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人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無數選擇,誰也無法避免,也不需要刻意逃避。本書從為人處世、愛情婚姻、職場拼搏、性格塑造、自我提升等方面著手,精辟解析96個關鍵時刻需要面臨的選擇與放棄。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既然選擇了自己要走的路,就不要輕易說放棄。而堅持不僅是因為外界的壓力,更來源于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狠一點,即使跪著也要繼續前行,才能更快抵達夢想的彼岸。也許結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但只要是你自主的選擇,人生又有什么可遺憾的呢?
湯禾 ·人生哲學 ·15.5萬字
本書香港關伯倫先生所著,要結快樂的果,“放下”是大前提。人生一時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一生都將永遠不快樂。人生有時顯得很沉重,那是因為我們有太多負擔放不下。只要懂得放下,心靈能自由,心境能開朗,喜悅就會馬上出現。“放下”的真諦是什么?需要怎樣“放”下呢?如何“放下”,才能得到“快樂”?作者關伯倫先生,學識淵博,他活用佛家、哲學、心理學,以至《圣經》的智慧,以精簡、有趣的方式,深入探討了“放下”這課題。在書中,他引用大量的佛經和哲理故事,說明他對“放下為樂”的看法和觀點,當中又匯集了他自身的豐富經驗,以及中西學者的寶貴意見,并穿插了不少佳言美句,作輔助論述,令本書看起來輕松易明,又務實易行。
關伯倫 ·人生哲學 ·6.4萬字
本書著重于辯證的實踐方法,具有極完整的領導統御、策略學體系。在今天這個政治紛爭風云變幻,商戰競爭日益激烈的新經濟戰國時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謀韜略,在經營、管理、公關等方面仍極具廣泛的指導意義。
欒麗音 ·人生哲學 ·11.4萬字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有明一代最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本書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趙曉軍 ·人生哲學 ·12.3萬字
在繁忙都市,或許我們每個人會經歷不一樣的苦楚和傷痛,或許也有迷茫困惑的時候,也有感覺日子熬不到頭的時候,此時,就像月亮需要太陽的照射才能散發光輝一樣,我們也都需要從別人的故事、經歷里醒悟,從別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讓自己成長。與大部分懷有夢想的年輕人一樣,本書作者是一位漂泊在北京的女子。她做過記者,也當過教師。接觸過不少人,也聽說過不少人的各種經歷和傳奇。這本小書,就是通過她細膩的筆觸,講述60個不同的人生故事,讓你領悟一些恒久普遍的人生道理。
文雅 ·人生哲學 ·11.3萬字
本書是對李嘉誠的事業、生活、家庭以及人生態度的解析。結合人生的幸福要素,讓我們看到李嘉誠是如何建立幸福人生的,讓我們明白如何發現并經營自己人生中的幸福,同時它也會幫助我們建立起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找到幸福與人生的關聯之處,讓我們發現原來幸福這么簡單。
成杰 ·人生哲學 ·11.2萬字
本書通過16章來闡述領導力,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位商界領導者,通過策劃、組織并征服非洲最高峰這一團隊任務和行動,通過真實的人物和故事來說明領導者在管理中也需要“攀登心中的高山”,16章不僅記錄了說服董事會出資并尋找贊助方、開誠布公解決分歧、面對高山癥伙伴和拍攝證許可的意外、克服巨大障礙巴蘭科大巖墻、成功登頂等故事,同時在每一章都有與故事情節中提煉出來的領導力價值相對應的、與一位國際著名商界人物關于這一價值的對話和思考,既有震撼人心的場景描述又有成功人士的現身說法和經驗總結,還穿插引用了大量名人的經典論述,是一本極具可讀性的讀物。
(美)荷塔·馮史蒂格 ·人生哲學 ·9.5萬字
《人為什么活著》這本書集中體現了魯道爾夫·歐肯的“精神生活哲學”,魯道爾夫·歐肯認為哲學不應以抽象概念為中心,應該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為中心。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克服自然與精神、個體與總體的矛盾,使之不斷走向二者的統一,成就崇高的人格。《人為什么活著》一書曾對德國乃至世界哲學及文學產生過廣泛影響。他用文學家的筆調寫出優美的哲學著作。本書著重論述了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手筆既具備哲學的嚴謹精神又如頌詩般平靜優美。歐肯用簡明的語言描述了精神生活的波瀾歷程。
(德)魯道爾夫·歐肯 ·人生哲學 ·15.4萬字
作為舉世公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論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且有著神奇的作用,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受思想的影響和支配,一切統一于心。只有心靈達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素質也會隨之提升。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智慧,讓你修煉強大內心。
王建軍 ·人生哲學 ·10.3萬字
本書由28篇的短篇文章組成,內容涉及現代男女的方方面面:愛情、友情、工作、生活環境、遇到挫折等。立意新穎,文筆暖心,撫慰人內心。例如《與孤獨的自己相處》描寫一個人獨自相處時應該怎么度過,如何豁達地面對未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王文通 ·人生哲學 ·9.6萬字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么朋友就是修行路上與你一路同行的人,可以相互扶持、互相依靠,所以,擁有真誠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夠找到對方說說心里話,訴說生活的苦與痛,分享彼此的快樂。每個人都追求美,出眾的外貌,美麗新潮的服飾,瀟灑、婀娜的風度,都可令人傾倒,但那些發自心靈深處的內在美,卻更能在人們心底留下烙印。心,是個沒有刻度的容器,可大可小。心靈美的人,人們往往能從他及他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從他對人生、對社會、對他人以及對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態度中看到他的魅力。一個人流露在外的美往往能迷惑人的眼睛,而內在美卻可以深深打動人的內心。
李世化 ·人生哲學 ·13萬字
