營養和價值、不同形態生姜的功效及食用和搭配宜忌。其次,介紹了生姜在臨床上的應用,針對一些常見的病癥,給出了相應的生姜療方,且對該病癥的飲食宜忌、日常調理等也做了介紹。再次,介紹了生姜在養生保健方面的功效。接著介紹了生姜的內服方、外治方及中成藥方,讓你的選擇更加廣泛。最后介紹了美味和食療功效兼具的30道生姜食譜,讓你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更贏得健康。
于雅婷 陳飛松 ·中醫養生 ·10.3萬字
《黃帝內經》五臟養生速查圍繞著五臟養生的主題,依托《黃帝內經》的基本理念,結合現代中醫理論知識,從情志、時間、飲食、運動按摩等方面娓娓道來,為現代生活中的人們提供了系統的養生視角。
軒麗勇 ·中醫養生 ·9.4萬字
穴位按摩通過刺激人體特定穴位,通暢經絡之氣,達到舒經活絡、調整人體功能、祛邪揚正的目的。本書是為普通讀者設計的用于日常保健的工具書,介紹了一些與按摩有關的基本知識——針對疾病的一些特效按摩方和按摩方法,以及一些小偏方和小妙招。書中圖片清晰準確地展示了穴位的定位,讀者可以迅速便捷地掌握按摩方法,省時省力。
成向東 ·中醫養生 ·6.1萬字
《養命之方》是一本給當代普通人的養命、救命常備書。是《醫學衷中參西錄》實操版。《救命之方》書中所述的經方和驗方,全部來源于《神農本草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和歷代中醫大家的臨床實踐,代代傳承、救濟天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瑰寶。古方今用,不僅能從根上防治那些突發的、經久難愈的心腦血管病、咳喘、鼻炎、痛風等疾病,還能有效地調治皮膚病、痔瘡等難言之隱。
羅大倫 ·中醫養生 ·14萬字
本書有3個核心觀點,一是每天泡腳一刻鐘,讓你舒坦一輩子;二是泡腳不能包治百病;三是泡腳確實能活血化瘀散結。所以每天堅持泡腳,能緩解身體很多部位的疼痛,極大地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性能力等。不同的人,如何泡腳更有效果,正是本書主要講述的內容。
李志剛 ·中醫養生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