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會員

本書內容分為理論和實務兩部分。理論部分,一是對當前主流并購理論-烏普薩拉模型的理論體系進行了辨析,梳理出其經濟學和管理學淵源,指出模型是演化經濟學-企業理論-模型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工具,并進一步論證由于高層理論有原生性缺陷,基礎工具的演進間或游離于高層理論內核的指引,同時又受到其淵源理論的本源性吸引而間或回歸;模型不能承載它作為基礎理論工具所不應涉及的理論使命。二是以中資礦業企業走向海外的標兵紫金礦業為案例,對其國內與國外兩段并購歷史進行歷時性對比研究,總結出其國際化模式并提出烏普薩拉改進模型:國際化過程與其國內發展模式類似,其原因在于路徑依賴;模式的特點是固定投資方式,固定地點偏好,投資規模的非漸進性,這是在國家政策和產業影響背景下,基于企業家因素的動態能力和能力悖論因素博弈的結果。實務部分,根據筆者的從業經驗,用中外模式對比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并購用基礎礦業知識(項目階段、礦業企業使命、黃金成本體系、資源量與儲量標準、簡報編寫規范、并購流程與架構)、按照國際一線投行標準梳理分析了估值報告的框架和核心要點(資本開支、成本、折現率、公司基本面、報價模型)、基于實務案例提供了清單式盡職調查內容(業務、財務、法務、社區)、重點研究了并購所需的各類合同(LOI,SPA,CA,SHA),指出了談判要點和注意事項,提供了填空式典型表述。

張源 ·一般管理 ·10.3萬字

運營管理決策中人的行為和產品差異
會員

隨著網絡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現代零售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供應鏈的結構也變得更加復雜和多樣化。傳統的運營管理研究大多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定之上,這一假定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在多種供應鏈結構下,深入理解和探究人的行為差異和產品差異特征對運營和營銷的相關決策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書針對“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兩大行為挑戰,即有限理性偏差和社會偏好效應,確定了核心研究問題,即考察不同供應鏈結構下企業決策者和消費者行為差異以及產品差異特征對運營決策的影響。在系統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從三個方面展開具體研究。本書首先考察一個零售商的訂貨決策問題,研究文化差異和個體異質性差異對報童決策行為的影響。通過邀請中國前五百強的四個企業(聯想、神華、中國物資儲運、通用)的管理者作為實驗對象在報童決策情境下進行訂貨實驗,對其決策行為特點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進而和美國實驗對象的決策行為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文化差異和個體異質性差異對報童決策行為的影響具有交互作用。在兩級供應鏈結構下,本書考察了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差異化策略。對消費者偏好的異質性差異及選擇行為進行刻畫,分析其對運營決策的影響。分別在自有品牌質量外生和內生的情況下,通過分析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間的博弈,求解了零售商自有品牌的最優引入策略。研究結果表明,當制造商品牌的質量較低時,零售商更有可能引入高質量的自有品牌;而當制造商品牌質量增高時,零售商更傾向于引入低質量的自有品牌。并且,自有品牌質量的內生化可能給零售商和制造商都帶來利潤的增加。這些結論為零售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決策依據。在競爭供應鏈結構下,本書考察了制造商銷售品牌變體產品的渠道策略。針對消費者公平關切行為差異,分別在非均一化和均一化兩種價格情形下對制造商策略進行了討論,分析不同價格情形對于均衡條件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均一化價格情形下的渠道均衡不會受到市場大小的影響,而在非均一化價格情形下,市場大小和產品替代率高低都會起到重要作用。相較于均一化價格情形,分權式系統在非均一化價格情形下更容易成為均衡。我們還拓展到非排他性的平臺零售商情形,發現該情形下較強的產品替代率不一定會使得分權式系統成為均衡。

李雪 ·一般管理 ·6.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岳西县| 岚皋县| 德格县| 南平市| 滁州市| 武强县| 烟台市| 永兴县| 当阳市| 吉林市| 克什克腾旗| 巧家县| 介休市| 东台市| 通辽市| 越西县| 长海县| 莎车县| 囊谦县| 沧州市| 清流县| 安阳市| 兰西县| 承德市| 靖边县| 比如县| 公安县| 长岭县| 石狮市| 克拉玛依市| 宜君县| 奎屯市| 普格县| 南皮县| 广水市| 交口县| 五峰| 禹州市| 晴隆县| 乌审旗|