簡單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心靈的優雅與閑適,它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準則。因為在人生道路上,惟有奉行簡單的準則,才有可能避免誤入阻礙我們成熟的岔路,才會避免陷入歧途。就目前的潮流來看,無論是人際關系、社會結構或家庭關系,都同樣有復雜化的趨勢。然而,人們又不約而同地用一種簡化的公式來處理這些關系。所以用“簡單”的態度來處理事務,不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將生活帶入一種節奏明快的韻律之中。李世化編著的《生活越簡單越好》教你享受簡單的生活。
李世化 ·人生哲學 ·12.9萬字
一點改變,人生從此不同,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活,處理難事其實很簡單,不要總想著求人,自救就可以。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和心情,必須有不同的感悟。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時有簡短的悟語,它將和你作無聲的交流,讀過之后,豁然開朗或會心一笑,也是一種樂趣。
李世化 ·人生哲學 ·10.2萬字
哈佛商學院教授、管理思想大師、《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榮獲“當代50名具影響力思想家”。2010年春,克里斯坦森被診斷罹患淋巴癌。他忍受化療的煎熬,與病魔抗爭,并反復思索自己的人生是否過得有意義,他領悟到“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我可以幫助多少人,變成更好的人”。他為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發表了一場極具影響力的演講: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場演講引人深思。在本書,克里斯坦森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他曾向往成為《華爾街日報》的一名編輯、被自己創建的公司開除、發現對教學的熱情、教養孩子以及對抗病魔等人生經歷。
(美)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人生哲學 ·9.6萬字
突然患了病,就會對死亡產生畏懼,進而時刻生活在惶恐之中。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病理學與腫瘤學教授樋野興夫,為了填補醫生和癌癥患者之間的空隙,讓醫生和患者能夠站在平等的立場上討論癌癥,開設了“癌癥哲學門診”。通過為癌癥患者開出“話療處方”,讓他們找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有意義地度過余下的人生。這些“話療處方”經過收錄總結,就成為了本書,其中的溫馨寧和讓無數讀者感動落淚,繼而重新振作起來,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每一天。
(日)樋野興夫 ·人生哲學 ·3.2萬字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渴望擁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為我們每天都為之奮斗。但我們在奮斗的過程中往往會忘記我們的初衷,在每天的勾心斗角和爾虞我中慢慢迷失了自己,當所有的一切都堆積在我們面前,壓抑在我們心上的時候,我們茫然了。我們不知道自己如何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就從這些角度出發,本書為你一一解開心中的疑惑,讓我們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徘徊、迷惑,更好地找準位置,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真誠地希望每一位閱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王曉燁 ·人生哲學 ·10.5萬字
錯過了美麗的花朵,收獲的并不一定是凋殘的樹葉,有時收獲的卻是碩果。所以,當我們用盡心力去爭取一件事情而沒有得到回報的時候,千萬不要悲觀失望,更不要停止前進的步伐。不要再為錯過而抱怨了,因為,生活中總有一種花為你飄香。在這個忙碌的、充滿誘惑的社會,生活的焦慮和工作的壓力,常常讓我們無法開心快樂。于是,就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比如:有些人不懂感恩,有些人不懂奉獻愛心,有些人悲觀煩惱,有些人胸無大志,有些人逃避現實等等。這一系列的現象都讓我們痛苦不堪,甚至有的人開始抱怨命運、抱怨社會的不公。其實,與其說是這些外界因素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倒不如說是我們的內心少了一份淡然,少了一份平靜。
王漫兮 ·人生哲學 ·14.2萬字
每一份成功都需要苦痛的磨礪,那些年,我們咬牙走過的時光,唯有眼淚,沒有對我們任何人說謊。腳,一步一步在走……淚,一滴一滴在流……縱然苦痛,但轉瞬就是黎明!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歡笑,有眼淚,它們見證了我們繽紛多彩的青春,成為我們心底里最美的回憶。在大學之前的青春之路,對我們而言可能是充滿歡笑的,美好的。在步入社會之后,一切就可能變得殘酷與陌生,這個時候,眼淚就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主題曲”,我們無須反感,更無須逃避,因為歡笑是種享受,眼淚造就成長。
李曉晶 ·人生哲學 ·14.7萬字
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那么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做人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認真思考。的確,做人之難,難于從躁動的情緒和欲望中穩定心態。最能促進自己、發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隨和做人。
王漫兮 ·人生哲學 ·15.1萬字
生活中、工作上,常常遇到這種事情:明明自己那么努力工作,卻得不到上司的青睞盡管說話時思前想后、謹小慎微,但仍然漏洞百出、語無倫次明明自己好心好意,卻被他人當成了驢肝肺明明在孩子身上花了那么多補習費,成績卻提不上去……凡此種種,難免不讓人產生錯覺: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你甚至開始懷疑人生,開始討厭自己。其實,你沒有錯,你很好!你接近不必為生活中的不完美和別人的抱怨,而跟自己過不去。三吉著的《別跟自己過不去》提供可以有效排除“壞”情緒的方法,讓你不再心理失衡,讓你不再自己跟自己較勁,讓你不再落入偏執的處境而越做越錯,讓你擁有穩定、積極的美好生活。
三吉 ·人生哲學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